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發(fā)
【摘要】國學經(jīng)典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將國學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準確理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還能有效升華初中語文課程。當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已經(jīng)成為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就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的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國學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旨在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祖國的語言,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形象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時通過汲取課文中豐富的文學性語言、藝術性語言、實用性語言等,更好地健全學生人格及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而國學教育的精髓也是如此,因此加強初中語文中的國學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更新教育觀念。知識加上能力才有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如果知識不能與能力相結合,所學的知識都不能與實際相一致。而通過國學的學習,可以有效結合實踐與學習,改變以往的知識灌輸?shù)慕虒W方法,用新的思想理念來加快教育的改革,更好地繼承與發(fā)展國學。二是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常識與審美情趣。將國學教育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文化常識,如《三字經(jīng)》是國學中的基礎性讀物,對我國古代歷史發(fā)展脈絡進行了充分展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常識。另外,我國古典文化具有獨特的審美體系,如古典詩詞中有懷古追昔的歷史詠嘆、典雅含蓄的文化情操等,學生學習國學內(nèi)容時可受到審美文化的熏陶,強化學生的文化底蘊與審美情趣。中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良好的審美情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凈化學生的心靈,升華學生的情感。三是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加強國學教育,尤其是強化禮儀和語言文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從語言交際和思想等方面有所提高,促進學生的文明建設。通?,F(xiàn)代化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在人的教育中以德為先,加強學習國學中的優(yōu)秀文化思想,可以加快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的策略
(一)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采用一些幽默的語言,利用討論會和提問等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設寬松活躍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國學的興趣。當然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來進行互動交流,進一步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而教師在完成表演后可進行點評,提高學生學習國學的積極性。同時學習詩歌與詩詞的過程中,如果篇幅相對較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示范,鼓勵學生進行古詩詞的作曲。
(二)加強對國學教育的引導和評價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可以從教育體制等方面出發(fā),高度重視與引導國學教育,意識到國學教育的作用;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從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指導,將素質教育的作用加以充分發(fā)揮,使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如從教材編選上輔之以必要的國學內(nèi)容,讓國學走進語文課堂。此外,課堂評價是加快課堂改革的基本環(huán)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教育,也需要課堂評價來加快國學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學??芍贫ê侠淼膰鴮W教育評價體系,積極引進國外成功的經(jīng)驗,實現(xiàn)國學教育的良性發(fā)展。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其集文字、聲音和圖像等功能于一體,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為依據(jù),科學搭配運用這些要素,保證教學過程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如講解《蘇州園林》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設備的作用,讓學生觀看環(huán)秀三莊、留園和拙政園等場所的風景,適當穿插介紹我國繪畫、文學與園林藝術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文人寫意山水畫等的精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強化對國學教師的師資培訓
開展國學教育的基礎和關鍵就是擁有必要的師資,這也是加快國學教育的基本前提,通過培訓國學教師,使其具有一定的國學文化能力,更好地幫助與引導學生爭取誦讀經(jīng)典,科學看待國學中的問題與現(xiàn)象,讓學生正確學習和認識國學。例如:定期組織國學培訓班,邀請國學大師進行現(xiàn)場教學指導,組織國學誦讀比賽,使廣大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更好地領悟國學內(nèi)涵,讓國學教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和亮點。
(五)加強文言文教學
國學教育中最為關鍵的內(nèi)容就是文言文學習,而文言文學習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一般而言,文言文是古典書面表達形式,我國的國學經(jīng)典作品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完成,而文言文的詞句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完美闡釋這些內(nèi)涵,積極督促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國學經(jīng)典教育,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的精神旨在教育人學會做人,將其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加強對國學教育的引導和評價,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對國學教師的師資培訓,做好文言文教學。這樣才能有效弘揚國學精髓,加快國學教育的發(fā)展,構建更加系統(tǒng)完善的國學語文教育模式,更好地實現(xiàn)國學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明輝.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9).
[2]鄭敏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思想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4).
[3]梁悅秋,劉苗苗.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5).
[4]賴立湖.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滲透[J].才智,2016(14).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