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洋珍
摘 要: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小學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有著極其重要的啟蒙作用。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其中閱讀又至關重要,這對于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將在自身教學實踐的基礎之上,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通過推薦書目、課前引導、上課導讀、繪本教學等策略的綜合運用,進一步增強課外閱讀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趣味教學 策略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強調(diào)教育要實現(xiàn)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是整個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中閱讀又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nèi)容,是開展小學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與案例,通過課前引導、上課導讀、繪本教學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一、課前引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課前引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每一次上課之前,老師根據(jù)學生閱讀書籍的情況,通過提問題、設懸念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回顧和熟悉所看書籍的內(nèi)容,從而進一步加深印象,讓作品的內(nèi)容更加容易掌握,這也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課前引導既是課間與課堂的一個有效過渡,也是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方法。比如老師讓學生課外閱讀張秋生的《哭泣的巧克力強盜》,并提出一些閱讀的基本要求,當上課的時候,老師首先利用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扒煽肆姳I是指誰”、“巧克力強盜為什么會哭泣”這些都是作品中最基本的內(nèi)容,然而只有認真去閱讀的學生才能夠正確回答,而沒有閱讀的學生則無法回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勵學生按照要求更多地進行課外閱讀,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發(fā)現(xiàn)書籍中的問題,掌握知識點,從而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
二、上課導讀,指導學生正確閱讀
俗話說“授以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真正的語文知識,更要教給他們?nèi)绾螌W好語文,掌握語文課外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獨立完成閱讀。導讀就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教學方法,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很有限,很多內(nèi)容無法正確理解,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順勢引導,通過導讀指導學生學會正確閱讀。
比如《野葡萄》是一本由葛翠琳老師寫的民間童話故事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般會簡單地給學生介紹一下作品的內(nèi)容,然后簡單地點明整個作品的主題,告訴學生一定的思想內(nèi)涵,然而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這些,但卻不知道主題究竟是如何體現(xiàn),這就需要正確的導讀。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簡單地講解作品的故事內(nèi)容,讓學生有整體的認識,然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復述,并思考作品所表達的內(nèi)涵,然后老師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結構劃分,主要可以分為白鵝女雙眼被嬸娘弄瞎、白鵝女通過野葡萄復明、白鵝女希望其他盲人復明三個部分,接著對作品的意象進行分析,最后再點明真善美的主題,以及它反映的偉大民族性格和善良人道情懷。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學生牢牢把握住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又讓學生掌握了如何進行故事閱讀的正確方法,對于學生獨立課外閱讀有重要作用。
三、繪本教學,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并不只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素材,還要鍛煉學生對故事的復述能力和表達能力。繪本教學是一種圖文并茂的形式,主要是老師利用繪本材料,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這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積極性,讓他們不但學會如何進行課外閱讀,還能夠學會如何進行故事講述,將自己所學到的內(nèi)容以適當?shù)姆绞奖磉_出來,從而增強對課外書籍的印象,更熟練地運用各種技巧。
比如《驢小弟變石頭》是一個繪本故事,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這個故事:驢小弟喜歡收集各種石頭,在一個下雨的星期六,它撿到了一塊可以讓他實現(xiàn)愿望的魔石,然而在回家路上它被一只獅子嚇到,突出喊出“我希望變成石頭”,結果真變成了石頭,最后在自己爸爸媽媽不棄不舍的努力下變回了自己。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時學生就會扮演成驢小弟、驢爸、驢媽、獅子、警察……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繪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表演,在學生熟悉的基礎上,讓他們用自己的話根據(jù)繪本將故事講出來,要求邏輯清楚、條理清晰,此時不同的學生就會用不同的邏輯和方法講述出整個故事。通過繪本教學,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提升了綜合能力。
總之,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階段,對于學生的啟蒙和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閱讀,這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和內(nèi)容,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對于語文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薦適合的書目,讓學生大量閱讀,同時在上課的時候要做到課前引導、上課導讀,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另外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運用繪本教學的方法。這些策略相結合,共同作用于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蔣碧薇.談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方法[J].求知導刊,2015(21):101.
[2] 陳丹萍.趣味課外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2):88.
[3] 易菊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