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菲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白馬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29)
讓音樂“看”得見
——論小學音樂課堂中音樂要素的形象化處理
劉星菲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白馬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29)
音樂的要素是完全融入在音樂中的,它存在在音樂的靈魂里,讓我們利用“看”的手段,將音樂要素了解和轉化,讓“看”到的音樂形象來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服務。
小學音樂;音樂要素;形象化
音樂的要素是指構成音樂的各種基本元素,它包括了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音樂要素還包括如:旋律、和聲、調式、織體等等的形式要素。而“形”這個詞有見,看見之意,“象”則為模仿,摹擬的意思。音樂形象化教學法的優(yōu)勢有很多,例如能夠啟發(fā)學生敏銳的感受和心理體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富于幻想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意識。在完整的教學過程中,音樂要素是學習音樂之本體,是較為理論和程式化的概念。但是若以“形”做為先導,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看得見的“形”中調動起來,從而進入到感知、體驗的狀態(tài)之中發(fā)展想象力,那么音樂要素將變得通俗和容易理解。培養(yǎng)學生知音律、通心靈的音樂的眼耳,是一定離不開讀懂音樂語言的這一必要過程,在了解音樂思想的感性經驗中,年幼的學生可以從“看”出發(fā)。
對于很多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會識譜,缺乏音的高低的慨念這是十分普遍的一種情況。而音高是構成音樂的最最重要的一個必備條件,如在是演唱歌曲時,或者訓練大合唱時音準又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解決這一難題就成為了老師們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而這一問題,如果通過一味的訓練視唱練耳或者樂理知識的學習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明顯效果和適合低齡兒童接受的。而其中“柯達伊”手勢就是很好的一個形象化的表達。它通過借助七種不同的手勢、不同高低位置的變化進而代表七個音符不同的唱名,在空間里將所唱的音高通過手勢位置變化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七種不同的柯爾文手勢代表對應不同的音高,這樣使聽覺轉為了視覺,練習中學生就能通過觀察老師手勢高低的變化來對音的高低有更形象的把握,并且從老師手勢的控制中可以感受得到音符時值的長短。
在《序奏及獅王進行曲》中,連續(xù)的低音三連音節(jié)奏來模擬獅子的咆哮聲。在課堂聽賞的過程中,學生是很容易聆聽出模擬的獅子的咆哮聲,但是這個聲音的組成讓我們有這樣的聯(lián)想是因為有以下幾個條件:1、連續(xù)的三連音的節(jié)奏進行;2、連續(xù)的三連音節(jié)奏在低音區(qū)進行;3、連續(xù)的三連音節(jié)奏在低音區(qū)以半音階的形式進行。由此可見,節(jié)奏是刻畫音樂形象的第一要素。而上文講到的音的高低也是決定著音樂形象化處理的必要條件。音樂在這里采用了連續(xù)的八組三連音的進行,充滿了節(jié)奏的源動力營造出了獅王威嚴、兇猛的動物之王的形象,讓聽覺上充滿了緊張感和緊迫感。放到譜例上,如果拿一支筆可以直接描出連續(xù)三連擊半音階構成的鋸齒狀波浪形的音樂走向,所以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學生聽到這一句時,很自然的會在黑板上劃出獅子頭冠上毛發(fā)的形象。通過這樣看與聽的結合,具體并且深入的分析,學生對于樂曲的理解一定不僅僅停留在一個聲音的記憶,而且更有圖像和樂譜的記憶,對于音樂本體和音樂要素的探索也更加深刻和有效。
如四年級的欣賞課《彼得與狼》,這是一首十分有名的管弦樂作品,作曲家運用了多種不同的樂器來構思了一個具有童趣的形象分明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狼這個角色作曲家運用了圓號這件銅管樂器,而小鳥的形象則使用了長笛來演繹。當脫離故事,一開始讓學生聆聽時,學生很難相信到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不同的樂器會有怎樣不同的角色分工,只是會感覺到,這首音樂使用的樂器很豐富。但當在看過舞蹈情境劇之后再次聆聽來問道學生你覺得會是怎樣不同的角色會對應樂器時,這時學生就能比較準確的選擇對位了。比如在問:為什么使用圓號表現(xiàn)狼而不用長笛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說道:“因為圓號的聲音更為低沉”。在很多教學中,我們會常常提到樂器的介紹,會讓學生聽樂器,但是對于樂器音色攝入的不多,比如《彼得與狼》不僅僅用不同樂器來區(qū)分和代表了不同的故事想象,而且樂器的音色和故事角色形象是有所吻合和聯(lián)系的。在課堂上學生通過“看”故事從來引起了對“聽”的想象。
和聲色彩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中的舉足輕重,某種程度上能彌補旋律表現(xiàn)上的不足。音樂之所以如此豐富和多彩,是因為有著變化豐富的和聲,而在樂曲中,我們可以十分鮮明的感受到,和聲和織體的變化影響著一首作品的內容和情緒。
如六年級的欣賞課《天鵝湖組曲》中,天鵝主題的音樂在D大調上緩緩的進入。而四小天鵝主題則在A大調上活潑的開展。在這樣的作品的教學上從和聲色彩上進去學生的眼簾更容易喚起音樂的共鳴。我們可以感受到,當用不同色塊讓學生來表示音樂不同的主題時。天鵝主題的自然,天然和質樸。會使你聯(lián)想到無限美好的自然風光,和平靜優(yōu)雅的天鵝形象,學生很容易選擇“冷”色調來表現(xiàn)天鵝主題。而A大調上展開的四小天鵝主題則更為鮮明和宏亮而用“暖”色調來表現(xiàn)四小天鵝主題。從教學中學生從和聲的色彩對于小學生來說聽似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但是對于音樂來說,和聲是讓音樂立體起來豐富起來的重要音樂要素,相較于中國音樂重視線性的音樂旋律來看你,而西方的音樂覺得是多聲的立體的是和聲的美。音樂的欣賞來分析和辨別音樂的情緒和內容,用看得見的色彩來形容音樂的不同相對來說就容易的多了。由看得見的顏色來幫助學生感受和聲和調式的不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調式和和聲的概念是可以在小學階段運用“看”的經驗可以做到的。
總之,音樂要素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音樂重要的音樂本體,完全的離開音樂本體談音樂是空洞,也是不可取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樂理知識有限的條件下,通過“形象化”手段,讓音樂的基本要素呈現(xiàn)出可觀察、可理解、可實施的有效的音樂形象的生成。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