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涵
(吉林省柳河縣長青小學)
面臨新課程的改革,在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基本理念的指導下,只有盡快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積極探尋課堂教學的最佳途徑,才能肩負起教育教學的重任。
回顧過去半年的語文教學,主要有以下收獲:
一、傳遞微笑,讓心靈貼近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懇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倍@一群剛剛邁進學校大門,還懵懂無知的孩子們,則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微笑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打開心靈的鑰匙。因此,我讓微笑成了我表情的代名詞,在微笑中和孩子們一起讀書、識字、游戲,在微笑中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孩子們從微笑中得到了鼓勵,在微笑中品嘗了快樂,體驗了關懷,于是,更加燦爛的笑容綻放在他們的臉上、課堂上。他們活躍了,大膽了,舉手的人越來越多,都爭吵著要回答問題,有的甚至跑到我的身邊“強行”要求回答。課下,孩子們圍到我身邊,說這說那,還不停地往我手里塞著各種零食,非要我嘗嘗。此時,我知道了我已經用微笑這把鑰匙成功地打開了學生的心靈之鎖。他們接納了我,同時,還給我一個明媚的春天。
二、多種形式,使學生樂學
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對活動和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就必須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高高興興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1.在活動中學習
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聯(lián)系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fā)展的直接源泉。在拼音教學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例如:“編兒歌記聲母”,為了區(qū)分聲母b和d,p和q,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一首兒歌:“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焙⒆觽冎灰槐硟焊杈湍苷_區(qū)分這幾個聲母;還有“找朋友拼音節(jié)”,全班孩子的手中都拿上字母卡片,然后自己去找朋友組成音節(jié),一起拼讀,誰找的朋友最多,誰就是冠軍。這個游戲,不僅大大提高了孩子們拼讀音節(jié)的速度,而且人人參與到活動之中,增強了孩子們學習拼音的興趣。
2.在情境中成長
在閱讀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入境悟情,體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這樣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發(fā)起來了,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讀,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想展示自己的理解。在學習《給奶奶送陽光》一課時,我問孩子們:“佳佳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誰能表演表演?”孩子們一聽要表演,別提有多興奮了,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一個表演完之后,其他孩子馬上發(fā)表意見:“佳佳應該趕緊兜起裙子?!薄凹鸭呀心棠痰穆曇魬摯笠稽c?!薄斑€要快一點?!薄罢归_裙子的時候應該輕一點。”……經過這么多“小導演”的指導,“演員們”終于把佳佳這一角色演得讓孩子們滿意了。從孩子們的動作、表演和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理解了佳佳對奶奶的愛,同時也受到了愛的感染,根本用不著老師再去刻意地講解,正如美國華盛頓圖書館的墻上所貼的三句話:“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p>
三、充滿激勵,促個性張揚
21世紀是創(chuàng)新的世紀,是尊重個性、弘揚個性的世紀,個性孕育了創(chuàng)新,展示了個性。美國著名學者J.M基夫認為:個性化教育將成為21世紀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教師就應當具有一雙明察秋毫的眼睛,要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善于欣賞他們的興趣愛好、一言一行,乃至奇思妙想,還要毫不吝嗇地向學生表達你由衷的欣賞,激勵他們不斷進步,走向成功。
對于愛畫畫的孩子,我為他們舉辦“畫展”,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愛唱歌的孩子,我不僅讓他們在班上演唱,還讓他們在全校一展歌喉,這在展示自我的基礎上,更是對自己膽量的一次挑戰(zhàn)。孩子們從同學的掌聲中,從老師鼓勵的目光中得到了自信,將會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
四、承認差異,推全面發(fā)展
課程標準指出:“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fā)他們學習的潛能?!庇谟勒蠋熞仓赋觯骸耙獦淞⒄_的學生觀,承認差別,尊重差別?!币虼?,在教學中,我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讀課文,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要求:A.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B.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C.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要求,不再有畏難情緒,而且還能品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自信心,從而會繼續(xù)努力,以求達到更高層次的要求。每個學生都在不斷進步著,最終,推動了全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就應當為每個學生準備一把尺,而不是用一把尺度量所有的孩子。
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生活,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吧!唯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們真正成長為自己。
參考文獻:
[1]樊會敏.讓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5).
[2]朱沁芳.在反思中成長 在快樂中收獲[J].教育科研論壇,2008(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