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慧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白板等多媒體先進電子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還有遠程網(wǎng)絡培訓的開展,語文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和信息技術化也成為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就自然地出現(xiàn)了,它能夠精煉詩歌教學內(nèi)容,拓展延伸詩歌知識領域,形成詩歌知識體系等等。這種微課教學模式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探究和推廣。
【關鍵詞】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價值;推廣
魏書生說:“語文教學是藝術園地,這一園地應該百花齊放,甚至千花萬花齊放?!蔽覀兊恼n文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情趣濃厚,這些都決定了語文教學模式必然是多姿多彩的。把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結合起來的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就是其中的產(chǎn)物。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微課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學習興趣濃厚,這明顯提高詩歌的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它是符合教學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規(guī)律的。
一、什么是微課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xiàn),都必須有一個適應它的大環(huán)境,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也不例外。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化、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大量微資料的上線,預示著微時代的到來。加上班級多媒體、白板等電子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還有現(xiàn)在進行的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遠程培訓,集網(wǎng)絡、信息于一身的新教學模式微課也應運而生,并在教學領域掀起一股讓教育網(wǎng)絡化、讓教育信息技術化的熱潮。
所謂的微課,其實就是指老師根據(jù)教學的目的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或必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做的對多方面教學資源進行有機組合而制定的教學視頻。它的特點:一是時間較短 ,視頻大約5-10分鐘;二是內(nèi)容較短小,解決一個很明確的知識點;三是半結構化容易擴展;四是使用方便,易以儲存等等。總而言之,微課的載體就是視頻,是45分鐘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小環(huán)節(jié),是能夠精彩體現(xiàn)師生教學的一個片段。筆者認為是一種挺好的教學模式,所以認真學習微課制作的相關知識,再學習研究他人微課視頻,最后根據(jù)自己授課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微課制作,再運用到平時課堂教學中。
二、詩歌教學中為什么采用微課教學模式
一種新教學模式的采用,它必須是符合教學的要求和規(guī)律的,而且是必須遵循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的宗旨。采用詩歌微課教學模式是有它的實際意義的:第一、它符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為一名老師,他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指導者,必須根據(jù)授課的目標以及實際的學情,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活動。除了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課本和其他相關資料外,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還應改變傳統(tǒng)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體現(xiàn)出一個教育者的本色和特色。所以筆者認定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就是一種新的教學策略,能夠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并借助班級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輔助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提高授課和聽課的效率,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第二、它適合高考詩歌鑒賞的復習要求。筆者經(jīng)歷了幾屆高三年的教學,在進行詩歌專題復習時發(fā)現(xiàn)了設題規(guī)律:考點的設置要么是概括詩歌的內(nèi)容,要么賞析它的語言特點或表達技巧,要么找出意象并進行賞析,還有分析或歸納詩作中作者蘊涵的思想情感,甚至還有聯(lián)系自身談談詩作中觀點的現(xiàn)實意義。從設題角度看,切入點都較小,命題指向比較明確。所以在平時詩歌教學中,除了注重詩歌朗讀、鑒賞、積累外,還可以根據(jù)考點的設置,制作凸顯考點微課專題小視頻,做到在學習鑒賞的過程中有意識滲透考點,循序漸進,積累知識碎片,為高三的專題總復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到高三再進行知識體系的補充、梳理,這樣來操作的話就水到渠成。
三、詩歌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價值
在詩歌微課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還是蠻大的,大體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
1.可以讓詩歌教學內(nèi)容更精煉
由于詩歌微課視頻是一種碎片化的學習,它是針對詩歌某個知識點的教學要求而精心制作的學習資源包,它直觀性強,趣味性濃,數(shù)字化也強,而且能夠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景當中,應該說這樣的詩歌微課視頻是一堂課中的精華(出彩)的環(huán)節(jié)。既然是出彩的組成部分,也就是一堂課的重中之重,就要求老師必須精心備課,全面考慮和精心設計,不僅要注意整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更要凸顯重要環(huán)節(jié)中重點知識的落實,做到授課心中有數(shù),游刃有余。首先,備課針對性強。必須對于整個高中詩歌教學知識板塊有一個高屋建瓴的把握,對于教材編排順序,把握各個章節(jié)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分散知識難點,循序漸進安排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明確詩歌微課視頻的制作內(nèi)容。其次,授課目標明確。眾所周知,詩歌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涉及把握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意象,體會作者情感,甚至把握音韻美等等,學生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鐘內(nèi)都能一一把握,這就要求老師授課時必須要有要點的凸顯,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掌握得多,其實學生學完以后稀里糊涂,所以筆者更注重 “一課一得”,而微課視頻在這點上體現(xiàn)得很好,老師精心錄制的視頻,不言而喻,其實就是一堂課的重點。例如授課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新詩,筆者是這樣來處理的:《沁園春·長沙》除了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過程,重點突出詩中“意象的把握”這個環(huán)節(jié),并把它錄制微課視頻,讓同學在聽、讀的基礎上,找出這篇文章的意象,并揣摩意象的特點,然后結合背景,領悟作者的情感。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在詩歌的閱讀中,把握意象是基本閱讀的一把鑰匙?!队晗铩吠怀鰧Α坝晗锖投∠恪边@兩個意象的理解作為教學難點環(huán)節(jié),除了運用前面學過的知識來抓住文本中意象的最直接特點外,對這兩個意象在傳統(tǒng)古詩文中的內(nèi)涵作必要的補充,這是教學的關鍵,教師對此制作微課視頻,學生就能夠比較全面準確理解課文兩個意象的真正內(nèi)涵,才能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這樣做的意義是強調(diào)知識的遷移運用?!对賱e康橋》則把“詩歌的形式美”作為教學目標,即把握詩歌中音樂美、建筑美和繪畫美,其中“繪畫美”也是意象把握的一個要點,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揣摩領悟解決,教師最后做言簡意賅的點評節(jié)可以了。這就是強調(diào)學以致用。最后,學習的有效性。每首詩設置的要點不同,但最終就是為了解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即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把每課的重點、難點或關鍵錄制成微課視頻,構成一堂課最精彩的組成環(huán)節(jié)。筆者執(zhí)教過程中張弛有度,學生學習目的也很明確,讓學生學有所得,最后再進行單元的總結,溫故所制作的單元微課視頻,學生對“意象”這個知識點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真正弄懂并掌握詩歌“意象”。長此以往,學生關于詩歌的學習就有一個不斷積累的收獲。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特別注意詩歌微課視頻重點內(nèi)容的確定,視頻精心錄制,以及視頻有效展示等等,這樣的微課教學模式讓詩歌教學內(nèi)容各個環(huán)節(jié)更緊湊更科學,授課內(nèi)容精煉到位,有的放矢。
2.可以讓詩歌教學內(nèi)容有效地拓展延伸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我們力求把握解讀詩歌本身的文本內(nèi)容,但是也應該注重詩歌知識的拓展延伸,擴大詩歌學習的外延。在筆者多次解讀《課標》的基礎上,明白作為一名老師,必須以時俱進,很有必要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網(wǎng)上搜集有用的資源,甚至教會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充分整合并運用這些資源來引導幫助學生對作品的解讀和理解。記得高二授課選修課程《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時,第一單元學習概述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是鑒賞詩歌一個重要方法,但是學生的閱歷有限、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想要對每個作者都有所熟悉了解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必須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比如講到杜甫的《蜀相》,筆者認為對諸葛亮的生平、事跡的知識補充是必不可少的。杜甫一身的遭遇、政治理想以及寫此詩的心境做必要的了解是相當重要的,是讀懂此詩的關鍵。所以在授課的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重點錄制關于“諸葛亮與杜甫”這樣的小專題視頻作為背景的介紹,一方面可以借助背景知識的來把握讀懂詩歌,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充分了解諸葛亮、杜甫其人其事,積累更豐富的課外知識。學習陸游的《書憤》時,大家知道陸游是北宋最著名的愛國詩人,留下的愛國詩篇非常多。在授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筆者重點錄制一個關于“愛國詩人”簡介的專題微課視頻,重點介紹了屈原、杜甫、辛棄疾等一系列愛國詩人,讓學生懂得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知識的聯(lián)想、遷移。筆者把這些微課視頻放在班級電腦里,還轉(zhuǎn)發(fā)到微信里,讓學生自習課或回家也可以瀏覽溫故。課內(nèi)外這樣進行詩歌微課教學,可以補充學生的知識缺陷,拓展學生知識面。
3.可以使詩歌教學內(nèi)容系統(tǒng)化
再三研讀《課標》后,了解到《課標》對高三年的詩歌復習其實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建議: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技術手段,對于所教授的詩歌內(nèi)容進行歸類,整合,然后進行專題性復習。其實就是老師把以前授課后學生點滴積累的詩歌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梳理,如李白詩歌專題,婉約詞牌專題等等,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梳理歸納是高三復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在高三的復習過程中,筆者特別強調(diào)回顧文本。如必修一第一單元的詩歌教學,最后總結突出“意象”和“意境”專題知識,并進行意象、意境知識整理,原來保存下來的視頻溫故回放,接下來還有針對性補充附設練習測試,來檢驗學生對這一專題知識的掌握情況。必修二詩歌教學貫穿詩歌表現(xiàn)手法專題的重點,畢竟《詩經(jīng)》和《離騷》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后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遠影響,所以進行表現(xiàn)手法(表達技巧)的微視頻專題制作。必修三主要學習唐詩,它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頂峰,可以說百花齊放,側重對詩歌風格、情感的把握,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在授課的過程中,補充各個流派、不同風格的詩人詩作的微課視頻,特別制作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風格”、杜甫為代表的“現(xiàn)實主義”的微課,宋詞中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李煜、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專題微課視頻,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再有意識地進行專題化教學,如意象→意境→表達技巧→詩歌主旨(情感),等于把一些貌似龐雜、零碎、繁多的知識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重新構建,形成了詩歌學習的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詩歌知識就好比一棵茂盛的大樹,學生不僅要對于詩歌有一個清晰綱要(主干)的把握,還要對各個知識點(枝葉)有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算是真正學習并把握詩歌這個知識板塊。
以上就是筆者對于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價值探究的幾點拙見。
四、詩歌微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意義
詩歌微課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值得筆者繼續(xù)探究并推廣。第一、特別適合高三專題復習。由于微課視頻的半結構化易于擴展、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它不僅適用于詩歌教學,其他教學內(nèi)容也適用,特別是講究講練結合的高三專題總復習,更適合使用微課教學模式??梢园汛髮n}分成幾個小專題進行知識點的落實,如關于文言文專題復習中的特殊句式,把每一種特殊句式做成一個微課視頻,當中有知識點的傳授,有練習的附設,有講評的反饋,真正做到講練結合,知識的落實把握。最后再把所有的特殊句式進行總結,反饋。第二、避免老師重復備課,起到減負作用。便于儲存的微課視頻,老師可以根據(jù)學情的不同進行必要的補充和整改,避免老師重復制作視頻的麻煩;也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各取所需,選擇性獲取相關的知識; 甚至可以作為教學參考資料,指導學生進行補缺補漏的學習等等。它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并且拓展了學生課余學習的領域 。最后,可以方便老師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相互學習、切磋。眾所周知,現(xiàn)在教研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遠程的教研和培訓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學習途徑,微課教學模式自然也成為大家很喜歡的一種聽課和評課的模式,詩歌微課教學模式也不例外。這就是詩歌微課教學模式有必要推廣的價值所在。
綜合所述,詩歌微課教學模式是適應科技發(fā)展的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詩歌微課教學模式不僅是在教學方法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更是一種操作簡單,實用性、針對性強的課外學習媒介。既能讓老師不斷學習研修,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又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課外的學習舞臺,對知識進行溫故、梳理、運用。師生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把課內(nèi)外的學習完美結合起來。所以它值得大家進一步地學習、探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李艷龍.高考語文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博碩論文.2010
[3]許亞莉.關于微課資源建設的分析――以中國微課網(wǎng)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4
[4]陳誠.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5
[5]李海英.“微課”高校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價值工程.2014
[6]劉妍東.淺談對微課程的認識[J].網(wǎng)友世界.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