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勃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提問是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一種重要的交流方式;而深度追問為前一次提問的延伸,是在學生回答完教師先前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提問,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探究。教師在課堂中適時地展開有效追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可見,學會深度追問是小學數學教師發(fā)揮課堂教學機智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追問;數學思維
在小學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的生成,善于發(fā)現學生之間交流的關鍵信息,靈活地運用教學機智,將數學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把學生的思維引入一個新的境界,同時這也是進行課堂優(yōu)化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征,合理選擇教學目標,巧妙控制教學難度,有效地進行追問,讓小學數學課堂綻放異彩。
一、深度追問,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個好的問題的提出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展開有效的追問能夠擦亮學生思維的火花,煥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思考保持延續(xù)性和深度性。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的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今年爸爸過第12個生日,而兒子今年過第16個生日(不算出生的那一天),爸爸和兒子今年各是多少歲?
追問一:通常情況下,我們幾年過一次生日?
生:一年過一次生日。
追問二:爸爸過的生日居然比兒子還少,這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爸爸有些年沒有過生日。
追問三:生日跟什么有關系呢?
生:生日跟年、月、日有關系。
追問四:那么,爸爸有些年份沒有過生日,說明了什么呢?
生:說明爸爸過生日的那一天,年份中沒有出現。
師:真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爸爸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今年爸爸和兒子各是多少歲?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當現實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不一致時,就會讓他們的思維認知產生矛盾,進而激起想要解決這一矛盾的沖動和欲望,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數學學習中。在上述例子中,小學生的認知就是多少歲就會過多少個生日,但是爸爸過的生日次數為什么會比兒子過的還少呢?這時學生無法獲得答案,通過教師有效的四次層層追問引導學生解開迷惑,原來在有的年份中爸爸的生日并沒有出現。由于受到知識經驗的限制,學生的思維有時會遇到障礙或是產生矛盾,不能進一步的分析與思考,這時,教師要有效針對學生的思維矛盾沖突及時展開追問,拓展學生的思路,重新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成就感。
二、在思考模糊處追問——提升思維純度
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思維發(fā)展不成熟,在理解和把握一些數學概念時比較模糊,不能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思考模糊的地方展開有效追問,進而幫助學生提高思維的純度。例如,在教學“互相垂直”這個數學概念時,當學生在相交的幾組直線中觀察、比較發(fā)現了互相垂直這一特殊的位置關系時,我順勢給出了互相垂直的概念:“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接著我讓學生動手圈一圈概念中最重要的詞。有的學生圈出了“相交”;有的學生圈出了“垂直”。顯然,此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處于表層,比較模糊。于是,我適時追問:“同學們,剛才你們用自己的詞語找出了概念的重要性。那么,你們能不能用自己圈出的詞語來說一下沒有圈出詞語的重要性?”通過這一有效的追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在課堂展開激烈的辯論,最后得到這樣結論:如果出現“直角”了,那么兩條直線肯定“相交”了,所以,概念中“相交”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以上案例中,在“互相垂直”概念中學生對“相交”與“直角”哪個更為重要存在模糊時,教師可以有效展開追問,引導學生進行純數學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利用發(fā)散思維進行有效追問
有效的課堂追問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深度思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教師對于課堂中出現的數學問題要深思,善于從不同角度提問和追問,加深追問問題的現實意義,進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的發(fā)散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在學生學習了面積單位和面積定義后,我提問:“知道了什么是面積了,你能想辦法測量一下課桌的面積嗎?”學生可能回答:“用手中1平方分米的紙片去測量?!蔽覍W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追問:“如何測量操場內草坪的面積、或者學校池塘的面積?”有的學生可能回答用平方米或者更大的物體去測量,有的學生覺得那么大的面積用面積單位去擺一擺、數一數太麻煩了,生活中不實用。此時,我接著追問:“用面積單位去測量確實不現實,太麻煩了,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探究一種簡單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边@樣的設計,通過學生的認知提問,層層追問,逐步深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能力得到提高,也使數學課堂豐富多彩。
總之,教師的深度追問可以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可以將學生的思維條理化,可以深化學生的思維,也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高度。但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追問要謹慎,應注意追問的問題的價值。有價值的追問,可以提升思維的品質,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成瑤.巧用藝術追問,讓數學課堂錦上添花[J].小學教學參考,2016(02).
[2]唐玉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追問藝術[J].當代教研論叢,2015(1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