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了解了學生如何學,教師才能研究如何教。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英語教師應主動改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習策略;反思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41
一、當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英語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潛心鉆研教法而忽視了學法,造成了教與學的脫節(jié)。
1. 認知策略。學生缺少預習的習慣,更不用說做到對所學內容主動復習并加以整理和歸納。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不具備相關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偏低。
2. 元認知策略。很少有學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并且很少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習體會,也不會積極參與課內外英語學習活動。
3. 情感策略。學生除了逐步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之外,其他情感策略使用情況一般。如在學習中不經(jīng)常鼓勵別人,不樂于向同學提供幫助。通過訪談,得知學生不是不愿意鼓勵別人,也不是不樂于向同學提供幫助,而是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覺得自己都需要得到教師或同學的鼓勵與幫助,因此不可能去鼓勵和幫助別人。
4. 交際策略。學生較少運用有效的交際策略,如在課內外學習活動中學生通常不積極地用英語與他人交流;在交際中不經(jīng)常借助手勢、表情等進行表達。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處理基本話題時,很難讓學生主動地開展說的活動。
針對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更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結果。在教學中,我們應把方法教學同語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二者相互滲透,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方法,然后再把這些方法運用于自己的學習中。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
1. 注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1)提前預習。充分預習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加強自我計劃、自我控制、自我鞭策,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減少課堂學習的難度,并有助于發(fā)展自主自覺的學習動機及能力,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課堂學習效益。
(2)及時復習。復習是減少遺忘、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有計劃的復習不但能減少遺忘,而且對于深化所學知識和提高自學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激發(fā)學習動力,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求知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提高抱負水平,激發(fā)學習動機
提高學生的抱負水平,使其達到適當?shù)乃疁?,能激發(fā)學生具有持久的學習動機。具體的做法有:一是加強學習目的教育。二是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現(xiàn)狀,師生共同指定學習計劃。計劃內容要具體,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安排、學習材料、計劃完成日期、自我評價和實際完成日期等。三是明確具體的單元目標。
(2)培養(yǎng)求知興趣,端正學習動機
學習興趣是內部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是推動激勵學習最有效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做到樂學、好學、會學。
首先,在教學中,要注重情境教學。利用實物掛圖、幻燈或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中。針對對話課,除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還讓學生根據(jù)課前設置的情境編對話。其次,是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做到不斷創(chuàng)新。尤其是新課導入要努力做到新穎、別致、有吸引力,演繹出多種導入法。例如:問題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音樂欣賞導入法,如奧運會,美國鄉(xiāng)村音樂;演講導入法;熱點人物,熱門話題導入法;直觀導入法(借助圖片、實物等);以舊帶新導入法,如在學習新內容時,可先復習曾學過的與此相關的文章內容;同時一堂課的結尾也很有講究,結尾要有余味,使學生產(chǎn)生“想知后事且聽下回分解”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45分鐘的時間里自始至終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3)適時進行激勵,強化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勵措施有:一是期望激勵。我們從著名的皮格馬列翁效應中獲得啟示,運用期望激勵學生。在與學生個別談話時,教師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夠……”的語氣表露對學生的希望,使學生受到鼓舞。二是表揚激勵。在教學中,要注意多表揚,少批評,尤其對于那些由于種種原因成績落后且自卑感很強的學生,教師不應視為累贅,而應想方設法解除學生的心理負擔,盡力發(fā)掘其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幫助其樹立自信心。課堂上對于學生正確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如“Very Good!”“Well Done!”。對于回答緊張或回答困難的學生,可安慰“Take it easy!”三是成功激勵。教師不僅要鼓勵激發(fā)學生大膽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因此,教師在設計自主學習活動時,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中的差異性,讓學生不時面對一些新問題,獲得解決難題后的成就感,讓困難生也在參與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3. 注意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充滿愉悅、自主學習、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結合新教材,我們不妨多圍繞英語課程的學習開展話題討論,即discussion或 debate。這種討論可以豐富學生的元語言知識和元認知知識。課堂上的pair work 或group work的小組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語言實踐的機會,而且也提供了競爭與合作的機會,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表演和表現(xiàn)欲,調動起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積極性。
為此,我們發(fā)揮新教材Assessing 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反思和自我評估。學生通過自評,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有全面客觀的了解。新教材Assessing的內容豐富,評價內容設計具體,很有針對性。它不是停留在使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表面,而是延伸到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