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春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江蘇張家港 215622)
談小學語文“真學”課堂的構(gòu)建
葛春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江蘇張家港 215622)
小學語文教學終將脫去華麗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務實、求真,讓學生真正沉浸到文本中,從而構(gòu)建小學語文“真學”課堂,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真閱讀,整體感知;抓文眼,理清脈絡;細推敲,解疑問難;品真情,斟酌詞句;悟哲理,個性感悟。從而還語文課堂之本色,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真閱讀;真學課堂;聽說讀寫
近年來,各種“包裝”好的小學語文課堂不斷涌現(xiàn),熱熱鬧鬧,有“花邊”,有“修飾”,但我們的學生卻未真正走進文本,更沒有領會其深層的內(nèi)涵和情韻?;诖?,我們不得不正視語文教學的初衷,打造“真學”課堂,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逐步深入文本,去探尋、發(fā)掘文本的奧秘,去體味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鼓勵他們從多個角度解讀,不斷生成新的亮點,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務實、充實、豐實。
語文教學絕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在于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提升。完成這些目標的前提就是真閱讀。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字里行間留下讀書的“痕跡”。同時,教師也應鼓勵他們?nèi)跁炌?,打開自己想象的閘門,將之前儲備的能量釋放出來,整體感知文本。
在《長江之歌》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疏通字音、字形后,大聲誦讀這篇文本,有的洪亮,有的輕柔,有的深情款款,有的充滿活力……之后,伴著奔騰、多姿的長江圖片,學生們齊聲朗誦,展示自己的誦讀功力,整個課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澳阕x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這是學生在感知每篇文本時自問的第一個問題,目的就是讓他們自覺地走進文本。有的說:這首詩是一首關于長江的贊歌,把長江看成一個偉大的母親,贊美它對中華兒女的滋養(yǎng)和哺育。有的說:“我們贊美長江……我們依戀長江”這句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以濃濃的深情表達對長江的贊美和依戀,寫出它的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和無窮力量。此時的學生與文本共鳴,仿佛站在長江畔,真情吟唱。
“大道至簡”,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要回歸本色,從起點出發(fā),讓學生與文字、文本親密接觸,鼓勵他們不斷地閱讀、思考、探究,細細品味字、詞、句、段、篇,真正做到立足文本。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語文教學就可以通過文眼這個支點,撬起整個語言課堂。從抓文眼開始,找到最能觸發(fā)學生情感的詞句,聚焦文章藝術構(gòu)思的節(jié)點,把握文章的中心句、過渡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的布局謀篇,直至解讀作者的心路歷程,切實培養(yǎng)學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從而化繁為簡,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1]。
在《番茄太陽》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自讀文本后找出了文眼——“番茄太陽”,并試著層層剝離文本,探究“番茄太陽”的深刻意蘊。有的學生從層次入手:在第一自然段,“我”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艱難度日,內(nèi)心灰暗;而從第二到第十七自然段,寫“我”與“明明”一家交往后的心情變化。有的學生從含義入手:開始,“番茄太陽”是父親給“明明”的一種形象說法;之后,“我”覺得“明明”的笑臉就是“番茄太陽”?!胺烟枴钡纳顚雍x就是善良而美好的心靈,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從文眼出發(fā),學生逐步接近文本的核心,獲得真知。
文眼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泉眼,找到了文眼,學生就可以順藤摸瓜,快速地切入文本,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手,梳理脈絡層次,摘取隱藏在文本森林中的寶藏,做到“窺一斑而見全身”。
學起于思,思源以疑。學生在不斷地追問和探究中,離真相越來越近。學生針對那些空白點、盲點、疑點、難點等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在討論、辯論中給出個性的答案??梢哉f,學生的自我意識被喚醒了,與文本、作者、同學、老師展開多元對話,挑戰(zhàn)自我,更能挑戰(zhàn)權(quán)威,不斷制造一個又一個的驚喜[2]。
在《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抓住“應該”二字,讓學生讀文本,親自推敲。一個學生說:題目是不是可以改成“我感到自豪”或者“我為自己自豪”呢?另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不如原題好呀。他倆的對話立刻引發(fā)了全班同學的思考和討論。第一小組的學生說:故事一開始,寫了小紅馬對小駱駝的嘲笑——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他們試著模仿小紅馬的語氣,可謂是惟妙惟肖。第二小組的學生說:后來,駱駝媽媽帶著小駱駝到沙漠旅行,小駱駝終于明白了駝峰、腳掌、睫毛的作用。這樣來說“應該”一詞符合小駱駝的心理變化,合情合理。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他們不斷深入挖掘文本,不斷地攻克難點、疑點,生成出許多新的探究點,把語文課堂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真實、務實的小學語文課堂不需要多么華麗的形式,只要讓學生細細揣摩、斟酌一詞一句,感悟文字背后的情韻,體會文字的魅力,就可以逐漸讀出文本的深層內(nèi)涵。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這些詞句做重點的品讀,通過多元誦讀、同類比較、變換語序、仿寫句子等方式切實讀出文本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技巧,掌握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體會不同文體的特點,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儲備量和語文素養(yǎng)。
在《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一課的教學中,八十七歲高齡的巴金爺爺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寫來了回信。他雖然不能和孩子們見面,但卻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在病榻上寫下了這封感情真摯的信?!拔叶嗝聪肟匆娔銈兲煺娴男δ?,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巴金爺爺思念著孩子們卻力不從心,“多么……多么”句型表達了強烈的情感。學生們也開始造句,抒發(fā)自己的真情:“我多么想在藍天白云下奔跑,我多么想看一看遠方的大?!?/p>
從語言內(nèi)容、情感到形式、表達方式等,學生逐步揭開了語言的“神秘面紗”,涵泳言語,叩擊心靈,豐富情感。這樣學生就能不斷積累語言知識,不斷提高表達水平,實現(xiàn)對語言的遷移應用與實踐。
真實的語文課堂是散發(fā)著人文性和文學性的。這里充滿著詩情畫意,迸發(fā)著智慧的火花,蕩漾著靈魂的光芒。在閱讀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于文本既有共同的感悟,也有個性的領悟。這時候,教師就要給學生一個釋放和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大膽地、個性地發(fā)表自己的感悟,說一說、唱一唱、演一演、寫一寫……將領悟到的深層底蘊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在《誠實與信任》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暢談自己的感想,有的說:誠實是立人之本。如果只是貪圖眼前的小便宜,就會失掉人生的大信譽,失去別人的尊重。有的說:這篇文章讓我們知道了“誠實和信任要比金錢更重要”。有的說:誠比金堅,因為誠實才能換來別人的信任與尊重,因為誠實才換來心靈的坦然與自在。
在真學語文課堂上,學生情感豐富,思如泉涌,心靈充盈。他們深入地感知每一個形象,學習其精神和品質(zhì),自然地生成,巧妙地表達語文,讓課堂變得更厚重、更充實。
真教、真知、真學,這就是我們要構(gòu)建的小學語文“真學”課堂。在科學的設計和引導下,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真知,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學,用最簡單、質(zhì)樸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把書讀成世界,更讓學生把世界讀成書,在書籍的世界中閑庭信步,在聽、說、讀、寫上有全面的提高。
[1]崔素梅.如何構(gòu)建“真語文”課堂[J].學子(理論版),2017,(07):56.
[2]方祥鋒.走進文本世界 追尋兒童語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7):111-112.
葛春芳(1987),女,江蘇張家港人,本科學歷,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