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福梅
[摘 要]“悅讀”強調閱讀的層次、品質、心態(tài)和心情。為了使人不再成為“信息弱者”,我們必須要讀書,讓“悅讀”成為生命的需要。營造良好的“悅讀”氛圍,可從原生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角度入手,使人人都能全身心投入“悅讀”之中。
[關鍵詞]悅讀;原生家庭;學校;社會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9-0014-01
“悅讀”比普通的閱讀更強調閱讀的層次、品質、心態(tài)乃至心情。
反思電子閱讀的過程,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往往是快速瀏覽不愿深究,瘋狂下載以備日后借用,實際上更多的則是永久性的棄之不顧。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時時刻刻上演著抓人眼球的事件,我們的時間被打碎,注意力無法集中,就連讀書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用心,浮躁成了全社會的通病。而對于伴隨著電子產(chǎn)品長大的年輕人,又如何苛求他們瞬間全身心地投入我們所期待的“深閱讀”“悅讀”中去? 被動閱讀、快餐式閱讀,進而直接導致閱讀能力低下及閱讀實際收效甚微的窘境,無論是面對高考的應試環(huán)境還是個人的發(fā)展需求,又不得不去突破。追本溯源,全社會都責無旁貸。
一、原生家庭——開啟“悅讀”之門
曹文軒說道:“一個人讀書的興趣應該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中你沒見到好書,你一生很難培養(yǎng)好真正的讀書興趣?!?/p>
原生家庭有條件有責任在兒童閱讀的啟蒙階段為之挑選適當?shù)臅?。筆者初為人母,親身實踐,深感繪本是帶領兒童漸入閱讀佳境的有效媒介。繪本并不是一般意義上帶插圖的書。它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用繪畫來講故事。繪本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xù)性,在短短的幾十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xù)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畫者,相當于電影導演,他必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
總之,如果我們根據(jù)兒童心理的特點和閱讀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用多種方式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那么,艱巨的閱讀任務就會變得輕松愉快起來,把“苦讀”變成“悅讀”,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二、學?!I“悅讀”之路
若原生家庭已不具備營造閱讀氛圍的條件,學校作為外在誘因激發(fā)學生內在動機的作用更加重要。
閱讀教學重在激趣,教師應身先垂范。由于受到各種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教師片面追求對“知”的傳遞,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意”方面的養(yǎng)成,一度將“閱讀欣賞課”變成“工具課”,忽視人文精神,一味追求它的知識性、操作性、功利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往往也缺乏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嚴重依賴教學參考資料提供的固有信息,教授的知識點一成不變,生動的課文教成了一潭死水,泯滅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不假思索地拿別人的東西為我所用,忽略了自己的優(yōu)勢,直接導致個性化教學風格的缺失,對于學生如何能讀懂文本,教師自己也很模糊,沒有清晰明了的措施、具體的指導方針,“悅讀”無從談起。
閱讀方法曾經(jīng)是一門“顯學”,中學生的閱讀還處于基礎養(yǎng)成階段,必要的閱讀方法,尤其是面對不同文本的閱讀,經(jīng)驗的養(yǎng)成十分必要。小說、戲劇、詩歌、歷史、哲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需要教師的針對性指導。
另外,在閱讀這個問題上,任何人不要指望畢其功于一役。中學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執(zhí)著、堅毅的閱讀耐力,“一蹴而就”不適用于閱讀。“整本書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志力的重要途徑,我們要敢于引導學生閱讀達到一定文字量的長篇、短篇合集,甚至要嘗試讓學生接觸有一定難度的作品。暢快的“悅讀”當然必要,但艱難的“啃書”也必不可少。此外,快速把握作品內容及藝術特點,準確領悟作品內涵等,也都是需要著力培養(yǎng)的閱讀能力。
三、社會——為“悅讀”保駕護航
網(wǎng)絡媒體的發(fā)達,海量的信息沖擊著人們的視野,閱讀方式也不再是單一的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涌現(xiàn)了電子書、有聲書、視頻閱讀等非常便捷的讀書方式,快餐式閱讀、替代性閱讀等淺閱讀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太多的讀物,以及巨大的考試壓力,青少年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就閱讀內容、閱讀方式、閱讀時間等做出合理的選擇,以達到“悅讀”的目的,讓“悅讀”真正成為生命的需要,是值得關注的話題。青少年閱讀狀況的優(yōu)劣,不僅涉及個人修養(yǎng),更是關乎民族未來的大事。
社會需要加強閱讀助推力的構建。從世界范圍看,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各國均把要求青少年閱讀作為一項重要政策來實施。美國布什政府提出的“閱讀優(yōu)先”政策,日本《兒童閱讀促進法》規(guī)定的“兒童閱讀年”,臺灣提出的“書香滿寶島”活動等,均凸顯了政府對閱讀的重視。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fā)展成果,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大力提倡閱讀已成為一種新的共識,也成為我國文化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夠讓自己不成為“信息弱者”,我們必須要讀書。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