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會
摘要: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學生預習。對于小學生語文預習,教師要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幫助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預習;作用;指導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學生預習。對于小學生語文預習,教師要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幫助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小學語文預習的作用
預習,是指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通過自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語文學習的預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提前自主學習語文的一種方法。據(jù)調(diào)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差強人意,小學生語文預習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部分學生不能自覺、按時、高質(zhì)量地完成預習作業(yè),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意識不強;二是許多學生不會自主預習,不知道怎樣預習,自主學習能力和預習的方法需要教師的指導。
小學語文學習不能只靠課堂上的教學去完成,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預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預習就是要學生獨立閱讀和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地接受新知識。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新知識,更是用舊知去獲得新知識的過程,這實際上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也是自學能力提高的方法。
例如:有一次上課后,我說:“通過昨天的預習,把你們的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睕]有預習的學生會無精打采地看著發(fā)言的同學。我問不發(fā)言的學生為什么不舉手發(fā)言,他們低著頭說:“老師,我沒有預習,所以對課文不熟悉,并不是完全不會,而是沒有把握?!?/p>
預習,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chǔ)上,在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如學生在接觸一篇新課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就可以運用教師平時教給的方法或者運用工具書等去理解。當掃清閱讀障礙后,再根據(jù)教師教給的分段方法理清文章脈絡。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又能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充分運用,長此以往,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2、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边@句話強調(diào),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準備。學生在預習時,會有不明白的地方,這屬于正?,F(xiàn)象。課本中看不明白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難點,或?qū)W生知識結(jié)構(gòu)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弄懂這些不懂的地方,恰好是學習效果的關(guān)鍵所在。聽課時,集中精力去聽那些自己沒弄懂的部分,聽課就變得有針對性。倘若不經(jīng)過預習,只能是按部就班,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把握不了重難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預習為聽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學生對預習中已弄清的內(nèi)容,經(jīng)過了教師講解,就更加明確;沒有弄懂的問題,經(jīng)過思考、講解,豁然開朗,更難以忘卻。這樣一來,便大大提高了聽課質(zhì)量。
二、小學語文預習的有效指導
1、及時檢查預習效果。有檢查才有落實,有評價才有促進。預習只有布置不行,還必須加強檢查。如果教師只布置不檢查,學生的預習積極性會大大減弱。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可以是在學習新課之前的幾分鐘,也可以是課前的幾分鐘。教師要對預習情況進行及時反饋:表揚預習認真的學生,批評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歸納正確的預習方法,改正錯誤的預習習慣。教師還可以定時開展預習成果交流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分享成果、表現(xiàn)自我、展示個性的舞臺,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才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預習興趣。
有一次上課前,我準備檢查一下本班學生的預習情況,當我走進教室,讓組長把全組的書收上來時,學生覺得很奇怪。有個膽大的學生說:“老師你說錯了,是收家庭作業(yè)吧?”我微笑地看著他:“沒錯,就是書?!卑嚅L是個機靈鬼,大聲說:“老師是要查預習?!边@時,班里學生的表情可謂“精彩”呀!到了下午,我把分析表投到屏幕上時,不少學生默默地低下頭。
在學生低下頭的同時,我也在想:預習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種習慣,必須持之以恒。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的過程有時不是一帆風順的,將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可能通過教學完全可以解決,有的可能沒有徹底解決。小學生的求知欲是旺盛的,很自然會產(chǎn)生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師因勢利導,適當加以啟發(fā)與點撥,學生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大大豐富他們的知識,這樣的預習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學生看到了預習的價值,才會有需要有預習的想法,并且不斷探索預習的有效方法,更好地主動預習,提高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不斷探索和提高學習效果的過程,也是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去主動學習的過程。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