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 陳粵
摘要:本文對如何巧用教材資源以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效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關鍵詞:教材資源 語音教學 話題整合 口語能力
目前口語教學的已經(jīng)受到廣泛關注。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羞于開口,對老師的提問只會用最簡短的語句來回答。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nèi)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實際教學需要,巧妙使用教材。
一、教材資源分析
《課程標準》對口語技能的教學三至五級教學目的闡述如下:“就簡單的話題提供和交流信息,樂于表達個人觀點和態(tài)度,逐步掌握傾聽和呼應的技能,把握談話線索和輪次,有效詢問信息和澄清意思,獲取幫助,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生活問題”,見下表
筆者學校使用的教材按照《課程標準》修訂。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他們的心理特點、知識結(jié)構(gòu)和已有經(jīng)驗,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鼓勵他們用英語分享個人經(jīng)歷和觀點,加深對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
筆者學校使用的教材以模塊一單元為構(gòu)架,以話題為主線。每個模塊包含兩個單元,同一模塊下的兩個單元圍繞相同的主題展開。每個單元集中討論一個話題,單元內(nèi)各部分內(nèi)容都圍繞該話題展開。各個單元的話題旨在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觀點和豐富的信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每個單元都包括課前準備、閱讀、聽力、語法、口語、寫作、*補充閱讀、文化角和自我評估九大板塊。學習技能僅在奇數(shù)單元出現(xiàn),每個模塊結(jié)束時安排一個*探究型課題。標注星號(*)表示要求較高,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差異選擇使用。
整套教材內(nèi)容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話題覆蓋面廣泛,文化意識強,語法項目清晰。要想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所學的教材。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恰當使用、合理整合,或者巧用教材設計一些符合實際教學要求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鍛煉口語的機會。
二、巧用教材資源提高口語能力的幾種做法
1.立足教材資源,夯實語音基本功
自然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diào)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語音教學是口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筆者學校使用的教材中口語分成Talk time和Speaking up兩部分。Talk time部分主要教授語音、語調(diào)和功能意念。語音教學通過音標認讀和單詞辨音、朗讀韻文和句子、練習對話等任務幫助學生熟悉和練習基本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功能意念教學要求學生通過對話練習進行常用交際會話訓練。在Talk time部分,教師可以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幫助他們學習和訓練常用交際功能意念的基本表達方式。
Speak up部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該部分要求學生就單元相關話題,運用單元相關話題,運用單元詞匯、語法知識,展開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口語訓練。該部分的任務設計模擬真實情境,且多以對子活動或小組活動進行,能達到人際交往和信息交流的目的,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教師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學生充分運用學過的單詞和句型結(jié)構(gòu)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口語表達能力,增強說英語的信心。
從上表可以看出,教材中的語音項目是循序漸進的。語音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音知識,更要訓練學生在朗讀、會話中正確使用語音、語調(diào)的能力。語音教學中為了避免枯燥,筆者常組織繞口令、編歌曲、朗讀比賽、會話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恰當運用連讀、升降調(diào)、意群停頓等語音技巧。
2.利用教材錄音,做好常規(guī)聽讀作業(yè)
充分利用教材錄音,引導學生模仿各個板塊的錄音內(nèi)容,引導學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diào),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養(yǎng)成跟錄音模仿和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朗讀對于學生識記和理解英語課文、培養(yǎng)英語語感、提高口語表達等語言技能有著重要作用。筆者從學生一入學就開始讓學生每天按照要求完成聽讀作業(yè)15分鐘,讓學生養(yǎng)成常規(guī)聽讀的習慣。教師可利用早讀、課堂或課后抽查學生朗讀或背誦情況。通過朗讀或背誦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掌握說英語的技巧,從而迅速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3.整合教材話題,有效進行daily report
筆者學校使用的教材一共有6冊,共有46個單元。每個單元集中討論一個話題,單元內(nèi)各部分內(nèi)容都圍繞該話題展開。各單元的話題旨在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觀點和豐富的信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話題是結(jié)合《課程標準》中關于初中段學習內(nèi)容的要求而選出的,涵蓋面相當廣泛,對初中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有些話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些話題則讓學生通過英語了解世界,從而使他們認識到英語能夠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戶”。
為更好地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筆者將教材46個單元話題結(jié)合中考??荚掝}表進行整合、歸納,引導學生按照話題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有效進行Daily Report。基于學生水平的差異,筆者開展的Daily Report有個人、同桌兩人或小組四人的形式,一般在課堂教學的前三至五分鐘完成。Daily Report要求英語口語簡潔流暢、話題深入而多樣。這就要求學生拓展知識面,增強詞匯量和句型種類,同時加強語音訓練。學生為了做好Daily Report,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信息和資料,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英語語言的特點以及英美國家的文化風俗。
在此基礎上,做匯報的學生還要把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納、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文字、表達意思,這一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聽音和辨音的能力也都得到訓練。
互動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英語情境,不僅是學生訓練語音表達的機會,也是學生糾正、規(guī)范英語語言表達,互相學習英語語言的好時機。實踐證明,Daily Report能在常態(tài)教學中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
4.結(jié)合課型優(yōu)化活動,促進學生口語輸出
《課程標準》中提到“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nèi)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惫P者學校使用的教材中每個單元的九大板塊,課型特點明顯,單元口語課型一般設計為0.5~1個課時,但在學校沒有安排單獨的口語課情況下,這一部分的教學時間會更少。因而,口語能力的訓練應滲透在各種課型中,教師應結(jié)合課型特點優(yōu)化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課堂口語輸出。
如閱讀課的Introduction,General Questions,DetailedQuestions,True or False Questions等活動設計讓學生訓練口語。通過淺層、深層問題等提問方式來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程度。對于淺層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要理解課文的表層意義就可以了。對深層問題的回答,學生一定要理解其內(nèi)涵。這樣設計問題的目的不僅要求學生們理解字面意義,也要求他們學會Read between the Lines。學生做True or False Questions時,如答案是F時,要求學生陳述理由。學生在回答問題以后,既準確理解了課文的意思,又促進了學生課堂口語輸出。
另外,設計一些同桌、四人或小組的互動,如續(xù)編故事、角色表演、討論、辯論、采訪等活動,讓學生在自然、輕松的環(huán)境中練習語言,加大課堂口語訓練的容量,增強口語訓練的效果!聽力課的guess and say,listen and answer,Picture Narrating,Picture Describing等聽前、聽后活動設計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技巧,又可以訓練學生說的能力。語法和寫作課也可以安排口語訓練。
三、需注意的問題
一是由于課時有限,因此,語音教學應注意方法有序進行,如音標與讀音規(guī)則一起教;元音、輔音要穿插教;經(jīng)常練習看音標讀單詞,掌握拼讀方法等。二是聽讀的作業(yè)檢查要到位、及時,學生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工具如:手機錄音、電腦錄音功能錄下讀得最好的一次作業(yè)發(fā)給老師檢查。三是學生在進行Daily Report、課堂討論等活動中教師應允許學生犯錯誤,善待學生的錯誤。教師應持正確的態(tài)度,仔細判斷錯誤類型,不同類型的錯誤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四是任何課型都應該是從“說”開始,不是只有“口語課”或“聽說課”才可以進行口語訓練。因此,每節(jié)課都應該讓學生“說”,利用好一切可以“說”的機會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四、小結(jié)
《課程標準》把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是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課題。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以上幾種方法并進行持之以恒的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谡Z能力的提高既要依據(jù)教材,更要巧用教材,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資源,創(chuàng)設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要積極研讀《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對初中英語教材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教材、巧用教材,從而達到提高初中學生口語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