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邦智
摘 要:合作學習是英語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合理分組,加強學生的合作技能,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能夠很好地提高英語教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高中英語
一、實施“小組合作”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團隊合作、集體意識、相互配合是適應社會、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沒有團隊集體意識、沒有協(xié)作配合習慣、不會自主學習,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求,極大地浪費了教學資源和學生寶貴的發(fā)展黃金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獨立自主、開拓創(chuàng)新、終身學習、合作共贏的新時代要求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演員為導演、化教導為指導,要求教師利用一滴水換來學生涓涓細流,乃至滔滔江水。
二、實施“小組合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1.構建合理的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也是關鍵所在。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以及男女比例等,把全班學生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一般6~8人為一組。使小組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流程及目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英語小組長。為使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在小組中實行小組長輪流制。
在小組內充分溝通和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分工。這樣學生就可以充滿激情,在融洽、開放的學習氛圍里,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增加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自己的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2.準備科學合理的導學案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熱情,使學生能夠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課前把設計好指導學生學習的導學案發(fā)放下去,以此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提高素質能力的工具。導學案的設計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1)目標具體明確
高中英語每個模塊都有著各自相互聯(lián)系又各自相對獨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每個模塊具體的課程標準要求并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具有導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導學案。例如,外研版選修7 Module 6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對文化藝術有了一定的認識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設計Vocabulary and Reading 的導學案時,可以以此為鋪墊,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且能起到溫故而啟新的開放性任務。如:Our city is a world-famous Ancient city. Please show something that our city is famous for. List some words and phrases tha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our city.
(2)確立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明確只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導學案的設計必須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是以外研版選修7 Module 6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為例,可以在學生閱讀文章以前設計這樣的話題。Imagine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s of each paragraph. What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do you know about in your city? 在學生進行第一次閱讀后,可以設計以下激發(fā)學生自主思索的問題:Which of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referred in the passag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hy?
(3)導學案應該具備探究性和層次性的特點
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學習目標,教師應設計一些開放性的、探索性的,而非找現成答案的學習任務。例如: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y are the caves of Zhoukoudian amazing?同時,導學案的設計必須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這樣才能實現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教育目標,也可以使得課堂順利進行。
3.給學生預留充足的預習準備時間
教師應該提前一兩天把導學案發(fā)放到學生手里,使學生依據導學案預先解決課前應該解決的相關問題和完成相關任務。小組長根據各個成員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各成員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分享成果,并把小組內共同的問題以及任務成果準備好,以備課堂展示和解決。
4.組織氣氛活躍、高效有序的“小組合作”課堂
為了避免課堂組織熱鬧無效、過程凝滯空耗、氣氛壓抑煎熬,課堂上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教師方面
教師必須隨時地對知識技能進行綜合升華,以確保學生所學準確深入;必須隨時進行科學合理的激勵評價,以確保學生興趣長久,合作學習長久堅持。
(2)小組方面
要有競爭意識且小組之間辯論時要組織有序,避免混亂和跑題。
(3)小組成員方面
小組內學生要積極參與交流合作,要有集體榮譽感,根據各自的學識水平、技能水平承擔不同層次的學習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三、實施“小組合作”的必要延伸
為使“小組合作”成果得到鞏固延伸。教師還必須鼓勵小組學生課后對相關知識要點強化記憶,同時對存在的問題要主動及時找老師解決;教師對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歸類匯總,并對學生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后輔導。此外,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小測試也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