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佩青
摘要:課堂提問是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重要體現(xiàn)。語文課堂的精彩不是教師表演得精彩,面是教師能夠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提問,合理運用時間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激活學生思維內(nèi)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提問;技巧
“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我國源遠流長。大教育家孔子主張“每事問”,提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十分強調(diào)疑對于啟迪思維、促進學習的重要作用。教育家朱熹認為“大疑則可大進”“群疑并興,乃能聚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問無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啟發(fā)思考;引導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但是,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因種種原因設計的課堂提問不是太寬,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淺;不是不著邊際,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技巧。
一、教師進行課堂提問的必要性
教師的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絕大多數(shù)語文篇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目標明確是離不開教師的提問的?!敖處熓菍W生課堂學習活動的服務者,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其次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惫P者覺得這里給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很合理的,畢竟小學生的思想還不太成熟,需要一個很好的組織者來促進其學習,且小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xiàn)象,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思維缺席”。就是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也存在著“思維的惰性”,所以教師的提問顯得尤其必要,教師的提問可以盡量克服學生廣泛存在的“思維缺席”和“思維惰性”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激活課堂教學氣氛,體現(xiàn)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效果;克服學生的自主學習存在的一種盲目性和無序性現(xiàn)象,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把握住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所以教師的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二、課堂提問設計的步驟
課堂提問設計的程序。需經(jīng)歷以下四個步驟:①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起點和教學活動的終點。使所有設計的提問都圍繞教學目標這一主線層層展開,是教學進程沿著既定方向推進,不致偏離。②選擇提問方法。教師在選定用何種方法進行提問之前,必須了解教學內(nèi)容的最佳體現(xiàn)方式、學生學習時的最佳接受方式。這樣兩者相結合,再去確定用哪種類型的提問,以保證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優(yōu)化提問的思路。提問的思路應該與教材的編寫思路、課文的行文脈絡與教學目標的具體規(guī)定相一致。④總結提問的經(jīng)驗。當設計的問題十分成功時,要分析其原因做以小記,進行積累;當設計的問題出現(xiàn)低效時,更需要進行診斷,找出原因之所在及修正的方法。
三、課堂提問的技巧
(1)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fā)思維的出發(fā)點,因此語文課上的提問應是經(jīng)過認真推敲,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的。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引起學生主動探索,能誘發(fā)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通過比較啟發(fā),一方面調(diào)動了學生看書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從而學習一些習作方法。比如《花鐘》這課,當學生在搶答花兒開放的時間的時候,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就說:“午時花在中午十二點左右開花”。教師馬上就提問:這里的“左右”兩個字能夠省略嗎?學生低下頭,若有所思。雖然學生不能立刻回答上來,但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孩子們還是能說:“不能省略?!痹谶@一問一答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更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2)課堂提問要講求科學性,講究藝術性。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注意科學性和藝術性,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fā)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zhàn)性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他們的思考范圍,提高他們的思考層次。沒有思考價值的“淺問題”不提,問題太淺,表面上學生對答如流,實際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同樣,若是問題過難,超出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望“問”興嘆,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3)提問應找準切入點。提問可謂閱讀教學的“常規(guī)武器”使用頻率高,需不斷擦拭、磨練,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提問的導向性、針對性。恰到好處的閱讀提問是開啟閱讀門徑,拓展閱讀空間,引領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一把鑰匙。教師的提問應該能激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教師不能輕易地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只要學生說出的答案沒有原則性的錯誤,都應該予以肯定。問題的切入點選擇得當,閱讀思考的空間適度,貼近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均能使學生敞開心扉,自主品味語言文字,讀出自己的體會。教師隨機的評點,可以激活群體,使學生多層次吸納、體驗、交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成語故事,思考成語的運用,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語言積累、情感積累,較好地把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體驗、價值取向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4)要給學生留出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問一答幾乎沒有給學生問“問題”的機會,而把創(chuàng)新學習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就是要改變學生不愛問“問題”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設疑形成“問題”空間,促使學生為“問題”而思,為“問題”而問。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一問多答、一問多變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欲望。(5)教給學生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nèi)容、性質(zhì)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的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zhì),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切不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教師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
總之,語文課堂提問除要把握好提問的原則以外,還要注意提問的多樣化。好的問題不僅要有優(yōu)化問點 ,而且還要問法富有變換,學生才會喜聞樂答。提問時,處理好直與曲、逆與順、莊與諧的三對關系,該曲問時不可直問,該逆問時不可順問,力求做到寓莊于諧,寓問于趣,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收到良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杜曉東.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