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國紅
【摘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教育是當前小學生價值觀教育領域的重大課題,它既可以為學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又能進一步創(chuàng)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更好地塑造新世紀少年兒童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德育;師德;學?;顒樱话嗉壩幕?/p>
隨著社會的變革與發(fā)展,世界各國民族文化的交融,不少不良的價值觀正沖擊著每一個人的價值目標,影響著小學生德育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教育是當前小學生價值觀教育領域的重大課題。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三個層面指出了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國家要實現的價值目標,社會追求的價值取向,個人應追求的價值準則,是崇高偉大的價值觀,是任何價值觀都無法超越的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教育,必然會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價值觀。
2. 有利于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近年來,一些學校過于偏重基本學科教育,德育教育與學科教育相比則有些滯后。如果在學校大力開展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學德育教育活動,學校德育工作將得到高效的開展。
3. 有利于促進教師師德水平的提高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教育,教師就必須學習、領會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在學習、領會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也會提高師德水平。
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德育教育的做法
學校德育建設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基石、以主題活動的開發(fā)為屋架、以活動的實施為磚瓦、以精神文化為砥柱的思路,著重提升學校德育品位,豐富校園德育生活,逐步形成層次多樣的學校德育體系。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德育教育?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途徑開展。
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活動
活動實踐是學生體驗、內化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構建系列的德育實踐活動體系,進而形成校本特色課程體系,能夠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彰顯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文化影響力、輻射力。推動“三個倡導”——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努力讓廣大師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教育者、實踐者和弘揚者。
(1)課堂活動
充分發(fā)揮課程的德育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德育目標之中。加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育教學,以及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等課程體系建設。在學習語文學科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表演、復述等方式,形成文化認同和民族意識;在學習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時,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技巧,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在學習科學課程時,學生可以通過對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知識的學習、探究,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以此提高科學素質,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和諧的價值觀。
(2)社會實踐活動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學雷鋒”等社會公益活動,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學段至少參加一次體驗式勞動。組織學生前往社會實踐基地或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展富有吸引力的教育實踐活動。在集動手、勞動、團隊拓展訓練、協作、宣傳教育為一體的實踐基地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勞動習慣、合作精神和生活技能,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班隊主題活動
班隊課堂是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和載體,同時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最為主要、有效的平臺。在班隊課堂上,根據班級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活動,可有效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如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四個一”教育活動,讓學生“讀一本愛國主義書籍,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學唱一首愛國歌曲,講一個愛國主義故事”,以此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學生讀書習慣和能力,形成“人人好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重要事件和紀念日教育活動,以節(jié)日、宣傳日、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活動中,利用勞動節(jié)、抗戰(zhàn)紀念日、國慶節(jié)、“九·一八”國恥日和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利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服務人民的意識;利用國際禁毒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通過考試紀律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通過組織學生假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等等。
(4)親子主題活動
通過發(fā)放宣傳材料、家長會、微信宣傳平臺等多種形式,將學校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內容與要求告知家長,注重學校與家庭協同協作,形成合力。完善家長委員會組織,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良性互動,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的“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共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5)共創(chuàng)校園環(huán)境活動
學校是教育的場所,與其他場所最大的差異,就是校園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教育氛圍,使置身于其中的成員時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將參與活動的成果、自己的作品融入校園每一景中,讓校園的每一處都體現教育的特點和為教育目標服務的宗旨,讓學生走進其中就可以領略到特定的教育空間設計,并在道德品質、情感意志、價值觀和行為活動方式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悟、理解、接受、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活動
班級特色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發(fā)展。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的張揚,有利于整個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提升學校形象,豐富學校內涵,凸顯學校特色。通過班徽、班訓、班規(guī)以及班級容班貌布置等,探究當下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3.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行為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yǎng)、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游戲、微電影等,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娛樂中接受教育,讓價值觀永記心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又要發(fā)揮社會實踐養(yǎng)成、校園文化熏陶、心理引導激勵、教師隊伍示范等各方面作用。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常抓不懈,形成宣傳教育的強大合力,才能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學校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