李強
【摘要】高考英語新題型語法填空對高中學生的要求更高。本文試分析翻譯方法——直譯與意譯在解答該類題型所起到的作用,以期對中國的英語教學帶來些許思考。
【關鍵詞】直譯 意譯 高考 新題型語法填空
高考英語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無論是在考試形式和題型設置方面都有不小的變化。題型設置的最大變化便是出現在高考試卷幾十年的單項選擇題退出了舞臺,取而代之的是語法填空,這無疑給考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對于考生的基礎知識和解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成功解題的前提和關鍵是能理解語段的主旨和要義,在這個過程中運用直譯與意譯的翻譯方法會對解題有很大幫助。
一、直譯與意譯的相關簡介
直譯與意譯是最為常見的翻譯方法。直譯( word-for-word translation&literal; translation) 既忠實原文內容,又符合原文結構形式;意譯(free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則是在忠實原文的前提下,打破原文結構上的限制,目的是為了譯文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在實際的翻譯實踐中,兩種方法應該是雙管齊下的。綜合兩種方法有助于更好的實現溝通和交際的目的。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在教學中有意滲透兩種方法會使學生更容易也更靈活地讀懂題意,高效解題。
二、高考英語新題型語法填空的相關簡介
語法填空是根據德國心理學家的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和英語語言學家的語篇分析理論等,從語法的句子結構、語法形式和詞法的角度以語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英語能力的考察。該題型最早在上海、廣東等地推行,后于2014年全國課標卷也采用了這種形式來代替單項選擇。從這個趨勢來看,高考命題更注重語篇把握和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察。
在2016年高考英語考試說明中是這樣介紹該題型的:在一篇200詞左右的語言材料中留出10個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給出單詞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填寫空白處所需的內容(1個單詞)或所提供單詞的正確形式。
三、直譯法在語法填空中的應用
當語法填空中沒有提示詞或句子中難詞較少時,可引導學生將句子的漢語意思直接翻譯出來。與此同時,所需要填寫的單詞也就一目了然了。
例一(天津改,意思是根據2015年天津高考真題改編,下同):
The secretary arranged a (convenience) time and place for the applicants to have an interview.
本題考察構詞法。通過直接翻譯,得出句意:秘書安排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給應聘者,目的是參加面試。通過翻譯,可確定空缺處應該填“方便的”,而不是“方便”“方便地”。由此確定答案為convenience的形容詞形式convenient。退一步說,假設學生不知道convenience的含義,通過直譯法,學生也能大致猜到該詞的含義。然后再根據學過的構詞法在不知道單詞意思的前提下亦能寫出這個名詞的形容詞形式。
四、意譯法在語法填空中的應用
雖然直譯法在解決冠詞、構詞、時態(tài)等語法問題上卓有成效,但有些題目如果一味直譯,就會導致句意理解不明。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恰當引導讓學生靈活變通,采取意譯法進行句意的重組與整合。
例二(江西改):
can be good at something for 40 years if he doesnt love it.
本題考察代詞。如果直接翻譯句子,句意為: 能擅長一些事情四十多年,如果他不喜歡的話? 這樣譯出來的句子會讓人不知所云。這時需要我們將句子結構重組,并且要弄清be good at 在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Be good at 在英語中還可以引申為熱愛,熱衷,從事...。因此,這句話意譯為:如果不熱愛一件事的話,會40年一如既往地從事它。這樣就可以確定此處應該寫nobody,與整個句意相符。從這道題可以看出,運用適當的翻譯方法對于理解題目和解題的意義之重大。
五、直譯與意譯在高考英語新題型語法填空解題時扮演的角色
在實際解題中,我們提倡將直譯與意譯兩種翻譯方法結合使用。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對于理解整個語篇的架構和具體理解每一句段的含義這兩大方面有很大幫助。當然,我們不能脫離學生對于基礎詞匯、基本詞法、基礎句法以及長期的語法知識、語言知識的學習而空談利用直譯與意譯去解答語法填空。兩種翻譯方法的使用是學生掌握必修的英語知識的基礎上的升華與提煉,也是對已學知識的整合和加固。
六、直譯與意譯方面的教學啟示
筆者并不鼓勵一線教師去用理論式的滿堂灌來教育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在基礎教學之上,待學生步入高年級學段時,逐步滲透翻譯思維。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堅持,學生的邏輯感和語感都會得到質的提升。反推而言,直譯與意譯也盤活了學生的英語知識習得體系。
參考文獻:
[1]牛勝玉.高中英語語法考點全解與全練[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思果.翻譯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郭著章.英漢互譯實用教程(第四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