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
【關鍵詞】 高考;文綜;備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0—0125—01
高三階段的全面復習涵蓋了所有的知識點,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說是全面復習的唯一機會,是整個高考復習歷程的基石。所以說,備戰(zhàn)高考,必須把握好復習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诠P者的個人經(jīng)驗,復習的過程中有三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做好這三件事將有助于學生大幅度提升成績。
一、跟緊教師,提高效率
這看似平常,卻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雖然復習階段的內(nèi)容都是都是以前學過的,沒有新鮮感,但也絕不能輕視課堂的作用。學校在畢業(yè)班的師資安排上,一般都是選擇具有多年備考經(jīng)驗的優(yōu)秀教師,每一堂課都是他們多年心血和經(jīng)驗的結晶,所以學生復習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好好聽好每一堂課,在舊知識中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什么叫聽好課呢?并不是說整整一堂課都在聽教師講就是聽好課了,一個會聽課的學生必然能夠跟隨教師的腳步,明晰教師的思路,了解教師的講課邏輯,抓住這堂課中教師強調(diào)的重點,并根據(jù)內(nèi)容的主次做出恰當?shù)奶幚砗桶才拧?/p>
有的尖子生認為課堂上的內(nèi)容太淺“吃不飽”,于是便在課堂上一心二用,一邊聽課一邊寫作業(yè)或做其他自主復習。他們看似充分利用了時間,其實是得不償失。在一心二用的情況下,他們既不能跟著教師溫故知新,也不能專注地進行自主復習,是屬于低效率的課堂學習,而且這種缺漏很可能永遠也補不回來。與其這樣,不如一邊聽課,一邊結合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聯(lián)想,不但可以加深對教師所講的,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點的記憶,還能同時復習聯(lián)想起來的內(nèi)容。
二、緊抓教材,加強記憶
在學習文科科目時,教材是根本,記憶是基礎。對課本上知識點的記憶不但在學新課時要做,在最后的總復習時,甚至是到踏入高考考場前都不能有絲毫懈怠。有人抱怨在最后關頭還要背書是笨方法、是低效率行為。殊不知,沒有這些基礎知識作為基石,所有的思路、方法、技巧都是空的。背書是枯燥,有時候還會背了后面又忘了前面,好像永遠也背不完。其實背書本來就是在遺忘中反復記憶的過程,忘了不要緊,持之以恒就好。堅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多次記憶之后,腦海深處一定會留有印象,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印象,它極有可能成為考場上的救命稻草。事實證明,但凡背過的東西一定會留在記憶深處,在題干的刺激下很有可能重新回憶起來。同學們可以每天每個科目各花20到40分鐘來背誦,當然,背書并不只是死記硬背,還是要結合學科特點,不同的科目,背書的方法各有不同。
以歷史學科來說,歷史講究細節(jié),是最考驗記憶的科目,課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圖,乃至注釋都不能放過。在復習時,首先要把課本從頭到尾詳細地、無遺漏地背下來,然后整理出一個知識圖譜,根據(jù)這個圖譜把這一課中的知識主干再強化記憶一遍,最后把容易遺忘的細小知識點,如小字、地圖、注釋等整理出來再背一遍,三遍過后就可以對這節(jié)課有比較好的掌握了。
三、大量做題,查漏補缺
大量做題這是備考的關鍵,也是學生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面對五花八門的習題集怎樣選擇呢?首先,一定要先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赡苡行W生會認為教師出的題沒有高考真題質(zhì)量高,所以不夠重視,其實,老師是最了解學生在各個復習階段的重點和難點的,因而他們出的題目是最切合學生實際的,是最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查缺補漏的。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基礎上,還可以針對當時所復習的知識,選擇相應的高考題或模擬題進行練習,主要目的還是夯實基礎,將知識點逐個擊破。學有余力的學生也可以做一些高考真題的選擇題,不要太在意錯了多少,把錯的題目搞清楚,并收集起來慢慢消化,防止再錯就行了,至于文字表述題,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每天做一些。此外,不要以為題目做過就行了,還應該學會復習已做過的題目,這是一項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將自己過去的答題思路、現(xiàn)在的答題思路以及標準答案中的答題思路進行比較,找出自己思路的缺陷,反省總結獲得正確答案所需要的正確思路,我們才能吸取經(jīng)驗,不斷進步。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