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亞蘭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除了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外,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能跳出教材看教材;要全面了解學生情況,課堂因課堂需要而設置;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堂效率必會大大提高。
關鍵詞:跳出教材;課堂需要;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
打造有效課堂是當今課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每一名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都在認真研究初中數學的各種規(guī)律,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何才能使課堂有效呢?
一、準確把握教材內容,能跳出教材看教材
把握準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資源,是教與學的主要依據。做一名懂數學的數學教師:懂教材的編寫特點,懂知識的編排體系,懂章節(jié)的編寫意圖,懂數學的背景知識,懂知識的建構原理,懂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懂教材的重點難點,懂蘊含的思想方法。但我們不能被教材牽著鼻子走。教材有很多版本,如人教版、華師大版、蘇科版、蘇教版等,每個版本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在教學時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最有效的學習素材,這不是一本教材或一本教參所能完全解決
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大膽嘗試。
例如,教《一次函數的圖象(1)》時,不管哪一版教材情境引入不是點蠟燭問題就是燒香問題,其實只要大家思考一下,這樣的情境必定合理嗎?不管蠟燭還是香其實都是線段的模型,而一次函數圖象可是直線??!但是我們絕大多數老師沒有深入思考這個問題,或者說不敢脫離教材。近來在相城區(qū)數學“大家學堂”中,也有一位老師用燒香問題來引入新課,在后來的評課中,我們蘇州市教科院主任——殷老師就這個問題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這個問題的引入可以從學生最熟悉的點開始。任何一個數都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反之,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表示一個數;如果點在數軸外呢?我們可以用有序實數對來表示數軸外的點,由此引入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對于任何一個(x,y)都能在直角坐標系中找到;其實,一次函數的圖象就是在直角坐標系中由無數個點組成的。這樣,從學生熟知的點開始引入,既簡單明了,又能把相關知識輕松地串聯起來,讓學生容易認識數學的實質,數學的內涵。這無疑給我們每位數學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給了我們很大觸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要能跳出教材看教材。
二、全面了解學生情況,課堂因課堂需要而設置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上每節(jié)課之前,老師對學生的已有知識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做到有的放矢,把需要教給學生的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水平的基礎上。
記得剛工作那年,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應用》(利潤問題)這節(jié)課之前,認為學生對打折銷售問題一定很感興趣,因為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一上課,我就展示了書上的引例:
一家商店將某種服裝按成本價提高30%后標價,又以7折優(yōu)惠賣出,結果每件仍獲利15元,這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接著請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我心想:同學們一定會很積極地舉手搶著回答,可是,只有個別學生舉手,其他學生露出一臉的茫然。這是怎么回事?我叫了一個沒舉手的學生,他說看不懂。我這才意識到,上課前沒有認真地思考學生的生活知識程度,剛上初一的小孩不知道這些商業(yè)名詞,而我當時盲目地照本宣科。后來,我馬上靈機一動,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小明家開文具店,他爸爸進了一些鋼筆,每支3元,這就是成本價,他以5元一支賣出,這是標價,也稱銷售價。這樣他每支鋼筆可以賺2元,這就是利潤,明白了嗎?學生臉上露出了釋懷的笑容。隨后我又列舉了另一個例子讓學生算,很快他們舉起了手。隨后我們一起解決了剛開始提出的問題。雖然那節(jié)課我沒有按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但至少它是一堂有效的課。
三、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師教的方式和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學的方式,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與教學相關的其他活動方式。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對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課堂因講練結合而扎實有效
數學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尤為重要。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能實行講練結合,啟發(fā)學生思維,有的放矢,多次反饋,重視讓學生思考和實踐,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并正確加以引導和指點。這樣的教學形式自然能使師生共同參與,活躍課堂氣氛,講練有機結合,提高教學實效,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實施因材施教,如能持之以恒,必然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此,我進行了這方面的教學改革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課堂因恰當的教學方法而自然流暢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中時,我先讓學生解方程:2x-1=4x+13(學生很容易解答,教師強調解題步驟)2x-4x=13+1(移項)-2x=14(合并同類項)x=-7(系數化為1),然后提問:“若將方程改為2x-1<4x+13,如何解答?”這樣,很自然地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題步驟,再以- >-2加以完善。整理知識階段: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有何類似之處?又有何不同之處?通過類比學習,學生將已有知識轉化到新領域中,促進了知識和能力的正遷移。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自然。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跀祵W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只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心理因素,它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是由于對數學缺乏興趣。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數學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備課各環(huán)節(jié),如情境創(chuàng)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引導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
如,教學“方程”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做一個數學游戲。你們每人都想好一個數,加上2,乘以3,得出的積減去5,再減去你原來想好的那個數,只要你把結果告訴我,我就能猜出你原來想好的那個數。學生紛紛舉手,學生甲說:“我最后的結果是15?!蔽一卮鹚瓉淼臄凳?。學生乙說:“我的結果是37”我對他說:“你原來的數是18吧?”學生不時投來羨慕的目光,“老師,你怎么知道的?快告訴我們方法吧?!蔽腋麄冋f:“好方法是列出方程,學好了這個內容,猜謎的方法也就會了。”這樣導入,學生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另外,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數學的興趣。
總之,數學教學改革是逐步積累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改革中,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數學課堂定會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jié)[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08.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1.
編輯 趙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