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熙
摘 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但在中學體育課堂里如何去實施?這些問題成為了中學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營造和諧氛圍、激發(fā)主體參與、體驗成功機會和實施科學評價四方面入手,探討了體育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方法,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生主體;體現(xiàn)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9-040-1
一、營造和諧氛圍
在體育課堂中營造和諧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時刻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處于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并經(jīng)常用激勵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贊揚技術動作的完成。我還經(jīng)常用簡單的手勢鼓勵和暗示學生完成動作。如:如果學生動作完成得可以,我就給他們豎起大母指;如果學生做動作過程中需要停下來指導,我就給他們舉起手。我還努力地做到善于運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讓學生感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同時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及時作出積極正面的評價。不管結果怎樣,首先對于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表示高興、驕傲和自豪。對所做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動作完不成的學生,我也絕不可訓斥或貶低,而是用委婉的語氣提示和引導他們,必要時給他們多做幾次示范,讓他們模仿練習,在保護和幫助下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更加增強其自信心。
二、激發(fā)主體參與
要想把學生留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的,就必須探究出可以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和提高,以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過程。
1.加強預習指導,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如果在課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那么學生就可通過預習了解教材,在上課時就能帶著教材走向教師。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練能力也可從預習中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
2.教給學生自主學練的方法。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體育課堂教學要著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規(guī)律。教學變傳授為點撥,具體表現(xiàn)在對某一技術進行教學時,不僅教會學生掌握某一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該動作技術或是進行某一項目鍛煉的方法,并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對別的技術進行模仿自學;變傳授為點撥的另一個方法是抓住適宜時機,提出問題,引導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討論。
3.讓學生回答問題?;卮饐栴}的過程就成了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練能力在嘗試、思索、討論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正確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生獲得學習成績,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石。教學中,和學習方法指導相伴而行的是教師教學的全面性。教師要認真了解和研究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接受能力、個性差異、隱性適度地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三、體驗成功機會
體驗也是一種“知識”,是個性化知識。成功的體驗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fā)展,實現(xiàn)真、善、美的統(tǒng)一。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讓學生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保障。評價能幫助教師激勵學生的學習及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鍛煉的興趣。在評價過程中,以往偏重于評價學生學習結果,而忽視了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偏重于評價學生學習的水平,而忽視了評價學生學習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態(tài)度。我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等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不僅評比對動作的正確與否,更要評出學生的自信,讓學生體驗成功,產(chǎn)生激勵效應,進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中,也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例如:在教學組合拳時,幾個學生分別出列演出,請學生當評委,讓同學說出好在哪里,不足之處在哪里,若當一名學生的動作沒有得到其他同學的肯定時,教師要進行鼓勵性評價,如:“你的動作很有創(chuàng)意,如果把動作連接起來會做得更美”、“你的進步很大”等等。在整個評價活動中,不僅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而更加注意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在順境中體驗快樂,在逆境探索中體驗成功,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chǎn)生強大的內(nèi)部動力以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四、實施科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維持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要注重口頭評價,教師要隨時對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加以糾正,對學生的活動要加以評價鼓勵,對有關的知識要加以滲透,教師的評價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評價的圈子里,這些都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口頭評價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把量化評價與質(zhì)性評價相結合,把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把終結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把學生個人評價與學生間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評價的多樣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協(xié)調(diào)學生之間的關系,發(fā)揚合作精神,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以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做好及時性自我評價,每堂課后堅持寫教學日志或教案評述,教學實踐中,我們體育教師除了上課外,還有兩操、運動隊訓練等諸如此類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課后寫教學體會的。按新課程標準思想,若想達到合格領域目標,教師必須學會及時總結,找出一節(jié)課的優(yōu)點和不足,哪些是值得發(fā)揚的,哪些是應該彌補的,教師在課后能坐下來認真思考,對以后的系統(tǒng)上課是大有益處的。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鞏固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zhì),維持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學中我們我們不能把學生看作是簡單的認知體,要把他們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把體育課堂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