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藏語言句末語氣助詞的蘊含共性*

      2017-01-03 01:31:06戴昭銘董麗梅
      學術交流 2016年12期
      關鍵詞:漢藏句末語序

      戴昭銘,董麗梅

      (黑龍江大學 a.文學院;b.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哈爾濱 150080)

      ?

      語言學研究

      漢藏語言句末語氣助詞的蘊含共性*

      戴昭銘a,董麗梅b

      (黑龍江大學 a.文學院;b.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哈爾濱 150080)

      漢藏系諸語言普遍采用句末語氣詞作為語氣情態(tài)的表現(xiàn)手段,并且在使用上呈現(xiàn)出與其他語系的語言迥然不同的類型特征。本文以其他語系的語言為參照,分析了漢藏語言句末語氣詞與形態(tài)、聲調(diào)、語序、話題性等類型參項的內(nèi)在關聯(lián),認為漢藏語言普遍采用句末語氣詞作為語氣表現(xiàn)手段,是與以上四種語言特性共同作用的蘊含共性的體現(xiàn),漢藏語言屬于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語言。

      語言類型學;漢藏語言;語氣助詞;蘊含共性;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

      語言的譜系分類是按起源和親屬關系作出的分類,語言的結(jié)構(gòu)分類是按照語法結(jié)構(gòu)或語法手段的特點作出的分類。這兩種經(jīng)典分類對世界語言研究具有巨大的歷史推動意義。而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現(xiàn)代語言類型學則致力于從跨語言的角度觀察研究人類語言,通過比較尋求或驗證語言共性,再以語言共性為背景更透徹地揭示具體語言的特點并以此將眾多語言歸為若干類型。既然是“跨語言”,那么在研究運作及其結(jié)果中,具體語言的譜系系屬和結(jié)構(gòu)類屬就顯然不能成為研究目光的藩籬,跨語言間共性的存在和揭示才是其關注的重點。然而某些研究結(jié)果卻顯示,即便不是所有語言共性的表現(xiàn)手段與語言的譜系系屬必然相關,也確有一些重要的共性語法范疇,其表現(xiàn)手段分布范圍與語言譜系存在明顯的一致性。比如,語氣是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的共性語法范疇,不同語言中的語氣情態(tài)表現(xiàn)手段卻有著類型差異,而漢藏系語言語氣表現(xiàn)的主要手段卻幾乎都是句末語氣助詞。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現(xiàn)象。

      一、漢藏語言句末語氣助詞的類型學特點

      作為語法范疇的語氣,在不同類型的語言中普遍存在,這是一種語言共性。但在語氣表現(xiàn)手段的采用上不同類型的語言又往往表現(xiàn)出互不相同的類型差異,例如英語主要采用語序移位和形態(tài)屈折,俄語主要采用固定語調(diào),韓語大量采用語尾助詞,而漢語和其他漢藏語言則側(cè)重使用豐富的句末語氣助詞。

      語氣助詞作為漢藏語言最重要的語氣表現(xiàn)手段,曾被認為是漢語及其親屬語言所獨有的特色現(xiàn)象。但經(jīng)過跨語言比較后發(fā)現(xiàn),在漢藏語系諸語言中固然普遍使用豐富的語氣助詞,然而在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乃至非洲的閃含語系、班圖語系的語言中也有數(shù)量不等的語氣助詞,甚至印歐語系的部分語言也逐漸衍生出了語氣助詞或類似語氣助詞的成分。盡管如此,漢藏語言的語氣助詞仍具有其獨特之處,這就是其本身所包含的類型學價值。

      漢藏語系的語氣助詞與其他語系的語氣助詞系統(tǒng)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線性分布上的典型位置永遠位于句末,這明顯違背了約瑟·格林伯格(Joseph H.Greenberg)總結(jié)的45條普遍語法現(xiàn)象中的9、10兩條,請看:

      【普遍現(xiàn)象9】在遠遠超過隨機頻率的多數(shù)情況下,涉及全句的疑問小詞或詞綴,在前置詞語言中居于句首,在后置詞語言中居于句末。

      【普遍現(xiàn)象10】疑問小詞或詞綴如果指向句中某一特定的詞,幾乎總是跟在這個詞的后頭。以VSO為優(yōu)勢語序的語言中不出現(xiàn)這樣的小詞。

      這兩條規(guī)則就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以及南島語系語言來說,是非常符合語言事實的。如法語、波蘭語屬于前置詞語言,疑問語氣助詞“Est-ce que”“Czy”均位于句首;哈薩克語、日語屬于后置詞語言,疑問語氣助詞“ma”“か”都位于句末。例如:

      [波蘭語]Czywrócisz jutro?[1]你明天回去嗎?

      [法語]Est-ce quetu vas à la gare? 你去火車站嗎?(《法語》第一冊)

      [日語]こちらで 電報を 扱って いますか。 這里辦電報業(yè)務嗎?(《新大學日語標準教程》第二冊)

      上述例句完全符合“普遍現(xiàn)象9”。而俄語中的疑問語氣助詞“ли”和印尼語中后附疑問詞綴“-kah”則是“普遍現(xiàn)象10”的最佳例證,在句中始終附著在所指向的焦點成分之后,例如:

      [俄語]

      a.Все ливаши друзья студенты?

      所有 語助 你的 朋友 學生

      你所有的朋友都是學生嗎?(關注:是不是“所有的”)

      b.Дома литвой отец и мать?

      在家 語助 您的 父親 和 母親

      您的父母在家嗎?(關注:“在不在家”)(《俄語》第一冊)

      [印尼語]

      a.Diakah hendak belajat?[3]

      他-后綴 想 學習

      是他想學嗎?(關注:“誰”想學,“他”還是別人)

      b.Diahendakkahbelajat?

      他 想-后綴 學習

      他想學嗎?(關注:“想不想學”)

      但是反觀漢藏語言的疑問語氣助詞,則是系統(tǒng)性地違背了這兩條規(guī)則。首先,無論疑問焦點指向句中哪個成分,其典型位置都處于句末,在這一點上整個漢藏語系都違背了“普遍現(xiàn)象10”。其次,在與附置詞的相關性上,只有藏緬語族屬于后置詞語言,符合“普遍現(xiàn)象9”,而漢語和壯侗語族、苗語語族的語言則都屬于前置詞語言,全部違背了這條規(guī)則。例如:

      [漢語]你喜歡學習漢語嗎?

      [壯語]dam1na2sa:t7la1?

      種 田 完 嗎 種完田了嗎? (《壯語簡志》)

      你 走 語助 你走嗎? (《苗語簡志》)

      [水語]pu53man11ta1mi53o33?

      他 爸爸 來 語助 他爸爸來了嗎? (《水語簡志》)

      他 爬 得上 去 語助 他爬得上去嗎? (《畬語簡志》)

      格林伯格(Greenberg)的這兩條普遍語法現(xiàn)象主要針對是非疑問句的語氣助詞或詞綴。事實上,所有的漢藏語言都擁有豐富完善的語氣助詞系統(tǒng),不僅可以表達疑問語氣,還可以表達陳述、祈使、感嘆等語氣,此外還可以表達更多的細微情態(tài)。例如:

      [漢語]今天真冷啊!

      [傣語]kau6ja6ka5hau4.我不去了。(mε33:表示陳述)

      [苗語]pi33h4413a35.

      我們 休息 語助 我們休息吧。(《苗語簡志》)

      條 路 這 么 大 語助 這條路多么寬??! (《侗語簡志》)

      [白語]mo31ε21li55x55ε21ne21.

      他 去 也 白白 去 語助 他去也只不過是白去罷了。(《白語簡志》)

      可見,漢藏語系語氣助詞的位置分布不僅具有類型學特征,而且屬于漢藏語言的系屬共性。在句法功能上,漢藏語言的語氣助詞也具有共性特征,即附著于完整語句之后,與整個語句發(fā)生句法關系,構(gòu)成“語句命題+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式。我們將這一特征稱為“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5]。

      二、漢藏語言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實現(xiàn)途徑的類型共性

      語氣助詞是漢語和其他漢藏語言的共性語氣表現(xiàn)手段。在整個漢藏語系中,幾乎所有語言都采用句末語氣助詞作為主要的語氣表現(xiàn)手段,并且各自生成了一套豐富完善的語氣助詞系統(tǒng)。在語氣助詞的生成機制和具體生成途徑上,漢藏語言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共性特征。

      漢藏語言語氣助詞的典型位置都位于句末。語氣助詞作為情態(tài)標記,與前面的整個語句發(fā)生句法關系,形成“語句命題+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是各漢藏語言在各自的演化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的,反過來又具有強大的類推作用和生成能力,很多語氣助詞都是由實義詞進入該結(jié)構(gòu)后語法化形成的。

      漢藏語言的語氣助詞大多是由位于句末的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量詞、短語等功能詞語通過語法化途徑逐漸演化形成的。比如,現(xiàn)代漢語是非疑問句句末語氣助詞“嗎”,起源于中古漢語句末否定副詞“無”[6];祈使句句末語氣助詞“吧”,則源于句末完成義動詞“罷”。同樣的語法化現(xiàn)象在其他漢藏語言中也俯拾即是,屬于漢藏語言語氣助詞在生成途徑上的類型共性,如木雅語中表示肯定的陳述語氣助詞“ni33”來源于判斷動詞“ni33(是)”,傣語中表示事態(tài)持續(xù)的時體語氣助詞“ju5(呢)”來源于存在義動詞“ju5(在)”,毛難語的祈使語氣助詞“ta6(吧)”來源于趨向動詞“ta6(來)”,羌語的疑問語氣助詞“mi31(嗎)”來源于否定副詞“mi31(不/沒)”,白語的疑問語氣助詞“tso42pio33(是嗎)”來源于正反問短語“tso42pio33(是否)”。例如:

      狗 貓 (結(jié)構(gòu)助詞)大 語助 狗比貓大。(《中國的語言》)

      [傣語]to1xa3tk8t?m3to1ju5.

      我 正在 寫 字語助 我在寫字呢。(《傣語簡志》)

      你 去 先 語助 你先去吧! (《毛難語簡志》)

      明天 你 來 語助 明天你來嗎?(《羌語簡志》)

      您 是 蘭坪 人 語助 您是不是蘭坪人?(《白語簡志》)

      “語句命題+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具有強大的類推能力和生成能力,當各類功能詞語用于句末,進入該結(jié)構(gòu)中語氣助詞的句法槽位,當前面的語句結(jié)構(gòu)表達完整的命題時,處于句末的功能詞語便會發(fā)生“語義懸空”,進而導致語義虛化,而情態(tài)表達功能則得以突顯,從而逐漸演化成句末語氣助詞。

      句末功能詞語的語法化是漢藏語系語氣助詞的主要生成途徑。此外,藏緬語族的語言還同時擁有語氣附綴作為重要的語氣表現(xiàn)手段,但從總體來看,語氣附綴系統(tǒng)早已呈現(xiàn)出“前綴→后綴→語氣助詞”的演化趨勢。根據(jù)宋金蘭(1995)的研究,景頗語中的疑問語氣助詞kun55很可能就是由古代景頗語的疑問前綴k演化而來,而疑問后綴ni51也是由疑問前綴ma(弱化為na)演化而來,并且已經(jīng)帶有了疑問語氣助詞的特征[7]??梢姡淠┱Z氣助詞是整個漢藏語系語氣系統(tǒng)的共性演化趨勢。例如:

      [景頗語]khan55the33khau33na31kǎ1lau31ut55mǎ1sai33kun55?

      他們 水田 犁 完 語尾助 語助 他們是不是犁完田了? (《景頗語簡志》)

      漢語與其他漢藏語言的語氣助詞系統(tǒng)是各自演化生成的,無論在語氣表現(xiàn)方式上還是語氣助詞的生成模式上,都體現(xiàn)出鮮明的類型共性。漢藏語言語氣情態(tài)的表現(xiàn)偏重于句末,語氣助詞的產(chǎn)生和大量使用正是這個特點的外化,但反過來又使這個特點得以強化和固化,二者是互為因果的語用-語法現(xiàn)象[5],從而使“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成為整個漢藏語系諸語言中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

      三、漢藏語言語氣助詞與相關語言特性的蘊含關系

      經(jīng)過跨語言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以豐富的句末語氣助詞為外在特征的“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現(xiàn)象僅在漢藏語系中具有普遍共性,而其他語系的語言中并不普遍,甚至很多語言中并不存在語氣助詞。而漢藏語言語氣助詞系統(tǒng)性地違背了約瑟·格林伯格的兩條相關的“普遍共性”。漢語曾被看作這兩條普遍規(guī)律的例外,但是當這種例外恰好在整個語系中得到系統(tǒng)性呈現(xiàn),并且能夠形成如此規(guī)模,那便沒有理由再被視為例外。相反,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整個漢藏語系內(nèi)部,必然有某種或某幾種語言特性在起作用,使得這種共性得以形成和發(fā)展。我們認為,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特點與整個漢藏語系的語言特性密切相關,也就是存在蘊含共性。通過對我們所建的語種庫中百余種語言的綜合考察,尤其是對語氣助詞型語言的系統(tǒng)研究,以及與其他非語氣助詞型語言的比較分析,我們認為,與漢藏語言“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特點密切相關的語言特性主要包括:形態(tài)、語序、聲調(diào)、話題性。漢語與其他漢藏語言普遍采用句末語氣助詞作為主要的語氣表現(xiàn)手段,正是這幾種語言特性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1.語氣助詞與形態(tài)類型

      漢藏語言普遍采用語氣助詞,與整個漢藏語系的孤立語形態(tài)密不可分。形態(tài)差異構(gòu)成了人類語言最基本的結(jié)構(gòu)類型差異,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各類型語言的語法形式。語氣屬于語法范疇,不同形態(tài)類型的語言必然會采用不同的句法手段加以表現(xiàn)。其中,屈折語由于形態(tài)發(fā)達,必然會采用動詞的屈折變化作為語氣情態(tài)的表現(xiàn)手段,而“語氣(mood)”在詞典中的解釋就是“以動詞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語法特征”[8]。這個概念在印歐系語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比如在不改變語序的情況下,以動詞原形表達祈使語氣,而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可以表達委婉的情態(tài),例如:

      [英語]Pickup your face! (電視劇《丑女貝蒂》第4季)

      抬起頭來吧。(Pick up:現(xiàn)在時動詞原形表示祈使語氣。)

      [瑞典語]Jagskullevilja st?lla en fr?ga.[9]

      我想提一個問題。(Skulle:過去時表示委婉、謹慎的情態(tài)。)

      以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為代表的黏著型語言擁有豐富的附綴成分,其中包括語氣附綴,可用來表達語氣情態(tài);藏緬語中也有部分語言屬于不典型的黏著形態(tài),可借助附綴成分表達語氣情態(tài)。如:

      [馬來語]Bapa kamukahorang itu? 【南島語系】

      爸爸 你的(語綴) 人 那個 (-kah:疑問后綴) 那個人是你的爸爸嗎? (《基礎馬來語》第一冊)

      他 (疑問)去 他去嗎?(《納西語簡志》)【彝語支】(55:疑問前綴)

      而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的語言作為典型的孤立語,缺少形態(tài)變化,作為虛詞的語氣助詞便成為“所以濟夫動字不變之窮”最直接的選擇,例如:

      [越南語]em vào lóp truóca.[11]我先進教室去吧。

      [白語]J?55pe44kh33! 咱們走吧! (《白語簡志》)

      在我們考察的近百種語言中,共有86種采用句首語氣助詞或者句末語氣助詞。其中以漢藏語言、南亞語言為主的50種孤立語全部采用句末語氣助詞;阿爾泰語系、閃-含語系中的26種黏著語,共有25種采用句末語氣助詞,1種采用句首語氣助詞。而印歐語為主的近30種屈折語僅有10種采用語氣助詞或類似語氣助詞的成分,其中2種位于句末,5種位于句首,1種句首句末并重,其余2種屬于焦點漂移型,即粘附于焦點成分。如下表:

      形態(tài)語氣詞句末句首首末并重焦點漂移共計孤立語5050黏著語25126屈折語251210

      三種形態(tài)類型的語言中語氣助詞的數(shù)量形成梯度排列,其次序與形態(tài)豐富程度形成負相關:

      孤立語>黏著語>屈折語

      其中,孤立形態(tài)與語氣助詞之間基本形成雙向蘊含,且這些語言中語氣助詞的數(shù)量和表達功能都很豐富。屈折語中句首語氣助詞或句末語氣助詞往往是伴隨形態(tài)簡化而產(chǎn)生的,如法語、阿爾巴尼亞語,數(shù)量極少、功能簡單,主要用來表達疑問語氣;形態(tài)保持較好的語言中語氣助詞往往和語氣副詞相混雜,用來表達各種情態(tài),數(shù)量較豐,往往附著于焦點成分,如俄語、德語。以阿爾泰語為代表的典型粘著語,雖然可以借助附綴成分表現(xiàn)語氣情態(tài),但表達各種語法意義的附綴往往需要層層疊加,不能自由充分地表達各種語氣情態(tài),因而需要借助部分語氣助詞加以補充。藏緬語中的情況較為復雜,原始藏緬語屬于黏著形態(tài),擁有豐富的語氣附綴,但經(jīng)過“粘著型→屈折型(不典型)→孤立型”的演變歷程,現(xiàn)代藏緬語已成為孤立型、粘著型、混合型共存的狀態(tài),[12]而隨著形態(tài)的變化,語氣助詞也逐漸呈現(xiàn)出取代語氣附綴的傾向,其中有些語言中的語氣附綴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獨立化,成為句末語氣助詞。

      2.語氣助詞與語序類型

      在以往的跨語言比較中,疑問語氣助詞位于句末,被認為是主謂賓(SOV)語序語言的普遍特征,而主謂賓語序語言,疑問語氣助詞則傾向于位于句首。格林伯格與德賴爾的研究統(tǒng)計均得出此項結(jié)論。但在我們針對語序類型與疑問語氣助詞的相關性進行的跨語言比較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既有相同,也有差異。見下表:

      形態(tài)語氣詞句末句首共計SVO33437SOV25227

      其中主謂賓語序與句末語氣助詞正相關,形成語序和諧,我們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再次印證了這條規(guī)則。我們共考察了27種主謂賓語言,包括阿爾泰語系語言、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言、以及印歐語系的部分語言,其中有25種都采用句末語氣助詞,僅有2種位于句首。例如:

      [烏爾都語]Kyawoh abhi kaam kar raha hai? 他在工作嗎? 【印歐語系】

      可見,主謂賓語序與句末疑問語氣助詞之間的確存在和諧性,而藏緬語族語言恰好符合這條規(guī)則。

      而在主謂賓語序的語言中,疑問語氣助詞的分布情況則呈現(xiàn)出明顯差異。在我們考察的50余種主謂賓型語言中,共有40種擁有疑問語氣助詞,其中4種位于句首,33種位于句末,還有3種屬于焦點漂移型。其中句首疑問語氣助詞和焦點漂移型疑問語氣助詞大多屬于印歐語系,前者如法語、波蘭語、阿爾巴尼亞語,后者如俄語。另外,阿拉伯語的疑問小詞也位于句首。有趣的是南島語系中的疑問附綴屬于焦點漂移型,而疑問附綴與其他成分結(jié)合而成的疑問語氣助詞則位于句首。例如:

      [波蘭語]Czywrócisz jutro?[1]你明天回去嗎?

      [阿爾巴尼亞語]Moska ardhur makina?[12]車子來了嗎?

      [俄語]В Москвулион уедет?[13]他是去莫斯科嗎?

      [印尼語]Adakahpakaian Linh bersih?[3]麗娜的衣服干凈嗎?

      語氣助詞位于句末的主謂賓語言絕大多數(shù)屬于漢藏語系,此外還包括南亞語系的部分語言,如越南語、佤語、布朗語等。例如:

      本 這 本 你 語助 這本書是你的嗎? (《布依語簡志》)【壯侗語族】

      你 不 去 語助 你不去嗎? (《彝語簡志》) 【藏緬語族】

      [布朗語]mihl1mun1?

      你 去 語助 你去嗎? (《布朗語簡志》)【南亞語系】

      調(diào)查結(jié)果面對的問題是:句末疑問語氣助詞與主謂賓語序和主賓謂語序之間不可能同時存在和諧關系,但事實卻是兩種語序都與句末語氣助詞相關。這種看似矛盾的現(xiàn)象該如何解釋?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漢藏語的主謂賓語序與印歐語的主謂賓語序并不等同,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差別,而這種差別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形態(tài)有關。印歐語雖然屬于典型的主謂賓語序,語序相對固定,但并非完全的固定不變,如英語、法語、德語等形態(tài)簡化的語言普遍借助語序移位作為構(gòu)成疑問句的句法手段。而漢語和壯侗、苗瑤語族語言由于缺少形態(tài)變化,語序和虛詞成為表達句子成分間句法關系的重要手段,必須固定不變,此時作為虛詞的語氣助詞便成為表達語氣情態(tài)的自然選擇。

      總體而言,整個漢藏語系中,無論主賓謂語序的藏緬語,還是主謂賓語序的漢語及壯侗、苗瑤語族,語序固定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語法特征。由此,我們認為,在語序類型這一參項上,與漢藏語言句末語氣助詞真正相關的語言特性并非語序類型本身,而是整個漢藏語系共有的 [++語序固定]的普遍特征。

      3.語氣助詞與聲調(diào)

      [+聲調(diào)]是整個漢藏語系的共性特征,我們認為,這個共性特征也是漢藏語系普遍采用語氣助詞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以[+聲調(diào)]作為參項,將語種庫內(nèi)語言劃分為聲調(diào)型語言與非聲調(diào)型語言兩種類型。其中聲調(diào)型語言又包括字調(diào)型與詞調(diào)型兩類,字調(diào)型以單個音節(jié)表現(xiàn)聲調(diào),共46種,包括絕大多數(shù)漢藏語系語言以及南亞語系的部分語言;詞調(diào)型指的是多音節(jié)之間形成高低起伏,如日語、豪薩語等,共有4種。印歐語系的語言基本上都屬于非聲調(diào)型,其中還包括幾種語調(diào)這突顯型語言,如俄語、葡萄牙語等,可以憑借固定語調(diào)表達語氣、情態(tài)。統(tǒng)計結(jié)果見下表:

      語氣助詞句末句首首末并重焦點漂移共計非聲調(diào)186226聲調(diào)字調(diào)46詞調(diào)4151

      我們統(tǒng)計的51種聲調(diào)型語言,全部擁有語氣助詞,其中僅非洲的豪薩語屬于句首、句末并重,其余50種均以句末為典型位置,例如:

      [漢語]這項工作由你負責吧。

      [壯語]pai1ma1lo6! 回去吧!(《壯語簡志》)

      [傣語]su1tsau3pai1n1d. 你先去吧(《傣語簡志》)

      [拉珈語]ma2ta2in3sa:u5ma4. 你來一次吧。(《瑤族語言簡志》)

      [越南語]em vào lóp truóca.[11]我先進教室去吧。

      [日語]この花はきれいですね[14]。 這花真美啊!

      [豪薩語]a.Sun ta ba tafiya Najeriyako? 他們?nèi)ミ^尼日利亞是嗎?

      b.Kokai ne ka makara? 遲到的是你吧?

      我們統(tǒng)計的40余種非聲調(diào)型語言中,共26種擁有語氣助詞或近似于語氣助詞的成分,其中18種位于句末,6種位于句首,2種屬于焦點漂移型。例如:

      [法語]Est-ce queje mens?[15]我在說謊嗎?

      [德語]Schaltensiemaldas Radio ein[16]請您打開收音機。

      這26種非聲調(diào)語言中,有5種顯示出聲調(diào)萌芽或者曾經(jīng)有過聲調(diào),如珞巴語的音節(jié)有固定音高,佤語元音有松緊之分,都有產(chǎn)生聲調(diào)的趨勢。

      聲調(diào)與語氣助詞的相關性不僅體現(xiàn)為語氣助詞的有無,而且也體現(xiàn)在數(shù)量的多寡和情態(tài)功能的豐富程度上。聲調(diào)型語言的語氣助詞往往數(shù)量較多,并且功能也較為完善,而非聲調(diào)語言的語氣助詞往往數(shù)量極少,而且功能也較單一。此外,聲調(diào)型語言還體現(xiàn)出一個整體趨勢,聲調(diào)類型越多,語氣助詞數(shù)量也越多,情態(tài)功能也越豐富。聲調(diào)與語氣助詞的相關性,關鍵在于聲調(diào)對語調(diào)功能的抑制。

      可見,語氣助詞的豐富也是語調(diào)不發(fā)達的補償手段,而漢藏語言語調(diào)不發(fā)達的首要原因就是[+聲調(diào)]。漢藏語言大多屬于聲調(diào)型語言,聲調(diào)發(fā)達必然抑制語調(diào)的作用,使之無法以固定調(diào)型表現(xiàn)語氣,進而推動了語氣助詞系統(tǒng)的發(fā)展。

      4.語氣助詞與話題性

      漢藏系語言無論是主謂賓語序,還是主賓謂語序,大都屬于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話題已經(jīng)成為一種句法的固有結(jié)構(gòu)成分。這類語言的共性特征之一是自然焦點位于句末[17]。依據(jù)可別度領先原則[18],語調(diào)虛詞屬于抽象化的不定指成分,在線性排列上自然靠后,居于句末。語調(diào)與語氣助詞位置重合,在語用頻率的作用下,二者實現(xiàn)了功能整合,使句末語氣詞的位置固化下來,形成“語句命題+語氣詞”的結(jié)構(gòu)式。例如:

      [漢語]你快點兒決定吧!

      [白語]no31ε21mo33?

      你 去 語助 你去嗎? (《白語簡志》)

      我 撒都語 學 來 語助 我是來學撒都語的。(《撒都語研究》)

      [壯語]man21mi:n21tu21mou54au21le:32kn54lu32.[19]

      木薯 豬 咱們 不可能 吃 語助 木薯咱們家的豬不會吃的。

      [布努語]mo2nto5l4n2?

      他們 沒 來 語助 他們沒來嗎? (《布努語簡志》)

      日語、韓語以及阿爾泰語系語言也都屬于主謂賓語序的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語氣助詞位于句末,既是與主謂賓語序的正相關,同時也是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句末尾焦點特征作用的結(jié)果。

      四、結(jié)語

      漢藏語言普遍擁有豐富發(fā)達的語氣助詞系統(tǒng),語氣助詞的典型位置位于句末,并且與整個語句發(fā)生句法關系,形成“語句命題+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該結(jié)構(gòu)的形成是漢藏語系側(cè)重在句末表現(xiàn)語氣情態(tài)的語用特征的外化,而句末語氣助詞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又使得這一特征得以強化、固化,形成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特征。

      漢藏語系語氣助詞的產(chǎn)生過程,同時也是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特征的實現(xiàn)過程。而漢藏系諸語言的語氣助詞并非原始漢藏語在各語言中的延續(xù),而是諸語言在各自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既屬于不同語言的類型共性,同時也屬于親屬語言的系屬共性。而親屬語言的類型共性,往往是原始共同語“共同基因”的沿襲在共時層面的反映,[20]與整個語系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密不可分。漢藏語言普遍采用句末語氣助詞,是【-形態(tài)變化】【+聲調(diào)】【++語序固定】【+話題性】這四個類型特性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屬于蘊含共性。其類型特征迥異于印歐系語言,可稱為語氣概念結(jié)構(gòu)化語言。

      [1] 李金濤.波蘭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

      [2] 張定京.現(xiàn)代哈薩克語實用語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3] 張瓊郁.現(xiàn)代印尼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

      [4] 倪大白.藏緬、苗瑤、侗泰諸語言及漢語疑問句結(jié)構(gòu)的異同[J].語言研究,1982,(1).

      [5] 戴昭銘.漢語語氣助詞的類型學價值[J].漢藏語學報,商務印書館,2010,(4).

      [6] 王力.漢語史稿(中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0:452-454.

      [7] 宋金蘭.漢藏語是非問句語法形式的歷史演變[J].民族語文,1995,(1).

      [8] [英]哈特曼,斯托克.語言與語言學詞典[M].黃長著,等,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

      [9] 王曉林.瑞典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10] 苗春梅,[韓]裴祐成,趙南卿.韓國語入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11] [越南]阮志青.漢語和越南語陳述語氣詞對比分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2.

      [12] 尹產(chǎn)良,季兵.簡明阿爾巴尼亞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

      [13] 周春祥,等.俄語實用語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225.

      [14] 楊樹曾.詳解實用日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15] 吳明竹.法語疑問句——提問與回答[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6] 黃海津.德語語氣小品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17] 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8] 陸丙甫.語序優(yōu)勢的認知解釋:論可別度對語序的普遍影響[J].當代語言學,2005,(1-2).

      [19] 何霜.忻城壯語語氣詞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2007.

      [20] 戴慶廈,朱艷華.20年來漢藏語系的語言類型學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5).

      〔責任編輯:曹金鐘〕

      Common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Sentence-final Modal Particles in Chinese and Tibetan Languages

      Dai Zhaominga, Dong Limeib

      (a.SchoolofLiberalArts,b.InternationalCulturalExchangeSchool,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In the Sino-Tibetan family, modal particles are often adopted as a way of expression for sentence-final modality, showing their own features that differ from the usages of other language family.The paper takes other families as references to analyze the inner connections of types and parameters such as model, tone, word order and topic at the end of sentence, reveals these auxiliary words of mood contains common features and Sino-Tibetan language belongs to conceptual structure language.

      linguistic typology; Sino-Tibetan language; auxiliary word of mood; common contained;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mood

      *本文初稿曾在第47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2014.10,昆明)上宣讀?!疤N含共性”指語言的某一種特性必須在其他某個特性也出現(xiàn)的條件下才能出現(xiàn)的跨語言的相關性,是語言類型學的重點研究目標。

      2016-10-08

      戴昭銘(1943-),男,浙江天臺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社會語言學和方言學研究。

      H042

      A

      1000-8284(2016)12-0158-08

      猜你喜歡
      漢藏句末語序
      四川方言句末助詞“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號
      “也”“還”在英語中的用法
      句末“沒”和“沒有”的演變分析
      語序類語法填空題的解題技巧
      as引導狀語從句的倒裝語序
      2《步輦圖》:初唐漢藏關系圖錄
      藝術品鑒(2017年11期)2017-04-23 05:17:09
      漢韓“在”字句的語序類型及習得研究
      漢藏姐妹一家親
      民族大家庭(2016年3期)2016-03-20 14:52:24
      古代漢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評
      陆良县| 揭西县| 南京市| 平乐县| 渭源县| 耿马| 西丰县| 安宁市| 太康县| 景谷| 达州市| 淮安市| 益阳市| 双桥区| 咸丰县| 衡阳市| 湖州市| 察哈| 鹰潭市| 凤台县| 湘潭县| 共和县| 湖南省| 巢湖市| 佛教| 玉门市| 买车| 新龙县| 博湖县| 历史| 武宁县| 九江县| 木兰县| 大同市| 墨玉县| 沙河市| 法库县| 无极县| 宜兰县| 黎城县|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