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軍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現(xiàn)在我國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我國各個學校均有所涉及,本文在基本的理論基礎上,結(jié)合了本校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一些個人的基本見解。
關鍵詞:小組合作 教學評價 初中思品 全新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20-01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一個能力各異的小組里一起學習。一般操作是指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在一些由2~5人組成的能力各異的小組里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活動。一般來說小組活動具有以下5個基本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同伴教學,不僅可以擴大知識領域,更可使學生勇于負責,了解學習的目的和合作的重要,并提供說出所學內(nèi)容的機會;小組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學生有機會共同學習,相互討論、解釋所學知識,相互幫助理解,修正缺失,這是基本的合作學習必備的基本要素。結(jié)合了我校具體實際情況結(jié)合本科知識點,我們稍微進行了一些加工和修改,即模塊導學的教學方式。其基本內(nèi)容是以模塊的形式來展現(xiàn)的,包括:預習交流,點評釋疑,達標檢測和總結(jié)評價幾個基本框架,每個框架都有預習指導單來陪伴,其主干思想仍然是小組合作學習。
1 合作學習模式在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小組的人數(shù)問題。一般來說,每個小組應用4-5名能力不同的學生而組成,由已掌握的學生幫助較慢的同伴,共同提高的過程。但我們在操作中不可能做到這樣分組,每個班級大致是45人左右,如果按照理論也就是分成9組,這樣根本沒辦法組織教學,課堂各個角落都是分成的小組,再者學生容易脫離老師的有效管控距離,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課堂紀律都成問題,何談教學;(2)小組的任務問題。作為政治課,按道理說應該很好做到任務分解,但是要求每節(jié)課都按照這樣的內(nèi)容進行任務分解,對于一個已經(jīng)承擔了繁重教學任務的教師來說不現(xiàn)實,即使付諸備課組來分配,又面臨著新老不一,有些人根本就不理解的現(xiàn)狀,這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3)管理問題。在課堂中,往往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馬上就會出現(xiàn)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稍加注意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種表面而已,實際上大部分時間在聊天。(4)評價問題。在實施完任務后,學生反饋了一個基本的信息,而我們教師傾向于“好”、“不錯”、“真棒”等簡短的正面評價,沒有深入的進行探討。其次給予精神獎勵,教學時間有限,每節(jié)課都有教學任務,試問我們教師如何評價呢。每組都詳細評價一番十分鐘就過去了,下面的過程要不要進行了呢。迫于以上的原因,我們只能簡單的評價,而一些這種評價是無法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的,也失去了其對個體的激勵與發(fā)展功能。
2 有效進行合作學習的措施
首先,注意分組。在教學中,實行分小組合作學習,因此分組是前提必須要做的,我校大致是分成6組,每組6-8人,同時為了促進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我們在分組中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家庭背景等幾個方面的因素。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是分組的基本原則,這樣學生在競爭中就會有“旗鼓相當”的感覺,才會增加合作的動力,增強取勝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每人都有相對側(cè)重的一項職責,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首席發(fā)言人、第二發(fā)言人,甚至是專提反對意見的“質(zhì)疑人”。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使組內(nèi)成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樣也就相應的避免了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的“搭車”現(xiàn)象。不過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增大了老師的工作量,在實施過程中學生不了解角色的含義而蒙混的現(xiàn)象,這又是我們需要注意和解決的。
其次,認真?zhèn)湔n、研讀教材。對政治邏輯結(jié)構(gòu)的把握,有時候,筆者把這個任務分配給一組學生來做,不過效果不大理想。同時要注意力爭在一定而有限的時間、空間里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并盡可能多地搜集一些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典型案例、趣味故事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再次,在上課的過程中,筆者注意一些教學的細節(jié)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注重預習交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課堂導入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如何導入新課,對一節(jié)課上得是否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通常可采用的效果不錯的導入方法有溫故導入法、設問導入法、舉例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當然,無論采用何種導入方法,必須始終本著趣味性、針對性和新穎性三個原則,同時利用幽默的語言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幽默的語言能起到調(diào)節(jié)氣氛,創(chuàng)造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的作用,在政治教化功能較強的政治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恰當?shù)剡\用幽默藝術,以可笑的形式來表現(xiàn)一些空洞的理論,以詼諧有趣的手段來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記憶效果,又能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使學生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課題,來增強學生的興趣,注意把社會現(xiàn)實中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納入政治教學中去,使課堂與社會息息相通,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這些故事中感受人間的真愛,明白愛國人人有責,自然愛國情操就會輕松理解了。
總之,無論采用任何方法,都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以學定教,在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應抓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課堂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另一方面重視輔導和轉(zhuǎn)化后進生,只有這樣,政治課教學才會取得明顯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宋計飛.中學思想品德課生態(tài)體驗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 王淑霞.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zhì)量[J].金色年華(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