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俊
摘 要:只要注意導入方式、講究課堂語言、關注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愛上語文老師,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關鍵詞:課堂氣氛;小學語文課堂;輕松愉悅
課堂氛圍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狀態(tài),它反映了課堂教學情境以及師生、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tài)。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鼓舞了師生互動,學生聽得入神,探究過程有滋有味;教師激情滿懷,神采飛揚,條理清晰,語言流暢,這是一堂好課的重要特征。因而,在教學時,我非常重視課堂的氣氛。因為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tài);反之沉悶、冷漠、消極的課堂氣氛往往會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抑制智力活動,窒息智慧火花。
那么,什么才是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呢?它是指教師積極投入,學生全神貫注,師生之間交流融洽,學生思維活躍,知識接受愉快高效,信息反饋及時,教學效果好的一種良好而高效的課堂氣氛。這樣,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激勵、引導學生積極、高效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下面就我在如何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氣氛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導入要有趣
只要導入有趣、有吸引力,就一定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馬上投入到學習中。
(一)多媒體課件導入: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學生對草原非常陌生,對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讓課堂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起學生對草原的向往呢?我是這樣做的: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談談對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草原風光圖,同時播放了跟草原相關的歌曲。圖畫、音樂以及師生生動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了,學生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想像當中……這時,我充滿激情地問道:“草原這么美,你們想到草原去看看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想!”學生已經(jīng)完全被引入到課堂的情境當中,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學習。由此可見,運用多媒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能營造寬松愉悅的心理環(huán)境,激起學生的“興奮點”,誘發(fā)學習熱情,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畫面導入:色彩明艷的,美不勝收的畫面能讓人賞心悅目,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采用畫面導入法也是導入新課的一種好方法。例如我在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一開始,我先利用課件出示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的圖片,對學生說:“孩子們,咱們一塊去參觀一個小村莊好嗎?”然后用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來描述。孩子們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陶醉。這樣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為后面的小村莊的毀滅孩子們產(chǎn)生的感情變化奠定了基礎,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充分地為整個教學內(nèi)容服務。
(三)游戲導入:例如我在教學《稱象》一課。先準備了下列教具:一玻璃缸清水,一只玩具大象,一堆石子,一桿秤,一條玩具小船。在通讀課文后,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孩子自己當一回聰明的曹沖,動手做一做。《稱象》涉及到物理原理,學生光憑想像難以理解,采用游戲的形式,學生只需動動手就理解了課文,可以避免在文字上兜圈子。而且通過游戲,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把知識與動手操作,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對課文的理解把握必然深刻,效果非同尋常。
二、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語言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接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激發(fā)學生愛學語文的基本手段。好的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應當是鮮活的、生動的、具體的、有生命力的。語文教師要從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改善做起,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一定能使自己的課堂語言魅力十足!每篇課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歡樂,或悲傷;或熱愛,或憎惡;或抑揚,或低沉……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有時像戰(zhàn)鼓催征,雄兵開拔;有時如綿綿春雨,滋潤心田;有時像江河奔流,一瀉千里。因此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要有一定的生動、幽默性。
教學語言還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而又莊嚴周密的語言。是規(guī)范性和體裁性的統(tǒng)一,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統(tǒng)一。對于不同內(nèi)容、不同情調(diào)的課文,應用相應的語言給予表達?;蚋星楸挤?,或脈脈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這樣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之以趣、導之以法。教師的教學語言雖屬日??谡Z,但又不同于大白話。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內(nèi)因的最好激發(fā)是激起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要刻苦鉆研教材,依據(jù)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把微笑帶入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小學生的心理比較單純,較為敏感,他們極易滿足,老師一句贊美的話,一個眼神,甚至一種說話的語氣足以讓他們感到高興和傷心,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既要以一個慈母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和幫助弱智學生,始終以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表現(xiàn),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贊賞,常以“你真棒!”“再來一次,你能行!”等語言激勵學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總之,只要教師能用有趣有導入吸引住學生,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在課堂中關注每一位學生,把微笑和鼓勵帶給每一位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創(chuàng)設和保持良好、愉悅的課堂氛圍,也一定能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愉快,并愛上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