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茹
摘要:“高效課堂”是課程改革之后一直推行的課堂教學策略,在日常的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要提高認識,改變以往教學方式來共同探尋高效課堂的方法和途徑,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筆者分別在課程目標的設(shè)定、教學過程中具體采取的方法、以及課后作業(yè)的批改等方面做了一些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效果,此外課堂上教師的激情與個人魅力也能感染學生,教師只有關(guān)注每一名學生,才能做到及時反饋,師生情感共鳴更能提高課堂效率。
關(guān)鍵詞: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積極性
張慶林在“高效率教學”中指出:“高效率教學可以看成是學生用相對較少的精力投入去獲取相對較多的學習收獲”。高效課堂就是指教師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1]。筆者作為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始終對高效課堂進行探索,以求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
一、教師自身提高認識
“高效課堂”改變了以往教師是教材的解讀者和知識的灌輸者的強勢主體地位,如果把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知識比做吃飯,那么以往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一口接一口的喂,卻不知道學生嘴里的東西是否咽下去了,到最后飯都在地上呢,學生卻沒吃多少,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率的。高效課堂認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期待和欲望,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看書能動的知識、借助工具能想通的知識、互相交流能明白的知識,均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增長了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從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二、實施高效課堂的具體方法
1、確立教學目標,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在教學設(shè)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學目標的確立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教學目標的產(chǎn)生是教師綜合教材、教學參考、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及學習者特征多重因素確立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把確立教學目標當作一種形式,寫在教案上,而在真實的課堂上并沒有實現(xiàn)教學目標,也就是說沒有教學目標的課堂學生的學習是盲目的。有些教師在做公開課時為了課堂上出彩,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資源及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而忽略了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結(jié)果造成上完公開課之后,學生課后什么也不會做,老師還得再給學生重新講一遍,這樣的課堂無疑是低效的。也有些教師,依據(jù)課后習題,在課堂上強調(diào),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上完一節(jié)課之后,課后習題會做了,這樣的課堂看似很高效,但是學生只是掌握了解決這些習題的知識和技巧,卻忽略了教學目標,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學目標對教師來說并不重要,它是由習題決定的[2]。
基于以上的問題,筆者認為真正的高效課堂需要教師重視教學目標的產(chǎn)生過程,認真解讀課程標準,,不依賴經(jīng)驗或憑借習題盲目制定教學目標;同時要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
2、巧用討論式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討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從而實現(xiàn)全面提高的一種教學發(fā)法。在使用討論式教學方法時,最關(guān)鍵的部分就是教師對所討論問題的設(shè)計。問題的深度要適當,要能觸及學生的興奮點,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又不會脫離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比如在必修1《鋁的重要化合物》一節(jié),為了讓學生掌握制備氫氧化鋁的方法,分別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取少量硫酸鋁溶液于試管中,逐滴滴加氨水至過量,觀察現(xiàn)象;
取少量硫酸鋁溶液于試管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描述實驗現(xiàn)象后,知道硫酸鋁與氨水可以制的氫氧化鋁,可是如果我們的探究只是停留在此層次,學生也只是知道實驗事實,對知識的掌握也只是蜻蜓點水,達不到融會貫通。因此需進一步提出問題:“誰能解釋為何不能用氫氧化鈉呢?”組織學生討論,應用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時學生都豁然開朗。
3、高效課堂必須是有序的。解決問題要由易到難,有簡到繁,由淺入深,高效課堂必須是有序的,切忌繁雜細碎,否則效率會大打折扣。
下面我在習題課的處理上提一下自己的見解,力求層層深入,練習冊上的題追求的是全面性,如果我們沒有方法,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師講的學生課上都能聽懂,可是自己一做題就不會,這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沒有被激發(fā),解決問題只停留在局部,老師沒有考慮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此我們在進行習題講解時切忌從頭講到尾,要分類講,并且由淺入深,由簡到繁,激發(fā)學生思維,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是就會有思路,最后教師要進行檢測反饋,實現(xiàn)高效。
4、新舊知識相融合。研究表明,在“新舊知識的結(jié)合點”上產(chǎn)生的問題情景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瘜W知識的系統(tǒng)性較強,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fā)展,而學生因遺忘而導致的知識脫節(jié)[3],往往是影響課堂高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立足高考,將新舊知識相融合,做到既溫故又知新,并且使學科知識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中構(gòu)建知識體系,從而實現(xiàn)高效。
高中化學必修2《元素周期律》是必修1第三章第四章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延續(xù),選修四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電化學基礎(chǔ)》分別是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jié)、第三節(jié)、第二節(jié)的延續(xù),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學案教學的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有目的的精編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從而達到新舊知識的銜接。
三、結(jié)語
高效課堂的實施過程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群體共同努力探尋,高效課堂教學,應關(guān)注所有學生,注重課堂內(nèi)容的及時反饋,高效課堂還需要教師的激情和魅力,讓每位學生的心靈在我們的課堂上找到感動和共鳴,使學生由“不得不學”改為“愿學、樂學”。
參考文獻
[1] 張慶林,楊東.高效率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周千紅,魏巍.基于學習目標達成的化學教學設(shè)計[J].浙江寧波:化學教學,2012(6).
[3] 歐肖芳.化學高效課堂融入式教學法的探究與實踐[J].廣東廣寧:化學教學,2012(3).
[4] 解吉普.新課程理念下化學作業(yè)的批改[J].江蘇阜寧:化學教學,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