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玲
摘 要: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在情感教學的德育方面有著眾多的優(yōu)勢條件,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學科本身的教學特點,通過人物情感熏陶、形象感染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德,陶冶學生的情操。將德育由課內外進行滲透,從而使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一、小學語文德育的基本內容
1.人文主義教育
小學生正處在思想道德品質初步形成和逐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篇豐富多彩的文章,為小學生編織了一個奇幻的童話樂園。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自由自在地遨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中,認識非常感興趣的事物,從而豐富自我的認知世界。
2.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在語文德育教學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對課文的講解,對人物形象的解讀,對主人公精神境界的領悟,啟發(fā)學生進行傳統(tǒng)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過對《紅領巾真好》《我不能失信》等課文的學習,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tǒng)美德教育,老師也認識到潤物細無聲的重要性。
3.行為規(guī)范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自身行為習慣形成與發(fā)展不可忽視的時期,他們的思想認知較為單純,但是對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并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更需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小學生樹立一個行為規(guī)范的榜樣,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透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內容。
二、情感作用
情感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模式,其體現(xiàn)的是真教育,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非智力因素來進行一系列的教學工作,并讓學生能夠徜徉在情感教育的世界中。翻開小學語文課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名篇的作者洋溢著一種對偉大祖國、對人民、對親朋好友、對大自然的真摯情感。因此,教師在授課之前必須傳達出感同身受的情感教育,借助于情感傳遞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就能夠有效實現(xiàn)學生的情感遷移,這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師德育情感教育觀念亟待提高
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有部分教師對語文教學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缺乏足夠深刻的認知,不明白當前素質教育大方向下的教育教學目標,不清楚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中幾乎很少涉及思想品德教育,依然保守頑固,照本宣科,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沒有絲毫的作用。
2.課堂教學滲透方式急需提高
還有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的過程中,把原有的滲透方式生搬硬套運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學生德育滲透的方式,形式呆板,內容枯燥。久而久之,學生也容易產(chǎn)生排斥心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產(chǎn)生質疑,這樣不僅沒有達到教學目標要求,教學質量也大打折扣。
3.應試升學考試束縛有待松綁
目前,仍然以考試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大多忽視了素質教育下德育的重要性。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把課本知識看作學生學習的全部,不看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優(yōu)點。由此造成思想品德教育與知識教育的差距拉大,從而形成一種看似有實則無的虛假現(xiàn)象。
四、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學滲透方法與途徑
1.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真正的德育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教授的對象是7到12歲的小學生,他們的認知方式比較單一,但是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活潑好問,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這是小學生非常難得的優(yōu)點。根據(jù)他們身上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f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發(fā)表見解,并且認真講解,循循善誘。比如,在進行《司馬光》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就可以播放司馬光砸缸的短片讓學生觀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學習到遇到“危險要沉著冷靜,不驚慌失措,巧妙處理問題”的道理。
2.創(chuàng)造學生情感投入的時機,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不少生動形象的圖畫,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借助于這些具有說服力的教學材料來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借助于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相關課文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體驗。比如,在進行《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講解時,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青蛙以及老龜?shù)慕巧@樣就能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學滲透方法有許多種,因此,語文教師只要善于捕捉和創(chuàng)造各種恰當?shù)臅r機,并且用心去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將德育從課內外相互銜接,滲透到語文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就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林長樹.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吉林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