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靜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提倡,我國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的發(fā)展。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小學生更加形象和直觀的了解晦澀難懂的數學相關知識。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其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而應用生活情境方法恰恰能夠解決這一難題。本文就是針對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重視生活情境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生活情境方法;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生活情境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將小學數學生活化。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方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學習數學相關知識
數學這門學科,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言。但是由于數學的相關知識比較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很多小學生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數學成績卻依舊沒有提高,這嚴重地挫傷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甚至他們懷疑自己“笨”,喪失了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是大多數小學生不喜歡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善于列舉生活實例,幫助小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學習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雖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實施,在現今的數學教學課堂上,越來越重視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相比之下,仍然由大部分的小學數學課堂,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依舊應用傳統的“說教式”的數學授課方式,這種方式壓抑了小學生的天性,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更別提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了。而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生活情境方法,運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數學教學,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既有利于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數學知識聯系生活情境,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認知上發(fā)展的都不成熟,學習相對比較復雜難懂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此情況下,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改變這一現狀。在數學新標準中有明確提出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善于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數學知識。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如分給A小朋友10個蘋果,5個香蕉,4個鴨梨,分給B小朋友7個蘋果,15個香蕉,8個鴨梨。然后向朋友做出提問:①老師一共分給A小朋友和B小朋友多少個水果?②B小朋友水果數的總和比A小朋友水果樹的總和多幾個?小學生通過加法計算就可以得出老師一共分給他們49個水果。小學生通過減法計算就可以知道小朋友B比小朋友A多11個水果。通過這樣的生活情境設置,能夠把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小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簡單和容易,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以及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同時還能夠加深小學生對學習的知識的深刻印象,讓他們更好地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
(二)善于運用生活情境方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我國有一句俗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谛抡n改教學背景下,我們教授小學生數學,不僅僅是要讓小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要讓小學生掌握到學習數學的方法,只有掌握到有效的數學方法,他們才能夠融會貫通,高效的解決數學問題,這也正是我們一直主張和提倡的自主學習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生活情境方法,引導小學生們從實際生活中獲得數學信息,發(fā)現數學問題,讓學生明白數學這門科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去運用的東西,而不是堆砌在教材上的數字。同時運用生活情境方法,也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其實這類數學問題就是除法余數的數學知識,學生就是因為缺少數學思維,所以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才常常難以結合實際生活場景去解決問題。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善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10-112.
[2]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