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袁鵬
摘 要: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治國總方略,“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其一,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為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懂法、用法提供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也為我國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氛圍。法治的核心是保障個體的合法權益。當前,眾多嚴重的侵權事故在競技體育中發(fā)生。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視域下分析我國競技體育侵權行為及其解決辦法,對于豐富侵權責任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 侵權責任 侵權損害處理 競技體育
一、全面依法治國對完善競技體育侵權相關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diào),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走錯了道路,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的。
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為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懂法、用法提供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也為我國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氛圍。法治的核心是保障個體的合法權益。當前,眾多嚴重的侵權事故在競技體育中發(fā)生。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視域下分析我國競技體育侵權行為及其解決辦法,對于豐富侵權責任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競技體育侵權的相關立法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首先,要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在侵權責任立法中的領導帶頭作用,黨的領導是我國法律保障人民權益的根本保證,要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diào)各方的作用,確保黨的主張貫徹到競技體育相關立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其次,要堅持正確的立法目的,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做的一切均以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落腳點,競技體育侵權的相關立法正是保護人民合法權利的利器,
二、競技體育事故中的侵權責任認定
(一)競技體育侵權歸責原則分析
那么,在競技體育中,有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過錯責任原則呢? 我們來通過一個競技體育案例來分析。2014年世界杯,巴西足球隊擊敗哥倫比亞足球隊進入了前四強,但他們也為此付出了相當大的犧牲——巴西隊中的最佳球星內(nèi)馬爾被撞成第三腰椎橫突骨裂,在這場四分之一決賽中,哥倫比亞隊球員蘇尼加從身后跑向內(nèi)馬爾進行圍堵,在內(nèi)馬爾快要成功接到隊友的傳球的時候,蘇尼加加速跑向內(nèi)馬爾之后一躍而起,右腿膝蓋狠狠地頂在了內(nèi)馬爾的背上,結(jié)果內(nèi)馬爾直接倒地并且痛得眼淚直流,內(nèi)馬爾被醫(yī)務人員抬離出場并被護送到醫(yī)院,經(jīng)相關醫(yī)學檢查確診為第三節(jié)椎骨破裂性損傷。在此案例中,一是蘇尼加加速跑向內(nèi)馬爾并以危險性的動作跳向內(nèi)馬爾,具有主觀過錯;二是這個動作導致內(nèi)馬爾受傷,此為損害結(jié)果;三是蘇尼加的行為與內(nèi)馬爾的受傷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正是因為蘇尼加的行為導致內(nèi)馬爾的受傷。蘇尼加除了受到相關足球規(guī)則的處罰外,根據(jù)過錯責任原則,蘇尼加也觸犯了侵權責任法,即侵害了內(nèi)馬爾的健康權,所以應當給予內(nèi)馬爾民事賠償。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競技體育中有些損害結(jié)果并不能都按過錯責任原則處理,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合法適用這一原則。例如,在足球比賽中,前鋒射門是前鋒的責任和義務,守門員守門是守門員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前鋒射門將守門員打傷,在并未有身體接觸的情況下,前鋒是無過錯的,并不承擔侵害人身權益的責任。由于競技體育的危險性本來就大,所以守門員的傷勢應該由隊醫(yī)、所購保險和俱樂部料理。[3]
(二)競技體育侵權歸責構成要件分析
競技體育侵權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還有很多,我們要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加以分析和處理。但總體而言,運用侵權責任法的責任構成要件對競技體育事故進行分析時,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存在主觀過錯。侵權責任法對過錯存在兩種不同的主張,一種認為:過錯是主觀概念,即認為判斷過錯的標準是主觀的;一種認為:過錯是客觀概念,也就是判斷過錯的標準是客觀的。主觀過錯可分為故意和過失,競技體育中的故意,可以表示為運動員能預見自己行為的結(jié)果,仍然希望它發(fā)生或則任由它發(fā)生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二是造成損害事實。在競技體育中,侵權事實很容易理解,主要表現(xiàn)在侵害行為權利主體的人身權利,由于競技比賽中,不允許運動員帶有其他與比賽無關的物品,所以侵害財產(chǎn)是很少見的。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構成的重要要件,比如籃球比賽中,用肘將人擊傷;足球比賽中,用腳將人踢傷;田徑比賽中,因跨道行為而導致他人摔倒等等,都屬于損害結(jié)果。
三是因果關系明確。關于因果關系,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原因是引起某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結(jié)果則是被某些現(xiàn)象引起的現(xiàn)象。在競技體育中,如果一個運動員的行為導致另一個運動員的受傷,那么這就構成了因果關系,這也是侵權責任法中的直接因果關系規(guī)則;但如果一個運動員的行為與受傷運動員的損害結(jié)果之間有其他介入的條件,因果關系判斷比較困難時,應當采用相當因果關系說,即通過判斷行為與結(jié)果是否滿足“無行為就無結(jié)果”的公式來認定是否具有必然關系。[4]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競技體育中,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性首先體現(xiàn)為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假設缺少這一要件,即便加害人的行為造成侵害,損害行為與結(jié)果有因果關系,加害人也可能不承擔民事補償。由此可見,主觀上的過錯這一要件非常重要。
我們在用侵權責任法的責任構成要件去分析競技體育事故時,應該充分考慮主觀過錯、損害結(jié)果、因果關系,只有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時,才滿足侵權的構成,也就是說三個條件一個都不能缺少。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
[2] 胥亞萍.競技體育人身傷害侵權責任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6.
[3] 徐翔、徐景文.競技體育比賽中暴力傷害事故的侵權責任法介入[J].法制與社會.2014(21).
作者簡介: 袁泉(1991—),男,安徽亳州人,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袁鵬(1987—),男,安徽亳州人,泰州市姜堰區(qū)消防大隊姜堰中隊副中隊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