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嬋
(上海市青浦區(qū)白鶴幼兒園)
摘 要:長期以來,大班幼兒傾聽能力一直是廣受關注的熱點,不少專家、教育工作者對其開展了研究,但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從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前人研究,認為大班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創(chuàng)設吸引幼兒傾聽的氛圍、布置可以樹立幼兒責任意識的任務、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教育者要言傳身教借此改善幼兒的不良傾聽習慣。
關鍵詞:大班幼兒;傾聽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教育要關注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就明確指出要幫助和指引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傾聽對方講話”。鑒于其重要性,筆者結合自身長期的教學實踐,擬從四個層面分析如何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傾聽能力,意在為相關研究或教育教學提供啟示和借鑒。
一、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興趣
興趣對幼兒學習而言,至關重要,正如常言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創(chuàng)設適當?shù)姆諊?,以激發(fā)幼兒傾聽興趣,是培養(yǎng)其傾聽能力的重要舉措。鑒于大班幼兒在年齡階段方面的特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設符合其認知特征的氛圍,十分具有必要性。和諧、愉悅并且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是適切大班幼兒氛圍的重要特性。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利用情景教學、故事教學、游戲教學等形式,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傾聽興趣,進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的目的。
筆者在自身教學實踐中較好地運用了這一舉措。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和尚不成熟的認知特征,筆者經(jīng)常使用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傾聽興趣。大班幼兒相對來講,對周邊環(huán)境充滿著好奇心,記得有一次課上,外面突降大雨,這時幼兒看到窗外下雨,就會問“天為什么會有水”這一類的問題,這時筆者就為幼兒講述了“雷鋒雨中助人”的故事,幼兒很有興趣地聽完了故事。在此基礎上,筆者又闡釋了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這樣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此舉不僅可以吸引其傾聽興趣,更是對其價值觀的有益引導和培養(yǎng)。
二、布置任務,樹立責任
任何教學中,任務導向都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在大班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亦需要布置相關任務,教師要讓幼兒在任務開展過程中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索,并通過小組合作,在培養(yǎng)合作能力的同時,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頒布不同的任務類型,但不論何種任務,都必須具備一個前提條件:幼兒要獨立完成任務,期間可采取小組探討的合作形式,但必須承擔一定任務。此舉意在讓幼兒在操作中樹立責任意識,在合作中學會傾聽他人。
筆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少幼兒責任意識并不強,主要表現(xiàn)在小組學習出現(xiàn)問題時互相推諉、家庭小作業(yè)由家長代勞兩方面。為解決此類問題,筆者主要從兩個方向進行了努力。一方面,筆者在課堂上布置小任務,明確要求幼兒合作完成,在其合作過程中,筆者會進行適當引導,向幼兒灌輸責任意識,讓其明白“任務的完成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另一方面,筆者積極與幼兒溝通,改善其偷懶意識,并且會采用微信、電話等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建議讓孩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己聽、自己學、自己看,而非家長代勞。
三、家園合作,雙向一體
家園合作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在大班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中亦至關重要,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為更好地提升幼兒傾聽能力,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教育者要基于“幼兒傾聽能力”這一主題,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lián)系,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幼兒在園內園外的日常表現(xiàn),注重兩個場景之下的差異,積極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其更好更快地提升傾聽能力。另一方面,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作為不同場景下的雙向教育,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幼兒園強調“善于傾聽”,家長則灌輸幼兒“別聽他人”的觀念。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牽手走”。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較好地踐行了這一舉措。為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園外的傾聽表現(xiàn),筆者建立了微信群,鼓勵家長暢所欲言,積極闡釋自家孩子在傾聽能力方面的表現(xiàn)。之所以建立微信群,而非單一的個體了解,是為了利用群體效應解決家長“不愿意說”“不想說”的問題。筆者基于不同家長的反饋,積極開展相應教育活動,來改善幼兒的不良傾聽習慣,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同時,筆者定期約見家長,向其闡釋傾聽能力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并共同商議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的策略,達成共識,保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一致。
四、言傳身教,培養(yǎng)習慣
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征,實施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要樹立榜樣示范,教師要言傳身教,以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大班幼兒年齡較小,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并不全面,容易出現(xiàn)愛插話、愛拌嘴等不良傾聽習慣。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幼兒樹立榜樣,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
筆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幼兒諸多不良傾聽習慣。為有效改善這一問題,筆者較為注意在幼兒面前的一舉一動。如,在課上開展活動時,有的幼兒會插話,筆者會耐心聽完幼兒的講話,從不中間打斷其言語;在幼兒開展游戲活動時,有的幼兒會問問題,筆者會耐心聽完其問題,并給予準確解答。筆者還經(jīng)常利用一些自己編寫的小故事,來向幼兒傳達“善于傾聽”的理念。此舉旨在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為幼兒提供榜樣效應,借此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總而言之,大班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可從以上四方面著手。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即學校要積極進行條件創(chuàng)設,為教師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資源,唯有此方面具備,才可施行培養(yǎng)策略。
參考文獻:
[1]任小葉,任平.如何“抓住”大班幼兒傾聽的耳朵[J].都市家教,2015(6).
[2]張金美,崔玉海.教會大班幼兒學會傾聽[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