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01-01
一幅圖畫的優(yōu)美在于它的色調、構圖等元素配合得勻稱和諧;一首歌曲的悅耳就在于它的音調、旋律、節(jié)奏等方面組合得適當和諧。同樣道理,一種教育模式的優(yōu)越在于它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諸多因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其積極效益。和諧教育就是這樣一種教育模式,而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的教育模式,只有實現(xiàn)了真正的和諧教育,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運行。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和諧教育主要體現(xiàn)為和諧的課堂教學,營造出的和諧課堂氛圍,那么,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應該如何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推進素質教育呢?
首先,應營造融洽的課堂情感氛圍。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理想的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融洽的情感融合,這不僅能積極促進老師的教學,而且對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理想的課堂氣氛,離不開老師長期的情感投入,更取決于平日課堂的鼓勵性評價方式。
事實證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任何回答,老師都應細心處理,正確的回答應給予積極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錯誤的答案,在教師的引導下最終得出了正確結論也要積極肯定;即便是一時答不出來,也應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切忌冷嘲熱諷。這樣,學生在你的課上感覺到的是激勵,是希望,所以會越來越有信心、有興趣,只要學生愛上你的課,課堂情感氛圍自然活躍起來,教與學的和諧環(huán)境也就自然產生了。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倍@池塘的活水,課堂的融洽,只有不斷投入熱情,隨時采取激勵措施才能獲得。很難想象,一個情感冷漠、態(tài)度消極的老師會有和諧的課堂氣氛。
其次,要創(chuàng)設民主的課堂活動空間。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課堂交往方式不外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兩種基本類型,但既然是交往,單向的“一言堂”方式就不足取,至少是雙向的,甚至可以是多向的。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固然不足取了,即便是師生雙向交流,教師除了必要的講還要重視反饋信息,尊重學生的意見,而生生互相交往的多向溝通的方式,也不能沒有教師的引導。這樣整個課堂便是由師生交流,生生探討、啟發(fā)的活動中構成,民主氣氛濃厚,學習質量自會提高。
最后,組織課堂討論,激發(fā)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興趣并非都是天生的,課堂教學時有意識地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便很重要。遇到合適的課題,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集體討論,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見解,要知道課堂上的激烈爭論,最能激起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一旦培養(yǎng)起了濃厚的興趣,課堂的探究氣氛自會濃烈,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反過來也會促進每個人的良性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思維才表現(xiàn)得最活躍。而從不同的角度構建和諧的教學課堂,以融洽的情感氣氛為基礎,以民主的課堂活動空間為途徑,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學習興趣,才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