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舒婷
【摘 要】英語兒歌富于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其優(yōu)美的旋律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而且便于幼兒記憶。幼兒期是汲取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幼兒英語教學應該從根本上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了解西方文化,側重培養(yǎng)英語聽說能力,為小學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本文主要從中師生幼兒英語教學法中的英語兒歌教學入手,探討幾種切實有效的兒歌教學法,提高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
【關鍵詞】英語兒歌;興趣;學習;教學
國內的各大幼兒園開展幼兒英語教學只不過十多年的時間,但越來越多的學前教育機構已經把幼兒的英語啟蒙教學列入自身的課程體系,成為本園的特色。但是,目前幼兒園教師的生存現狀卻令人堪憂,大部分幼兒園教師都沒有取得相應的學前教育教師資格證,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很難針對幼兒的年齡、性格特征和學習規(guī)律來設計教學活動,課堂內容相對單調乏味。在這種形勢下,培養(yǎng)合格的幼兒園英語教師,充分改善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就成了當務之急的任務。
在中師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學科安排中,幼兒英語教學法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兒歌教學作為其中一部分,自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兒歌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有助于增強英語語感,提高英語水平。再者,音樂和節(jié)奏也是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兒歌以其鮮明的節(jié)奏和豐富的內涵,成為學習英語的一種理想手段。
兒歌是幼兒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途徑,利用兒歌來學英語,不但可以引起并維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幼兒英語語感,為學習英語創(chuàng)造一個新穎有趣的環(huán)境。在幼兒英語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選擇恰當的歌曲歌謠,可以有效地控制課堂活動的節(jié)奏、紀律以及幼兒整體的活躍程度。當幼兒在課堂中感覺沉悶時,教師可以用一些活潑輕快的兒歌來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當教師發(fā)現幼兒過于活躍時,同樣可以用兒歌來引導幼兒安靜下來。英語兒歌的作用如此強大,中師生作為未來幼兒園的英語教師,要掌握英語兒歌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豐富課堂內容,為自己以后的職業(yè)生涯添磚加瓦。下面主要介紹四種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
1.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簡稱TPR)是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James Asher)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這種方法重視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在內的多種感官在學習中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形象夸張的肢體動作,能很好地帶動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幼兒一開始學習英語如同學習母語一樣,教師在開始時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動覺思維,運用全身反應法,在有趣新穎的活動過程中教會幼兒說簡單的英語。此時幼兒雖然不能用英語來思維,但在動作操作中卻能不斷產生表象,隨著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幼兒從直觀的動作思維向簡單的形象思維發(fā)展,從活動過程中學習簡單的英語句子和詞匯。從活動中促進幼兒用英語,同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符合幼兒好動的天性和認知規(guī)律。
在英語兒歌中,一些動作性比較明顯的歌曲就可以采取全身反應法來進行教學。動作的變化可以是先正常速度做動作,再慢動作,然后快動作等,教師也可在教學過程中隨意創(chuàng)編。例如英語兒歌《Follow me》,這首兒歌有很多身體動作,教師可事先準備一些小動物的頭飾,然后帶領幼兒像玩游戲一樣唱出這首歌,邊唱邊要求幼兒跟著老師做舉手、放下手、擺動雙臂和彎膝蓋的動作。反復幾次,幼兒便能記住“follow me”就是“跟我做”的意思,由此再延伸到其它動作,如nod your head(點頭),touch your tummy(摸肚子),shake your body(晃動身體)等等。再如兒歌《Rabbit》: Rabbit,rabbit, jump,jump,jump.Rabbit,rabbit,run,run,run.Rabbit,rabbit,turnaro
und. Rabbit,rabbit,quickly sit down.”這首歌可用到課前熱身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帶領幼兒隨著旋律做兔子跳、跑、轉身的動作,等到最后一個sit down(坐下來)的動作出現時,要求幼兒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以兒歌導入有利于幼兒以愉快的心境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盡快從中文的語境中進入到英語的語境,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2.情景表演法
英語的運用跟情境密切相關,情景是指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設計的各種各樣的景物、人物、場景和環(huán)境。幼兒英語教學強調在情景中學,在情景中用。情景表演法有利于幼兒利用各種感官對所學的單詞和句子理解透徹,便于幼兒主動開口練習口語,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有助于記性成效,也便于讓幼兒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既可以把上課地點設在郊外,讓幼兒在自然環(huán)境中體會兒歌的意蘊,也可以跟幼兒一起動手布置一個模擬的、貼近幼兒生活的情境,通過表情變化、肢體動作來理解所學的內容。
在英語兒歌中,有些歌曲是帶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的,像在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類似這種帶主題、有情節(jié)變化的歌曲就可以采取情境表演法來進行教學。例如兒歌《Butterfly》,這是一首描述蝴蝶的歌曲,主要講述了春天百花盛放,蝴蝶在燦爛的陽光中輕輕地拍打著翅膀玩耍,花朵們呼喚它們過來玩,它們一會兒停在粉色的櫻花上,一會兒又停在迎春花上,迎著微風嬉戲打鬧。這首歌歌詞相對較難,適合大班的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春天陽光明媚的日子,帶著幼兒到園區(qū)的花壇中或者選在春游的時候帶幼兒去公園里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觀察蝴蝶優(yōu)美的舞姿,它們揮動著翅膀時而往上飛,時而往下飛,時而??吭诨ò晟?。幼兒一邊學唱兒歌,一邊模仿蝴蝶拍打翅膀的動作,既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鍛煉到觀察力、專注力和模仿力。又如兒歌《Old McDonald Had a Farm》,這首歌主要描述了農場里各種各樣的動物叫聲此起彼伏的熱鬧情景。教師可在教授兒歌前,將教室布置成農場的背景環(huán)境,再準備貓、狗、鴨子、羊、豬等動物的頭飾和視頻,幼兒觀看視頻后了解小動物們的動作、習性和叫聲,教師扮演Old McDonald,幼兒分別扮演農場里各種小動物,進行情境表演演唱歌曲,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3.直觀形象法
直觀形象法教學是指利用圖片、實物、簡筆畫、幻燈片等教具作為感官傳遞物,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幼兒展示,達到提高學習的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guī)律,在教學中能使幼兒感到形象、清晰、鮮明、生動有趣,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英語兒歌作品中,有不少關于人物、動物和實物的形象形態(tài)的描寫,而且它們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設計一些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動畫、可操作教具等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的內容,提高意義記憶的能力。
如兒歌《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這首歌可采取直觀形象法中的圖片演示法,即用圖片替換兒歌中的關鍵單詞,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找出兒歌中出現的單詞對應身體部位的圖片,讓學生明白歌詞中head是頭,shoulder是肩膀,knee是膝蓋,toe是腳趾頭,eye是眼睛,ear是耳朵,mouth是嘴巴,nose是鼻子,然后邊學唱兒歌邊指出相應的身體部分,等幼兒熟悉了兒歌之后,教師可展示一幅缺失身體部分的卡通人像,學生通過吟唱兒歌幫助主人把缺失的部位歸回原位。再如兒歌《Five Little Monkeys》,因兒歌中包含的動作比較多,可以用動作來解讀兒歌內容,這是幼兒英語兒歌教學中的有效方法。我們可這樣設計動作:Five little monkeys(伸出五個手指)jumping on the bed(五個手指在另外一個手掌上做跳躍狀).One fell off(伸出右手食指指代一,然后兩個手握拳上下交替畫圈)and bumped his head(右手手掌摸額頭).Mama call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伸出大拇指和尾指在耳旁作打電話狀),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兩手在胸前交叉揮動,然后手指在另一個手掌上做跳躍狀)!通過手指動作,能較好地把歌詞的意思形象地表達出來,提高學習效率,也能鍛煉到幼兒的手部活動能力,有一舉多得的功效。
4.創(chuàng)意運用法
教育是一門藝術,創(chuàng)意教學是教育藝術性的體現。創(chuàng)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各種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和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所講授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兒歌歌詞進行改編,在原有句型的基礎上替換某些詞匯或者利用熟悉的旋律來創(chuàng)編歌詞。創(chuàng)意的改編能使本來單一固定的兒歌內容變得豐富多變,由于兒歌中加入了自己的東西,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持久。
例如兒歌《兩只老虎》的旋律,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把歌詞進行改編。如果整堂課是圍繞著講故事開展的,可改編為:Pretty kitty ,pretty kitty, run happily, run happily. Tell me whats happening, tell me whats happening. Share with me, share with me.如果是復習問候語的課堂,可以把歌詞改編為:Hello, hello! Nice to see you!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My names Betty. Im fine, thank you. See you later. See you later. 如果是作為一節(jié)課的導入,跟學生進行互動的,又可以把歌詞改編為: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Little Jim? Little Jim? Morning bell is ringing. Morning bell is ringing. Ding Ling Ling! Ding Ling Ling!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動力,幼兒知識的獲取和智能的開發(fā)都是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之上的。英語兒歌不僅有趣,又是幼兒學習英語,了解和接觸西方文化的“融合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如能對此進行強調,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讓幼兒在歌曲學唱和表演中領略英語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楊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年
[2]牛翠平,李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3年
[3]胡澄宜.《易捷英語韻律兒歌(1)(2)(3)》[M].華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張志遠.《兒童英語教學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