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國
【摘 要】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應用呼吸康復訓練的有效性。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呼吸康復訓練,對比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PEF、MMEF、FEV1/FVC、FEV1、VCmax等肺功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過呼吸康復訓練進行干預,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對改善患者治療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復訓練 應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癥狀主要體現(xiàn)在呼吸困難、氣促、咳痰、反復咳嗽等方面,氣道阻塞呈現(xiàn)進行性發(fā)展,但少數(shù)患者以可逆性呈現(xiàn),且合并氣道高反應性[1]。由于患者需要長時間接受治療,嚴重的要實施氣管插管。因此,探尋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可促進疾病導致的肺功能阻礙明顯減少,使患者肺功能有所改善[2]。本文對我院收治的患者實施呼吸康復訓練,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來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男患者80例,女患者70例,與2013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制定的最新指南相符合,本組患者的mMRC評分為3級及以下,且其血氣分析指標顯示未出現(xiàn)呼吸衰竭癥狀,無需通過有創(chuàng)或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年齡為50~79歲,中位年齡為(64.25±2.51)歲;所有患者均通過心電圖檢查、肺功能檢查、胸部X線片、查體、詢問病史等進行檢查,將其他影響肺功能的疾病、腦血管疾病、支氣管哮喘、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全部排除出本組研究之外。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5例,分組之后均詢問患者的治療意愿,組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值得臨床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常規(guī)內科實施治療,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采用抗菌藥物、平喘藥物、祛痰止咳藥物進行治療,并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呼吸康復訓練干預,主要措施如下:(1)縮唇呼吸。教導患者閉口通過鼻子吸氣,接著采用縮唇的方式以吹口哨狀態(tài)慢慢的進行4~6s的呼氣,患者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調整縮唇程度,每次練習3分鐘,10~20次/天[3];(2)腹式呼吸。護理人員在患者肋骨弓下方放置雙手,叮囑患者吸氣并將肩膀放松,采用鼻子把氣體吸入后且向外突出腹部,與護理人員雙手處于吸氣狀態(tài),在1~2s的屏氣后維持肺泡處于張開狀態(tài)。護理人員在患者呼氣時通過雙手輕微的給患者施加壓力,且讓患者通過口進行呼氣,每天2次,10~20min/次,每分鐘7~8次。叮囑患者練習期間要確保全身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呼吸時下陷腹部,吸氣時腹部處于鼓出狀態(tài);(3)上肢肌力訓練?;颊咴谟柧毶现×r利用左右手各握1瓶0.5kg的礦泉水進行上舉運動,每次2~3min,每天2次,同時可以通過拉力器輔助訓練。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30.0統(tǒng)計學軟件作分析統(tǒng)計工作,并通過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以t檢驗,若P<0.05,則代表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接受治療前PEF、MMEF、FEV1/FVC、FEV1、VCmax等肺功能指標等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別(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PEF、MMEF、FEV1/FVC、FEV1、VCmax等肺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而觀察組研究對象在接受治療后各項肺功能指標改善得更為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主要是通過支氣管舒張藥物進行治療,長時間采用藥物治療不但導致患者經濟負擔加重,還會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開始重視呼吸康復訓練,腹式呼吸以及縮唇呼吸科促進呼氣流速得到延緩,對呼、吸氣時間可有效延長,使呼吸頻率減慢,及時排空肺泡氣體,殘氣量明顯減少,增加肺泡通氣量,使呼吸肌頻繁收縮對于能量、氧氣的需求有所降低。呼吸操可使肢體動作明顯增加,對呼吸肌群進行充分鍛煉,且簡單易學,患者接受較為容易。據(jù)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的肺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過呼吸康復訓練進行干預,不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還能加快患者疾病轉歸速度,應全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秀琴,黃一奔,陳瑞梅.多元呼吸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v.29 02:313-314.
[2]吳海蓉,韓紅梅,羅慧玲.呼吸康復訓練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應用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v.51 24:156-158.
[3]蘇海生.呼吸康復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應用[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v.32 0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