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瑛
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效益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很多教師也都采取了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但與一般性家庭相比,外來民工子女由于地域差異、學歷層次、自身理念的不同,主要呈現(xiàn)出興趣廣泛、內容單一、時間較少、能力有限等狀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外來民工子女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從以下方面著手,建立相應的機制,提升課外閱讀的整體性質態(tài)。
一、關注動力,在拓展中激發(fā)興趣
由于從小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多外來民工子女在課外閱讀方面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如果僅僅機械、刻板地直接要求,學生必然會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抵觸情緒。這對于學生長期的閱讀實踐來說,并不能起到形成終身有閱讀能力的作用。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有著較為鮮明的自主意識,喜歡在自我思維的支撐下,去享受屬于自己的體驗旅程。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起點,在學生的興趣點上進行知識和閱讀的推進、拓展。一旦孩子對某一種項目產(chǎn)生興趣,學生自然就會生發(fā)出強烈的閱讀動力。
例如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時,教師緊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學生的關注力聚焦在文本中對法布爾癡迷程度的描寫。學生已經(jīng)從內在意識中對其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應著學生的認知思維,向學生推進了法布爾編著的《昆蟲記》,學生則表現(xiàn)出較為濃郁的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在順勢出示了很多名人對這本書的介紹,學生興趣更為高漲。通過后來學生的閱讀實踐來看,學生整個的閱讀質量很高。這與教學中教師借助課堂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有著極大的關系。
二、聚焦方法,在指導中筑造能力
由于外來民工子女一直缺少相對系統(tǒng)的閱讀實踐,他們在課外閱讀的經(jīng)驗和方法上存在著巨大的漏洞,導致了效益的最低化。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于外來民工子女課外閱讀的指導,理應從學生的閱讀實踐出發(fā),給予其方法和策略上的幫扶。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從他們實際的區(qū)域特點出發(fā),先為學生推薦情節(jié)性相對簡單、趣味性相對較強的文章。在這類文章的閱讀中,教師也要強化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收獲,增強學生的自信。
例如在指導閱讀《伊索寓言》這本書時,教師就緊扣這本書的特點,即以簡短深刻的故事加上簡明扼要的述理,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批注。而在閱讀中,學生就不再僅僅關注書本的故事情節(jié),而將內容更加關注到內容的形式上,從而更好地在認知文本的過程中形成自我的體驗,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
在閱讀古典名著《水滸傳》時,教師則為學生設置了人物形象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結合某一人物的具體事件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點,從而更好了解一百零八將的特點,提升了名著的閱讀效果。當然,不同特點的著作應該形成不同的方法。只有方法的不斷注入,學生的收獲才能更為自主化,才能真正提升外來民工子女的閱讀效果。
三、樹立標尺,在示范中明確方向
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榜樣的力量至關重要。很多教師在推進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都意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因此,各種形式的親子閱讀已經(jīng)成為當下伴隨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方式。但外來民工人員由于自身學歷水平和認知層次的因素,加之他們本身忙于工作,缺乏自主的支配時間。要想讓他們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具有較大的難度。鑒于此,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家校溝通平臺以及與家長的交流,力求在家庭中為學生營造良好、安靜的閱讀氛圍,盡可能地與孩子進行共同閱讀,從而讓學生在內心意識中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并不孤單,從而保障其閱讀的持久性。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親子閱讀的卡片,對每天閱讀的內容進行記載,并簽上家長與學生兩個人的姓名,從而將家長的閱讀與孩子的閱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適時利用班級中的板報等陣地進行張貼與宣傳。這樣一來,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閱讀合作就更加明確,有效促進了學生閱讀的動力,便可提升課外閱讀的整體效果。
四、注重反饋,在督促中增強信心
每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必須經(jīng)歷長期的實踐磨礪,才能更好地夯實學生的基礎積累。學生本身就貪玩,缺乏一定的自覺性,而外來民工子女缺乏相應氛圍的浸潤、有效的長期督促,學生也就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學校的組織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消除家庭元素帶來的消極影響,通過有效的檢查督促,激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從而提升外來民工子女課外閱讀的整體效益。教師要引領學生以象棋中小卒子只能邁進一步的方式,引導學生堅實地走好每一步閱讀之旅,從而聚沙成塔,在不斷累積中夯實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課外閱讀的整體效益,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外來民工子女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對語文教師而言,這是一項巨大的任務。但我們可以從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習慣,通過多種渠道的推進與指導,讓外來民工子女真正愛上閱讀,形成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