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摘 要: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呈現(xiàn)的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的教學局面,它強調的是學生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和音樂歌曲的接受和掌握,自始至終學生都是以被動者的身份參與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早已使學生喪失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學生不再覺得音樂學習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而是十分枯燥而無趣,由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輕松愉悅的教學方式,即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教學;教學情境;課堂實踐活動
日本著名教育家鈴木先生曾說:“兒童的心理特點是玩,把趣味教學引進課堂,是勢在必行的?!彼?,作為小學音樂教師的我們應當對我們目前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如音樂教學不只是簡單的唱歌和演奏,我們還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愉悅感,進而使學生對音樂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音樂知識和音樂能力。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趣味教學策略進行幾點探討。
一、進行趣味性的課前導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課前導入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我們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做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致,那么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就會是興奮愉悅的,對于課堂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能達到更深的層次。而且,小學階段本就有著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點,新穎有趣的課前導入,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
比如,在學習《跳圓舞曲的小貓》這首歌時,一上課,我沒有直接教唱,而是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八字須,往上翹,說話好像娃娃叫。只洗臉,不梳頭,夜行不用燈光照。“小貓!”“是小貓咪!”……學生紛紛興奮地回答道,“沒錯,是小貓。你們平時都見過吧,那么它的特點是什么?”“可愛”“走路很輕”……“今天,老師為大家請來了一只可愛的小貓,美國的一位作曲家,為這只小貓咪寫了一首曲子,曲子里的小貓可不是普通的小貓,還會跳圓舞曲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聽一遍這首《跳圓舞曲的小貓》?!边@樣,我通過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出謎語,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同時接下來的語言描述,也能使學生興致勃勃且專心致志地傾聽和學習這首歌曲。
二、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熱情
對于小學生而言,豐富的視覺享受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而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則可以給學生帶來這種刺激,它具有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點,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以迷人的畫面、優(yōu)美的歌聲、動聽的音樂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就可有效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熱情,讓學生自然地融入音樂世界。
比如,在學習《阿西里西》這首歌曲時,因為是一首彝族歌曲,學生對其接觸較少,所以,我就決定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直觀的教學優(yōu)勢來拉近學生和彝族音樂的距離,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富含彝族風土人情的視頻短片(背景音樂為《阿里西里》),如風俗習慣、服飾、文化藝術、飲食、建筑特色等等,這樣形聲并茂、聲情同步的教學場面,給學生帶來了極為強烈的視覺和聽覺享受,眼前生動直觀的畫面,使學生仿佛真的走進了美麗的彝族山寨一般,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而后,我對學生說道:“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祖祖輩輩傳唱了很多動聽的民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彝族歌曲《阿里西里》?!边@樣,我通過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了一個時空統(tǒng)一、聲情并茂的音樂世界,營造了歡快愉悅的教學氛圍,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熱情。
三、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常規(guī)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師是運用教唱的方式來進行,學生沒有過多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而小學生是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欲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因此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沒有吸引力的。鑒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除了教授給學生他們應掌握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歌曲,還應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和平臺,促進學生對音樂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從而在增強音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
比如,在學習《我愛我的家鄉(xiāng)》這首歌曲時,在初步完成了教學任務后,我設計了創(chuàng)作實踐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張圖片,讓學生四人為一組,根據(jù)圖片上的信息創(chuàng)編歌詞,之后各組展示新作品,并演唱新創(chuàng)編的歌詞,由教師選出最佳作品。這樣,通過開展這一實踐活動,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能改變學生心目中對音樂課程枯燥呆板的學習印象。
綜上所述,身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不是簡單的演奏和唱歌,還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和采取生動、有趣、新穎的教學策略,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趣味化,讓學生以興奮愉悅的心態(tài)學習音樂知識。
參考文獻:
[1]黃娜.論小學音樂教學“雙課堂”中的興趣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王萌.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