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強
摘 要: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高尚情操、優(yōu)質精神品質以及崇高理想追求的重要標準,而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重要的教學活動之一。而德育教育是一項艱難而細致的活動,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更容易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本文立足于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了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包括重視實踐中體驗、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塑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樹立榜樣進行教育和教師自身樹立榜樣等方法,以期探索出更多的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促進德育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教學;德育教育;途徑與方法
一、重視實踐中體驗德育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學校進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幾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是將德育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德育教育也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必須要將德育教育放到實踐中去。在教學中必須要將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良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德育工作,開展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中增進情感并且獲得德育體驗。在開展各種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感悟,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能感悟到道德的熏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明辨是非,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思想道德教育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學習,并且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勤奮好學,也有其他的因素影響。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幫小組,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切磋,從而在相互合作中共同進步。教學中遇到了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相互討論得出結論,教師需要主動地引導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的學習,鼓勵學生課堂上相互幫助的同時還要在課后形成學習小組,在課外時間內(nèi)還能相互成為彼此學習的摯友,相互促進。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找出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學習互助組,引導學生進行優(yōu)等生為后進者進行補習,也可以遵循自愿的原則成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需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等生的優(yōu)勢,主動為后進生答疑解惑,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增強學生的相互合作意識,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水平,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進而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最終實現(xiàn)了開展教學中德育工作的活動,逐步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樹立榜樣,讓榜樣的力量感染人
一方面,在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離不開樹立榜樣去影響學生。比如將班上的優(yōu)等生挑出一個無論還是學習成績還是道德品質都能夠成為榜樣的人,讓他來感染其他人,引導學生向他學習,另外還需要尋找一些成績上的中等生或者后進生樹立道德榜樣,引導他們提高成績,同時發(fā)揚自身的優(yōu)勢去影響別人,不同層次的榜樣可以幫助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影響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樹立榜樣的時候注重品質的分類,比如嚴謹自律、勤儉自強、樂于助人、謙遜擔當?shù)?,詳細分類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榜樣身上尋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為學生樹立榜樣,深入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積極地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發(fā)揮自己的魅力成為學生崇拜喜歡的人,注意一言一行,時刻關注到是否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否潛移默化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注重反思,促進德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是艱難的一項工作,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受人性的光輝也要讓學生懂得從實際生活中尋找案例,讓學生明白勤奮好學的人、敢為天下先的人、敬業(yè)奉獻的人都是有的,值得我們的學習。從實踐中推動德育教育的發(fā)展,最終讓學生教學中感受到德育教育,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他人。
參考文獻:
[1]劉祖英.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1-5.
[2]陸明培.化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1,(01):93.
[3]郭東文.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6,(25):140-141.
[4]秦孟春.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的途徑與方法[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