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琴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為現代課堂開辟了新天地,給學生提供了相對自由的學習空間,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又為學生開辟多元化的學習通道,為學生提供大量學習資源,為小組合作學習插上了翅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網絡平臺;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6-0074-01
小組合作學習為現代課堂開辟了新的天地,給學生提供了相對自由的學習空間,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為學生開辟有效的學習通道,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零距離的合作學習,為小組合作學習插上翅膀,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一、利用網絡平臺,搭建師生溝通橋梁
1.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開通班級校訊通平臺,搭建師生溝通橋梁,方便教師發(fā)布消息,安排學習任務,傳送學習資料,進行學生訪談、個別指導、心理輔導等。建立家長QQ群,加強家校聯系,及時和家長溝通,反饋學生狀況。
2.建立學習小組QQ群、微信群,搭建各學習小組管理平臺,方便各組成員之間討論問題、交流觀點、分享成果、互助學習、統(tǒng)計學習結果等。
3.利用網絡平臺,建立本班學生、教師、家長三位一體的網絡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即時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進行知識和能力達標測試以及學習統(tǒng)計和評價等。學生可以利用其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展示學習成果。家長可以通過此平臺,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分享學校動態(tài),隨時關注孩子的成長。
二、精挑細選,建立班級資源庫
1. 教師篩選?;ヂ摼W資源豐富,更新速度快,針對一個知識點,可以搜索到幾十個教案、課件,但是質量良莠不齊,還存在教材版本不同、評價機制不同、對軟硬件的要求不同等問題。而且這樣鋪天蓋地地搜索太費時了,為了讓學生盡可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教師要提前篩選整理后上傳到本班資源庫中,并提醒學生參閱。
2.學生共選。網絡中的信息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教師不可能將所有的信息都挖掘出來。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也有不同的需要,一刀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顯然不符合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僅僅依靠教師篩選的資源很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來獲取網絡信息,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分享到本班學科資源庫。
3.教師創(chuàng)作。近年來,各種機構和軟件企業(yè)都推出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但適用的不多,符合學生要求的新課程資源就更少,這樣的教學資源只能由教師自己去構思、制作、修改和整理。教師把各種與個人教學、學習相關的多類別的數字化資源(如課件、教案、學案、微課、視頻、練習等),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科學合理地組織起來,將更貼近學生的教學資源上傳到班級數據庫,以充實豐富班級資源庫,供學生選用。
4.師生共創(chuàng)。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資源庫,并將整理好的資源分享給其他同學,有利于學生自己梳理知識體系,也可以幫助其他同學理清學習思路。
三、用互聯網、局域網構建合作學習模式
1.引出問題。教師向學生明確布置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學生根據教師在網上給定的素材自己發(fā)現、提出問題。
2.合作探究。學生利用經過教師精心組織的網上資源進行自學,并利用電子“留言板”或“聊天室”在網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合作,進行討論;教師參加討論,起到引路、點撥、釋疑的作用。
3.解決疑難。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展示研究的過程及形成的結論;教師進行點評、歸納、小結,把完整的結論系統(tǒng)化地呈現給學生。
4.反饋交流。學生在網上利用教師提前設置的問題進行練習,計算機實時給出評價或給出適當的幫助,并將成績反饋給教師。
5.評價鼓勵。教師做出評價、總結,引出新的問題,設置懸念,鼓勵學生課下積極探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以后教學打下基礎。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合作的機會,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不再作為一個孤立的學習個體,而是以小組成員的角色參與更加廣泛的、討論協商式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有助于維持興趣,它將是一種更加有效的學習組織形式。
(責任編輯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