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高段學生學習負擔漸漸增加,閑暇時間越來越少。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兒童走向少年的過渡期,情感漸趨細膩,想法更加豐富,表達愿望增強。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讓學生每天堅持記錄生活、抒發(fā)情感?微博、微信篇幅短小、言簡意賅、傳情達意、及時便捷,小學高段學生正可以仿照此種模式進行寫作嘗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美好的生活情趣。
【關(guān)鍵詞】微博文學;微文;觀察;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7-0023-03
【作者簡介】張小慧,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江蘇南通,226001)教師,一級教師。
執(zhí)教六年級之始,我和同事們一起思考了這樣幾個問題:
學生即將畢業(yè),如何引導他們用筆記錄生活,留住更多美好的回憶?
六年級的學習任務(wù)比較重,大部分學生還有課外興趣班,讓他們每日記錄生活,會不會加重學習負擔?
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guān)鍵時刻,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驟變期,如何適當?shù)亓私馑麄冃闹兴?,并及時給予引導?
基于對這樣幾個問題的考慮,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寫日記。但是學生從中年級開始就斷斷續(xù)續(xù)寫過日記,之所以不能每天堅持,是因為他們將其當作一個任務(wù),興致不高。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同時,讓學生每天堅持興味盎然地記錄生活?我們想到了能不能用“微博體”“微信體”來寫日記呢?微博、微信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繽紛生活,記諸筆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一番討論之后,我們決定將這一項作業(yè),用時下流行的“微”字做名字,美其名曰“微文”。
一、小學高段學生寫作“微文”意義
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微博、微信已經(jīng)成為一項可以全民參與的平民化的信息傳播形式。信息傳播的內(nèi)容無所不包,并且大家也愿意在這小小空間內(nèi)自由馳騁,展示個性才情,因此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學樣式,其特點是短小、便捷、風格多樣。借用南陽理工學院文法學院李存老師的定義:微博文學是借助微型博客為傳播媒介,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為目的,以140個字符以內(nèi)為文本樣式,具有俳句體的凝練傳神、即時化的個性表達、集聚式的實時互動特質(zhì)的一種新文體。[1]
但是,由于這樣一個全民創(chuàng)作大狂歡缺少引導,微博、微信的內(nèi)容良莠不齊,思想不健康、不負責任的言論充斥其中,嚴重降低了微博、微信作為一種公眾意見表達方式的社會價值。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勢必也將進入微博、微信的創(chuàng)作圈,如何在小學高段引導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練習?正是本文探討的內(nèi)容。
“微文”篇幅短小,耗時少,更容易堅持下來,讓學生在每日撰寫“微文”的時候“日省吾身”,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觀察生活、思考人生、領(lǐng)悟哲理的習慣。
小學生不使用智能手機,“微文”傳播的即時性比不上微博,但學生“微文”的寫作目的不在及時傳播,而是側(cè)重于記錄生活、抒發(fā)情感和心靈感悟。
二、小學高段“微文”寫作的指導
仿照“微博”140個字的容量限制,我們把小學生“微文”的篇幅定在150字左右。但是有了一定寫作基礎(chǔ)的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詳細鋪敘,寫好短文,對他們而言有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文課上巧加引導。
1.確定訓練目標及重點難點。
“微文”寫作指導,首先需要解決這樣幾個問題:習作訓練的目標是什么?習作訓練的重點、難點是什么?習作訓練中如何突破難點?習作訓練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
基于對以上幾個問題的思考,我們在備課時確定了這樣的習作訓練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優(yōu)秀的微博、微信,感受他人獨特的觀察視角、個性的語言表達、細膩的心靈感悟;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細節(jié),提煉生活感悟,嘗試“微”生活創(chuàng)作;力求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抒發(fā)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帶領(lǐng)學生學習微博的寫作特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樂于記錄的習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敏銳地捕捉、細致地感受,在“微文”中簡練地表達、真誠地抒情。
2.突破難點的幾個注意事項。
激發(fā)學生對“微文”寫作的興趣。“微文”寫作的指導課可以從豐富多彩的生活導入。由于平時跟大部分家長有微信、QQ的交流,所以對于學生的生活教師都了解一些,課堂上可以告訴學生:“老師足不出戶,卻知道很多同學的假期生活,猜猜看,老師怎么能未卜先知,賽過諸葛亮呢?”這一下就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自然引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時尚名詞。
了解“微博”“微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說說微博、微信有什么好處,應(yīng)該可以說到:促進伙伴間的交流、分享;表達自己的情感;記錄優(yōu)美的景色、感動的瞬間……教師再推薦一些名人或名家的微博、微信,如當代作家周國平、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等人的微博。學生欣賞這些或睿智雋永,或幽默風趣的文字,興味盎然,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
討論創(chuàng)作注意點。在引導學生欣賞名家微博、微信之后,和學生一起討論“微文”的創(chuàng)作注意點:
篇幅短?。?50字左右;
題材廣泛:寫景、寫物、寫人、寫事,所見所聞、所感所憶,皆可成文;
語言簡潔:少鋪敘,簡潔凝練;
內(nèi)容集中:一個畫面、一個事情、一段感悟;
個性表達:幽默詼諧、沉穩(wěn)凝練、活潑俏皮;
真情實感:真實的情感,能夠引起共鳴,體現(xiàn)真誠。
分享交流,豐富素材。生活豐富多彩,如何在眾多的事情當中選擇“微文”的寫作素材呢?最好的方法是鋪陳列舉,擇優(yōu)選用。首先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值得與大家分享交流的事例一一列舉,集思廣益。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廣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難忘的經(jīng)歷。然后教師總結(jié)出選材的方法:難忘的,值得分享的,值得紀念的,弘揚美好向上社會風尚的……都可以成為“微文”的寫作素材。
三、小學高段“微文”寫作的日常實踐
“微文”由于篇幅短小,耗時不多,所以便于小學生日常堅持。具體做法如下:
1.每日堅持“寫”。
每位學生準備一本專門的“微文”本,便于回顧自己的寫作足跡,收藏童年珍貴的記憶,把握自己的心靈歷程。學生寫作“微文”一年來,我發(fā)現(xiàn)高段學生平均創(chuàng)作一篇“微文”需要15分鐘。耗時不長,可以作為家庭作業(yè),也可以在午自修時完成。
2.每日堅持“評”。
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往往來自于及時的評價。所以教師須盡快批閱完“微文”,并及時做出點評,帶領(lǐng)學生交流分享。交流的過程既是對學生的肯定與指導,也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拓寬選材面,加深思考的過程。
3.每周堅持“曬”。
每周堅持選出班級最優(yōu)秀的十幾篇“微文”,配上插圖,分成幾個類別,出版本年級組的報紙“微言美文”;每周堅持將本班優(yōu)秀的、有特色的“微文”編輯成精美的文檔,推送至學校微信公眾平臺。每周“曬”優(yōu)秀的“微文”,讓學生“微文”走進大眾傳播的體系,贏得關(guān)注與點贊,增強學生對創(chuàng)作“微文”的自信和熱情。
四、小學高段“微文”寫作實踐的思考
帶領(lǐng)學生寫作“微文”一學期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足、選材廣、風格多、立意明、提升快。
1.熱情足。
由于“微文”的寫作耗時少,節(jié)奏快,評講交流方便,再加上形式多樣的展示與傳播,學生創(chuàng)作“微文”的熱情非常足,有時因為一些其他事情未布置“微文”,學生也不會忘了撰寫,“微文”寫作已經(jīng)成為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記錄生活、抒發(fā)情感的創(chuàng)作方式。
2.選材廣。
學生的視角獨特,因此學生“微文”呈現(xiàn)出了內(nèi)容繽紛的景象:
今天社團課老師讓我們幾個魔方玩得好的人教其他人。我高高興興地領(lǐng)了任務(wù)——教兩位同學。本以為很簡單的事,沒想到正好相反。雖然我會玩,卻不知道如何講給同學聽,講了好幾遍他倆還是沒明白,我覺得自己實在沒耐心了。想想老師要教我們48個同學,老師的內(nèi)心真是強大??!
——孫沙
晚上,看到了蔣書語發(fā)在《微文報》上的一段“心靈獨白”,抒發(fā)了她對母校的依戀之情。我因此想起了6年來與同學、老師之間的溫馨往事……心也無法平靜了,我想像她寫的那樣:“好好享受這3個月,讓小學畢業(yè)前的時光成為人生中永恒的記憶!”
——邱與晰
3.風格多。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微文”也呈現(xiàn)出繽紛的個體差異,有古典幽默式的,有平白如話式的,有俏皮活潑式的:
話說今日午后,頓覺教室旁熱鬧非凡,卻是幾位高人蹴鞠。這蹴鞠甚是罕見,乃椅下連軸之輪。那南北兩派斗得甚歡,場面驚天地、泣鬼神。只見那南派張子為暗中念動真言,使個力大無比的神通,“撲”地踹一腳,蹴鞠飛起正中那北派的曹以墨。殊不知那曹氏法力甚是高強,兵器皆不能傷也,把那蹴鞠擋到九霄云外。眾人驚呼:“又丟一寶鞠也!”
——黃書涵
中午,張老師交代給我一個任務(wù)——拿藥瓶。說得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因為“藥在包里,包在櫥里,開櫥的鑰匙在辦公桌右手邊第一層抽屜里”。去辦公室的路上,我一直在腦海里默記完成任務(wù)的步驟。推開辦公室的門,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此時外面強烈的陽光被厚重的窗簾擋得嚴嚴實實,讓我有一種當特工的感覺。我按照既定步驟,順利完成任務(wù),張老師獎勵我一個大拇指。
——張子為
4.立意明。
有些學生的“微文”一開始僅僅是記錄生活,好吃、好玩……只是描述,立意不夠分明。但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踐,學生“微文”的立意呈現(xiàn)出越來越明晰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生漸漸懂得:我寫這篇“微文”,想表達什么?
總之,小學高段學生“微文”創(chuàng)作是值得嘗試的,“微文”的創(chuàng)作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學會鋪陳的描述之外,適應(yīng)當代新媒體的發(fā)展,學會言簡意深地表達。并且,“自古以來,文學無孔不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文學,所以,微博火爆后,微博文學隨之火爆,成為不可回避的文學新模式”。[2]微博文學將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學模式強勢走進大眾的生活?!敖酱胁湃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微博文學會不會成為繼“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后的一枝“文學奇花”呢?就讓我們的學生,未來社會的主人,練習微文、撰寫微文,成為滋養(yǎng)“微博文學”這枝“奇花”的小園丁吧!
【參考文獻】
[1]李存.微博文學的定義、發(fā)展、類型及特征[J].貴州社會科學,2010(10):65-72.
[2]霍忠義.微博文學文體論[J].中州學刊,2014(10):153-156.
注:本文獲2016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