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蘭
摘 要: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教師要靈活運用游戲教學的主要策略,從時空上挖掘游戲、從幼兒年齡段設置游戲、在教學中指導游戲,讓幼兒在學中做、做中玩,學做結合、玩學結合,全面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游戲;時間;年齡;指導;合作;參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導,因此,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游戲教學的策略,指導幼兒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扮演游戲角色,使其在學中玩、玩中做、玩學結合,全面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一、游戲時間不予特別限制
幼兒園由于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大中小班的幼兒不可能同時在同一場地上進行游戲教學,不少教師就在教室進行游戲教學,而教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參與游戲的人數(shù),會影響一部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室內(nèi),在游戲時間上不要過多地給予限制,應盡量讓幼兒參與其中,讓他們盡情享受游戲教學帶來的樂趣。
例如,“給布娃娃喂飯”是一種重復性動作很強的小游戲,它適合在教室里做這類小游戲,但由于布娃娃用具數(shù)量有限,僅有20個,于是我讓班里的小朋友每兩人分成一個小組,按小組給布娃娃喂飯,且盡量給出足夠的游戲時間。兩個人可以同時喂飯,一個小朋友喂稀飯,一個小朋友喂菜肴,然后還可輪換喂飯。也可以一個小朋友喂飯的同時,另外一個小朋友觀察游戲。有的小朋友一邊喂飯,一邊還說飯撒到衣服上了,要趕緊擦一下……游戲時間的保證,使得幼兒們盡情地暢游在游戲的海洋中,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探索和開發(fā)游戲的情節(jié),更有助于提高他們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注意兼顧不同的年齡段
大班、中班、小班的幼兒,由于其年齡段的特點和認知的不同,他們對游戲的理解和參與程度也不一樣。因此,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設置游戲的不同形式和內(nèi)容。
對3~4歲的幼兒,應多設置一些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游戲,因為初入園的幼兒對新的環(huán)境有陌生感,面對四周都不熟悉的小朋友,往往感到孤獨、寂寞,他們需要結交新的小朋友。同時觀察力是幼兒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性的培養(yǎng)也是低年級幼兒教學要求。因此,多設置一些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調(diào)動幼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游戲,像吃飯、喂飯游戲,更能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的能力。
對4~5歲的幼兒,應多進行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游戲,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更喜歡低結構的玩具和材料,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些集體參與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如擺城堡積木游戲,可以讓不同的幼兒負責不同層次的城堡形狀擺放,也可以讓不同的幼兒負責城堡左右形狀的擺放,還可以讓他們商量,相互合作,可以拆了再擺放,也可以擺放后再拆。經(jīng)過合作,一個個美觀的城堡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這樣,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等都會漸漸得到提高。
對5~6歲的幼兒,應多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參與游戲表演,通過表演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世界,體驗參與游戲的過程,回味參與游戲的樂趣,主動表達自己參與游戲的感受。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游戲教學,我先在教室里布置游戲環(huán)境,然后讓幼兒分別扮演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可提前進行兩三次排練,然后在班上進行游戲表演。其中“白雪公主”的精彩語言表演和“七個小矮人”臉部表情表演贏得了其他小朋友的陣陣掌聲,他們在玩中做、做中玩,學做結合、玩做結合,十分到位。
三、教師要給予及時指導
幼兒受年齡和思維認知的限制,他們在游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甚至成為游戲的參與者。
例如,“小小售貨員”游戲,小商店布置和商品排放到位,小小售貨員也到位了,這時需要有人前去購買、砍價,如果沒有小朋友前去,怎么辦?教師就需要以顧客的身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后鼓勵其他小朋友大膽效仿老師的樣子,上前與售貨員進行交流。教師還可以在購物過程中設置新的教學情節(jié),如假裝購貨太多,自己沒法全部拿走,讓售貨員幫忙,看看能否送貨上門,以培養(yǎng)小小售貨員的應變能力。
總之,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通過游戲教學,幼兒可以獲得充足的發(fā)展,教師要多從時空上挖掘游戲、從幼兒年齡段設置游戲、在教學中指導游戲,發(fā)揮游戲的最大價值,全面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德娟.加強幼兒游戲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3).
[2]楊婷婷.探討幼兒游戲教學之策略[J].學子(教育新理念版),2013(12).
(作者單位:福建省上杭縣蛟洋鎮(zhèn)塘下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