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月圓+韋雪艷
摘 要為探討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和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現(xiàn)狀以及兩者之間的相關情況,采用差錯管理氛圍量表和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量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現(xiàn)今的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下,當前中小學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普遍偏少,教師教學興趣不高,發(fā)散性、開放性思維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在所在學校性質上存在顯著差異,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在教師性別以及是否班主任上存在顯著差異。除屬于差錯管理氛圍范疇下的差錯壓力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呈負相關外,總體而言,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呈顯著正相關,差錯處理、差錯預測、差錯壓力和差錯管理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具有預測作用。
關鍵詞差錯管理氛圍 中小學教師 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
古語有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不犯錯是不切實際的?!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人能夠保證永遠不出差錯,出了差錯后及時改正,則再好不過。受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和人類有限理性(Simon,1957)的影響,任何一個組織和個體都無法完全規(guī)避差錯。國內學者王重鳴、洪自強(2000)將組織差錯管理氛圍定義為:與差錯有關的組織實踐、程序和態(tài)度,簡而言之,差錯管理氛圍就是指組織處理差錯的方式方法[1]。我國學者陳文沛(2013)在分析差錯管理氛圍具體的測量時,選取了包括差錯掌握、差錯預測、差錯風險、差錯壓力和差錯管理機制在內的五個維度來對我國組織差錯管理氛圍進行測量[2]。本研究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以學者Rybowiak等人(1999)編制的差錯取向量表為基礎,結合學者王重鳴和陳文沛的建議,最終采用以差錯掌握、差錯預計、差錯壓力和差錯管理四個維度的差錯管理氛圍量表。
差錯處理維度是指組織中的成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發(fā)生差錯時能主動與其他成員分享、溝通和思考差錯產生的原因,從差錯中學習經驗和總結教訓,達到減少差錯負面影響的效果[3]。差錯預測維度是用來描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組織中的成員能夠預測差錯的產生,不懼怕出現(xiàn)差錯[4]。差錯壓力維度主要指組織中的成員在工作過程中害怕出現(xiàn)差錯,阻礙了企業(yè)良好差錯管理氛圍的產生[3]。差錯管理維度主要指的是組織對待差錯的一些具體規(guī)范和措施。
學校作為一個組織團體,教師是其中的個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差錯不可避免,如何營造良好的差錯管理氛圍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并積累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對教學有獨到的見解,并將這些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教學行為[6]。研究結果表明:積極的差錯管理氛圍可以促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產生,消極的差錯管理氛圍抑制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隨機取樣的方法,以江蘇省泰興市五所中小學的268名中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268份,回收問卷256份,剔除無效問卷后,獲得有效問卷為225份,回收率為95.5%,有效回收率為83.96%。其中,男教師占35.6%,女教師占64.4%;小學教師占39.6%,初中教師占32%,高中教師占28.4%,涉及語數英、文科、理科以及藝術類教師。
2.研究工具
(1)差錯管理氛圍量表
以學者Rybowiak等人(1999)編制的差錯取向量表為基礎,結合學者王重鳴和陳文沛的建議,最終采用和編制了以差錯處理、差錯預測、差錯壓力和差錯管理制度四個維度的差錯管理氛圍量表[6],該量表共27個測量條目,采用5點計分,針對中小學教師群體進行試測,得到有效問卷120份,用Spss17.0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刪掉2道題,形成最終問卷。修訂后的問卷仍舊包括差錯處理、差錯預測、差錯壓力和差錯管理四個維度,共25個條目,采用5點計分法,從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整個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860,KMO和Bartlett的檢驗效度為0.863,有較好的信、效度。
(2)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量表
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量表,是參照TTCT(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1977),以RIBS(Runco Ideational Behavior Scale,2001)為藍本改編而成,共計31個條目,分為原創(chuàng)性、發(fā)散性、靈活性、興趣性、冒險性和反思性六個維度。為了保證量表的有效性,本研究針對部分中小學教師進行試測,得到有效問卷120份,用Spss17.0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刪掉了13道題,形成最終問卷。修訂后的問卷包括興趣性、發(fā)散性和開放性三個維度,共18道題,采用5點計分法,從1(從不這樣)到5(總是這樣),整個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939,KMO和Bartlett的檢驗效度為0.940,有較好的信、效度。
3.數據的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二、研究結果
1.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和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基本現(xiàn)狀
以225位中小學教師感知到的學校差錯管理氛圍、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各因子的因子均分為統(tǒng)計指標,來比較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各維度水平的狀況。
由表1可知,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和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的均分大體在3分左右浮動,差錯處理和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分數相對高于其他維度均值,分別是4.23分和6.22分,說明兩者整體水平較高。在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的具體結構上,差錯處理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差錯管理和差錯預測,而差錯壓力的得分最低。在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的具體內容上,教師的興趣性得分最高,其次是開放性,而發(fā)散性得分最低。
2.中小學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以中小學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為因變量,將性別、學校性質、是否班主任和教師職稱作為自變量進行差異分析,結果見如下表格(表中數據只列出具有顯著性的情況)。
表2結果表明,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下教師的興趣性、發(fā)散性及開放性思維在不同學校性質上存在顯著差異,通過事后比較可知,處于城市公立性質學校的中小學教師在教學興趣性、發(fā)散性和開放性思維上都顯著低于鄉(xiāng)鎮(zhèn)公立性質學校的中小學教師。
表3結果表明,在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具體方面,教師發(fā)散性思維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男性教師在發(fā)散性思維上的平均分明顯高于女性教師。此外,教師的發(fā)散性思維與開放性思維在是否擔任班主任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并且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發(fā)散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上的得分均高于不是班主任的教師。
3.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關系
(1)差錯管理氛圍與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相關分析
表4結果表明,除差錯壓力維度與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各維度呈負相關外,差錯管理氛圍其余三個維度均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各維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從統(tǒng)計結果中還可以看出,差錯處理與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興趣性的相關系數為0.396,表明中小學差錯處理對教師教學興趣性的影響效應可能具有協(xié)同性;教學行為的發(fā)散性,差錯壓力與其相關性最高,說明差錯壓力越大,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發(fā)散性越弱;而差錯處理與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開放性關系最密切,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學校差錯處理的氛圍越濃,教師越能更好地展開教學的創(chuàng)新。
(2)回歸分析
為了考察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獨立作用,以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各維度得分為因變量,以差錯管理氛圍各因子得分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興趣性上,差錯處理、差錯壓力、差錯管理進入回歸方程,三者解釋量共為46.2%,三種差錯氛圍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具有很強的預測力。在教師發(fā)散性思維上,差錯壓力、差錯處理和差錯預測進入回歸方程,三者解釋量共為38.8%,三種氛圍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預測力較高。在教師教學開放性上,差錯處理、差錯預測和差錯壓力進入回歸方程,三者解釋量共為37.2%,三種氛圍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具有較高的預測力(見表5)。
三、討論與分析
1.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和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整體狀況分析
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及其各因子均分在3分左右,整體氛圍還不錯。究其原因,隨著素質教育的積極推行,中小學差錯管理制度日趨成熟,大大促進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然而,在差錯管理氛圍各因子得分上,差錯預測因子和差錯管理因子得分并不高,這表明中小學教師預測到差錯發(fā)生的意識還相對薄弱,亟須培養(yǎng)和加強。差錯處理因子的得分最高,表明現(xiàn)在的中小學教師在差錯發(fā)生后更傾向于與同事溝通和學習經驗。在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各因子得分上,中小學教師教學興趣性因子得分較高,其次是教師教學開放性思維,教師教學發(fā)散性因子得分最低,說明當下中小學教師對待教學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但教學內容方面的發(fā)散性思維不夠開闊。
因此,在從事具體教學活動時,中小學教師也要敢于拋棄傳統(tǒng)的不敢犯錯的思維模式,當出現(xiàn)差錯時,勇敢面對,積極主動地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與同事溝通交流,找出差錯背后潛藏的內在規(guī)律,解決教學差錯,掌握差錯處理的方法和路徑,從而總結教學經驗,促進自身和學校整體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2.不同人口學變量中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及各因子的差異分析
(1)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在學校性質上的差異分析
中小學教師教學興趣性、發(fā)散性和開放性在不同學校性質上存在顯著差異,鄉(xiāng)鎮(zhèn)公立性質的學校得分明顯高于城市公立性質的學校。究其原因,鄉(xiāng)鎮(zhèn)公立性質的中小學教學管理可能更寬松些,不及城市公立性質學校嚴格和規(guī)范,通常而言,“事過猶而不及”,管理太過嚴格,束縛了教師的開放性思維,捆綁了教師的發(fā)散性思維,降低了教師對教學的興趣性,“約法三章”也需適度。而鄉(xiāng)鎮(zhèn)公立學校則不同,它給予了教師更多的教學空間,不過分以條條框框對教師的教學加以限定,教師個性教學方法的施展得以保證。
(2)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在是否班主任上的差異分析
數據分析表明,教師教學發(fā)散性和開放性思維在是否班主任上存在顯著差異,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發(fā)散性和開放性上的得分均高些。主要原因可能是擔任班主任的教師處理的教學工作更繁雜、更具體,班主任須兼顧學生學習與生活。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會遇到紛繁復雜的教學事件,僅憑專業(yè)教學知識是無法應對和處理的,教師的發(fā)散性和開放性思維也至關重要,班主任需要靈活地處理各種教學事務,保證學校教學活動井然有序地開展。
3.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關系分析
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具有顯著影響。差錯處理、差錯預測和差錯管理有助于促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差錯壓力不利于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產生。差錯處理顯著正向預測教師教學興趣性、發(fā)散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Beta值分別為0.379、0.200、0.287,P<0.001;P<0.01),差錯預測顯著正向預測教師教學的發(fā)散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Beta值分別為0.1999、0.222;P<0.01),差錯管理顯著正向影響中小學教師教學的興趣性(Beta值為0.183;P<0.01)。即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下的差錯處理、差錯預計和差錯管理對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
這給中小學教學管理實踐帶來新的啟示,差錯孕育創(chuàng)新,教學創(chuàng)新行為的產生是基于教師不斷的教學試錯,與同事不斷溝通、學習并歸納總結的結果[7]。中小學教學管理階層要改變對差錯的認識,要認識到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在所難免,包容、理性地對待差錯尤為重要[8]。包容差錯并非對教學中所出差錯熟視無睹,而是在教師由于疏忽出現(xiàn)差錯的前提下,學校理性地看待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差錯,特別是教師因為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而出現(xiàn)的差錯要持包容態(tài)度,并對教師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想法給予鼓勵和支持。中小學??煽紤]以周或月為劃分周期,在教師間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討教學差錯問題,達到糾正差錯、總結提升的目的。鼓勵教師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正確面對所出差錯,促進教師間的差錯學習、溝通和思考,引導教師從差錯中不斷學習、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差錯管理氛圍,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行為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Edmondson A C.Learning from mistakes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the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human error[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1996.
[2] 陳文沛.差錯管理氛圍對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跨層次模型分析[J].現(xiàn)代財經,2013(10).
[3] 高晶.差錯取向與個體創(chuàng)新行為關系研究——基于團隊性績效考核中介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22).
[4] Edmondson A C and Lei Z K.Psychology safety:The history renaissance and future of an interpersonal construct[J].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4(1).
[5] Frese M and Keith N.Action errors,error management,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5(1).
[6] 俞國良.創(chuàng)造心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 杜鵬程,賈玉立,倪清.差錯能成為創(chuàng)新之源嗎——基于差錯管理文化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影響的跨層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9).
[8] 尹奎,孫健敏,陳東妮.差錯管理氛圍研究述評與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6(2).
[作者:錢月圓(1993-),女,江蘇泰州人,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韋雪艷(1975-),女,吉林白山人,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