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成+石云龍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啟蒙性基礎性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能夠?qū)W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并且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方便的,不僅僅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也能對學生的品德從多個方面,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就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進行探討,以此促進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的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方法探討
一、前言
小學語文屬于基礎階段的教學,對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進行最基礎性的教育,良好的小學語文教育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來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缺乏對語文的重視力度,不去從根本上關注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知識,一味地注重考試成績,這就使得語文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學習到的內(nèi)容成為了一種技能,而不是一種思維方面的素養(yǎng)。對此,我們要及時進行反思,對小學語文教育進行改革,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以此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中滲透德育教育時存在的障礙
將德育理念滲透到小學教育中時,會從在許多的問題,就傳統(tǒng)觀念來看,語文在很多學生以及家長甚至老師眼中是一門“主要”課程,只有學生能夠認識到大量文字,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就行了,與此相反“德育教育”對于以上三個主體來說就明顯不是什么“主要課程”了,所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中去的理念并不能及時得到家長、教師及學生的認可,具體表現(xiàn)在一下幾點。
1.過渡重視考試成績
對于家長來說,小學生語文成績好意味著其有更多的把握進入好的初中,所以其往往不去重視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學生來講,語文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從一開始就被區(qū)別對待,所以在其思想中也不去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教師來說,學生成績決定了該學校的知名度,好的升學率使其追求的最終目標,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其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嚴格的教學規(guī)范和緊張的教學時間,使其無暇顧及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
2.對于德育的理解以及重要性理解不夠
我國的考試制度決定了學生依靠考試成績來獲得社會中更好的資源,因此,在經(jīng)濟社會不夠發(fā)達的建國初期到現(xiàn)在,我們對于德育的重視力度一直不夠,這就導致了學生、家長和教師對于德育的重要性理解不夠深刻,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全靠自身從養(yǎng)成,學校為其提供的教育資源少之又少,這種教育現(xiàn)狀導致了我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有著很多的知識,足以推動經(jīng)濟社會的進步,卻缺乏道德素養(yǎng),無法從道德方面促進我國思想文明的進步,這種矛盾現(xiàn)象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危害社會的一種隱患,希望不管是從家長方面還是學生和老師層面,都能及早地認識到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三、促進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雖然存在阻礙,但是這種教育的改革是必然要實施的,我們可以從長遠的角度對于小學語文教育進行德育滲透,也可以從教育主體入手漸漸的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其中去。
1.選用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熯M行小學語文教育
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引導,將學生的思想、行為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中去,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所具備的基礎能力。對于小學教育來說,由于學生的人生觀還沒有徹底形成,教師的思想行為也就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影響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教師的品格也就格外重要了,對此我們進行舉例說明,如果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因為學生沒完成作業(yè)進行體罰辱罵學生,那么這種行為不僅僅會對學生造成心理方面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視為理所當然,當該教師的學生成為教師以后,他也可能會采取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學生,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對人才的教育產(chǎn)生不良后果。相反,如果教師面對做錯事的學生,不去采用體罰或者辱罵的方式,而是進行耐心的教育,使其自己懂得明辨是非,懂得對與錯的界限,那么,不僅會避免對學生的傷害,也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樣豈不是更好。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是可以影響到學生的,我們要注重教師人格的培養(yǎng)。
2.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于接受德育教育
語文教學中,需要用到許多素材,那么我們可以在課本或者教學資料中插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或者一些游戲和活動內(nèi)容,以此起到活躍語文課堂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奇心、好玩性、好動性是其最大的特點,那么我們可以在語文課堂中插入一些德育教育的小游戲或者小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其接受教育的積極性。此外,學生對于故事類的課外書尤為鐘愛,并且對故事類的課外書,能對學生的思維以及行為起到極大的影響作用,那么我們就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故事類的教育中去,讓學生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這些做法在語文教學中是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而且對于識字、寫作等課程的教育中,也能滲透德育教育,方法諸多,但需要格外重視的是,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緩慢的過程,我們必須一直堅持才能使學生完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通過激勵的方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語文的枯燥性使學生缺乏聽課的樂趣,那么為了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獎勵的教學方法來說,我們結合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具體說明。講解《坐井觀天》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愿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閱讀,并且激勵學生針對青蛙的想法進行評價,教師針對學生的理解程度舉一反三,拿生活中的例子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也讓學生認識到不能像青蛙那樣眼光狹隘,不思進取,以此來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又如,在講解《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要激勵學生對于文中人物進行細致的認識,培養(yǎng)其濃厚的民族情懷,讓學生認識到成為一名勇敢堅韌的人的重要性。
四、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要不斷地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從社會進步的角度出發(fā),讓思想文明也得到有效的促進。對我國來說,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不斷提升,國家實力也不斷增強,然而怎樣讓我國人口道德素養(yǎng)也得到同步提升,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一個重要的話題,小學教育是根本,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在以文化教育為基礎的前提下,將德育教育逐漸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石哲菁.古詩文誦讀: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力的有效途徑.課程教育研究,2014,(10).
[2]莊亞麗.淺談小學語文德育的重要作用.都市家教,2011,(12).
[3]李霓虹.兒童視野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探索.語文學刊,2014,(15).
[4]吳雙桃.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新課程,2014,(07).
[5]趙欣文.以載道立德樹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2014,(03).
[6]郭永慧.小學語文德育資源開發(fā)方法與途徑.中學課程輔導,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