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環(huán)高
(廣東省惠東縣吉隆第二小學)
摘 要: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家,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也是學生良好品德養(yǎng)成、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載體。班級文化有外在的環(huán)境文化,內(nèi)在的精神文化,夾在中間的制度文化。班級文化建設在加強班級管理,營造班級氛圍,發(fā)揮班級功能,提升班級形象,打造班級特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發(fā)展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以及有效建設策略進行概述,深入探討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級文化;物質載體;知名度
所謂班級文化,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形式和形態(tài)。它包含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果把班級文化分為三層的話,物質文化是文化表層,制度文化是文化中層,精神文化是文化深層。其中精神文化是班級的本質、個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班級文化的靈魂,在班級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決定和支配著其他層面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文化氛圍、班級風貌、學生個性發(fā)展、班級整體的精氣神的集中表現(xiàn)。
新課標明確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班級中成長。”眾所周知,班級這一家園對學生成長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使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由此可見,一個班級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可以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鍛煉、塑造學生。縱觀各校班級文化建設情況,參差不齊,雜亂無章,失去其功效。如何創(chuàng)建先進的班級文化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需要班主任的實踐研究總結。下面我對如何創(chuàng)建先進的班級文化談談我個人的體會。
一、以優(yōu)美的物質文化為載體,熏陶學生的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然環(huán)境主要是通過客觀現(xiàn)實對人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把課室布置成學生溫馨的家,整潔、明麗、溫馨的教育環(huán)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促使學生積極奮進。正所謂“環(huán)境造就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從教室環(huán)境入手。
1.保持教室整潔、明麗、溫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教室的衛(wèi)生是班級文化的基礎,整體感覺是整潔、大方、得體,其標準是桌凳整齊,物品擺放合理,教室干凈,門窗明亮。干凈的教室不是打掃出來的,而是保持出來的。自擔任班主任以來,堅持開展“彎腰”行動,看見紙屑主動撿起,桌凳歪了隨手扶正,物品亂了隨手擺好,在學生心中樹立“教室是我家,整潔靠大家”的主人翁責任感。我還將學生“彎腰”行動的精彩瞬間展示于教室。
2.規(guī)范學生儀容儀表,增強學生的自信
在教室前門張貼“抬頭、挺胸、微笑”,背面張貼“今天你微笑了嗎”,以此作為學生儀容儀表標準約束學生的“型”,它就像是導航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一段時間下來,班級的每一位成員都被此感化而慢慢地改變和規(guī)范他們的形象,難怪學校老師都說我班的學生連走路都自信。
3.精心設計班級名片,提升班級的知名度
班級名片是在一張8開卡紙大小的卡片上用最簡練的方式介紹班級的“名片”,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由班級全體師生共同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班級情況、展示班級風采、宣揚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標識,內(nèi)容有班名、班徽、班級口號、育班理念、班級奮斗目標等。班級名片是班級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班級形形象、體現(xiàn)班級精氣神的名片。
4.細心布置班級墻壁,讓墻壁會“說話”
根據(jù)我班學生的特點,打造班級特色,我布置如下:“頭腦充電站”——圖書角,其溫馨提示是:“今天你充電了嗎?”學生每天都給自己充電,也樂于把自己的藏書與大家分享,圖書角里的書每天都是晚出早歸?!鞍嗉壸毅憽薄獌煞鶊D文并茂的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從而營造學習氛圍,以此激勵學生不斷拼搏、奮進?!碍h(huán)游日記”——學生行為變化的歷程。它是全班學生共同參與、輪流撰寫的日記,形式是真實、詳細地記錄每天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亮點,第二天早上利用早讀課約兩分鐘時間由執(zhí)筆學生上臺念給同學們聽,學生聽后評析,老師修正、引領、補充和指導。日積月累,孩子的日記(寫作水平)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發(fā)生了變化,行為也悄然變化了?!霸婏L畫韻”——班級秀,這是展示學生個人才華的平臺,設計為兩個版面:學生成果展、美文欣賞。如美術作品展、優(yōu)秀作文展示、書法展等,既可以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還能映射其他學生。當然,班級文化布置遠不止這些,還有“班級信息欄”——學生座位表、課程表、班干隊干表、值日安排表,“中國夢,我的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等等。
5.精心辦好板報,展示個性文化風采
黑板報可以說是一個班級的文化導航,是營造班級文化氛圍的重要舞臺,是傳播知識、啟迪智慧、播撒文化氣息的“圣地”。我將學生分組,分期,集思廣益地把每期板報辦得內(nèi)容豐富、各具特色。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設計、選材、抄寫、寫作的能力提供展示的平臺。
二、以健全的制度文化為導向,規(guī)范學生的品行
1.健全的制度是科學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首先,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教育,更離不開嚴格的管理?!耙云鋰缹湫小辈拍莒柟桃研纬傻牧己冒囡L。心理測試表明,共同參與制度的決策、制度,最易于為參與者所執(zhí)行。我讓學生自己參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讓全體學生討論制定學習、紀律、衛(wèi)生、班風四大標準,最后形成《我們的約定》,內(nèi)容簡明具體,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具可操作性,學生也樂于執(zhí)行和遵守。其次,完善獎罰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我們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科學管理是制度文化的落腳點
小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干部“任職”時間過長,工作易被動,出現(xiàn)疲倦現(xiàn)狀。因此我制定了“值日班長責任制”,每天設班長一人,具體負責當天的日常事務,為使班級工作良性運轉,配套推行了“班委輪換制”和“分組管理制”。在班委輪換制方面,實行任職前培訓和跟崗學習,由任現(xiàn)職干部指導;在分組管理制方面,先把班級學生科學地分成若干組,每個小組里有小組長、記錄員、學習標兵等。值日班長的管理對象是各小組長,小組長的管理對象是小組成員,值日班長還掛點(小組)值周。通過分層管理和扁平化管理相結合,可以細化日常工作,大家各司其職,使管理真正落實到人,責任到職。它能使每個學生都進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角色,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工作熱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暖流在班級流淌。
三、以特色的精神文化為內(nèi)動力,塑造學生的心靈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對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其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感到一股強大的無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無意地影響、支配著學生的行為,塑造著他們的心靈。蘇霍姆林斯基說:“班級建設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種和平愉悅的精神共同體——它既是教育工作的自然歸屬,也是我們的快樂所在。”
1.量身制定班級奮斗目標
國家有國家的奮斗目標,學校有學校的奮斗目標,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也有一個奮斗目標,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向目標奮斗。教育家魏書生始終認為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出“有思想,有目標,有情感的主動發(fā)展的個體?!眾^斗目標有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班級奮斗目標應結合班級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并由師生共同制定班級發(fā)展的方向。今年開學初針對我班學生平時學習懶散、不思進取的現(xiàn)狀,我創(chuàng)建了“讓每一次努力都收獲幸運”作為班級的近期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通過奮斗收獲成果,感受幸運,達到目標后提出“越努力,越幸運”的中期目標。
2.正確引導班級輿論
正確的班級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具有感染、通化、激勵的作用,引導學生對班級的熱點進行評議,把輿論的中心引導到正確的方向,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針對我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男女同桌這一輿論,開展了一次“男女搭配,學習不累”的主題班會,通過教育和引導,這一男女同桌的輿論在班上銷聲匿跡,反而形成了團結友愛、平等互助、共同進步的班級氛圍。
3.重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良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強調多揚長,找到學生的閃光點,組成互助組,消除學生的對立情緒,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學生做同路人,平等共處,坦誠相待。
四、以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為橋梁,提升班級凝聚力和增強集體榮譽感
班級活動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啟發(fā),得到激勵,從而使班級凝聚力不斷提升,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
1.校運會,班級風景線
每年的校運會是我必做的一大課題,我要求學生本著鍛煉、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挖掘班級每一成員的潛力,調動全班的積極因素,組成了“競賽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拉拉隊”,提出盡力取得好成績,但一定要取得精神文明獎的目標。2016年校運會,每一個運動員比賽前和比賽后都有周到的服務,無論勝者還是敗者歸來都有熱烈的掌聲,特別是在宣傳報道方面成績突出,經(jīng)過全班同學齊心協(xié)力,我們?nèi)〉萌F體總分第二的好成績,并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
2.才藝大風車,七彩幸福童年
為促進廣大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提供一個綜合素質教育與才藝素質開發(fā)、展示的舞臺,每個學期都會定期開展班級才藝大風車活動。才藝大風車有舞蹈、唱歌、樂器、相聲、小品、話劇、最佳主持人等。目的是通過藝術教育,讓更多小朋友變得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為他們架起通向理想和藝術殿堂的橋梁。
3.“中國夢,我的夢”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班會是班主任根據(jù)學校工作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既可以達到提高認識、發(fā)展個性、愉悅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鍛煉自理自治能力,從而達到鞏固班集體和良好班風的目的。
假如說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中的“社會”,那么班級文化就是學校教育的“家庭”。班級文化是一門看似簡單卻又深遠的德育課程,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作為一線的班主任必須去了解、探討、實踐、總結。班主任要做個有心人,共同關注班級文化建設;做個用心人,共同創(chuàng)建具有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做個細心人,把班級文化建設推向更高點,這就是小學育人的驕傲。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譯林出版社,2013.
[2]謝云.好班是怎樣煉成的:小學班主任班級建設之道[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
[3]董玲.淺談小學班級文化建設[J].新課程,2012(9).
[4]梁道松.班級名片:班級文化建設的窗口[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
[5]張云杰.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