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霞
摘 要:現在學習語言的能力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英語。英語是除了漢語以外,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語言,在很多國際交流平臺上,英語交流是最為普遍的。所以在中職的學習任務中,如何學好英語、練習好口語并理解和靈活運用英語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英語的學習上,學生能夠讀懂、讀透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所以在英語課堂中,口語的練習也是學習好英語的方法之一,不能夠忽視的。而且現在科學技術在迅速的前進和發(fā)展,掌握一門語言可以說是給自己加了一個籌碼,本文主要論述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局限以及在任務型系統(tǒng)教學的策略探討。
關鍵詞: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任務型系統(tǒng);研究策略
在我們的學習中,英語可以說是一直存在的,從幼兒園就會有一點簡單的學習,可以說是學習很久的一門科目,但同時也是很多人的一大難點,所以會讓很多人在學習英語時感到頭疼,那么英語的口語也是一個能否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所以是值得重點學習的。能夠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會對語法、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這也是中職教育重視英語口語的一個原因。
一、目前英語口語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發(fā)音的準確性
在教學中,語言是教師授課的第一種工具,在教學大綱中,要求教師進行普通話授課,但是有的老師卻不能很好的執(zhí)行,這也會給英語的發(fā)音帶來一定的影響,從而使學生沒有辦法學習到正確的發(fā)音,所以這就應該加大監(jiān)管力度。也有一部分的學生說的不是普通話,而是家鄉(xiāng)話,不同的方言對于英語的發(fā)音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容易帶來偏差,這樣就不能很好的練習英語口語,所以應該嚴格要求教師和學生講普通話,為學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保障。
2、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但無從下手
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和外國友人自如的交流,這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親自去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習俗等,可以說是值得大家重視和喜歡的。一直以來學生們都是從課本中學習知識的,難免會感到枯燥無趣,而不感興趣,而口語教學的出現,則讓學生們興致滿滿,從而學習的熱情高漲。但是學習中僅僅只有興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就應該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將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做出標記,方便學生的學與記。
3、不重視知識的復習
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就應該自己在課下多多復習,要不然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不僅會造成學習負擔,也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效果,因為很多知識都是相連的,前面的大多數是為后面學習的知識打基礎,如果基礎都沒有掌握好,對于英語的口語練習是很不利的,而且英語的口語是需要多練習的,不能只是復制式的學和說,要真正地去理解,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才能記得更加扎實。
二、提高英語口語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1.制定合理、合適的目標
在教師備課時,要聯系社會實際情況,將教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接受。要把學習的重難點強調出來,學生也能更好地學習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單元課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任務,能給學生在重點難點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明白其重要性,例如:在學習“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眼中通向現代英語之路是怎樣的?是通過什么方法呢?文章中又是怎么說的呢?”教師給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問題情景,教師用準備好的課件進行演示,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形成一種為什么的心理,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就可以讓學生們互相討論,相互學習。同時教師要給學生制定合適并且合理的目標,讓他們有動力去學習,也不至于太不切實際的目標來使學生喪失學習下去的信心,比如:每天的進步都可以記錄下來,給學生鼓勵,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更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2、鼓勵學生大膽地“讀”出來
英語這個看似大而不切合實際的學科,其實就是通過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來體現的。英語口語的提高一方面是需要“讀”,能夠將英語說出來,對于口語的學習也是有好處的,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講英語讀出來、講出來。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們表演話劇來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教師可以在一堂課結束時,給學生們布置下節(jié)課話劇的任務,在課本上找到可以演繹的片段,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安排組內選出一個組長主持大局,運籌帷幄,并且將組內的成員按照特長,興趣分配角色,使每一位成員都參與其中,體會其中的樂趣。例如:學生們在模擬商場中買賣東西的場景“how to buy?”,自己發(fā)揮,把握文章脈絡,讓話劇可以更加順暢的表現出來。這樣的學習互動模式可能使組內的同學有一定的摩擦,不過,經歷這樣的事情,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種成長,而且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有學生的自由發(fā)揮,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未來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3、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在中職的學習中,英語口語能夠講出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英語的學習上,如何將口語準確地發(fā)音和講出來是一個重點,不僅僅在課文的學習上,在作業(yè)中、考試中都是占據“半壁江山”的題型,像考試中的聽力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你講不好,肯定就不能聽出來里面講的是什么,那么做題的正確率也會有所影響,所以有些學生課前自己不主動預習英語課文,這樣對于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能很好的吸收。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們要自覺,有自制力,自己主動地在課前預習課堂上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自己受益終身。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可以少走彎路,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習上教授一些學習技巧。比如:課文需要先朗讀一遍,需要背誦的段落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不要拖拖拉拉,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大階梯,所以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
英語口語的學習中,練習是必修課。在進行練習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進行合作。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講一講課文的內容、語法等,教師運用“學講模式”進行授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小組合作中也需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小組成員之間在課外生活當中要相互了解,和平共處,培養(yǎng)默契。例如:在學習“ Family relation”這節(jié)課時,學習任務是陳述句的表達和輩分關系單詞的學習,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展示學生們的家庭輩分之間的關系,做出具有人物關系特點的人物的圖片,包括“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讓學生們來回答每個人與自己的關系,并用陳述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將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交流,共同進步。這樣分工明確就不會使小組合作形式化,這樣就會讓練習高效化,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不再只是課本上一些冰冷的文字,而是實實在在的操作,讓學生愛上講英語。教室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相互之間講一講,學生只要能夠張得開嘴,就能夠通過交流學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識,發(fā)現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樣課堂氛圍活躍,學生也不會走思,提高課堂效率。
三、結束語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持久戰(zhàn),需要不斷的去學習,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是需要不斷練習和積累的,尤其是作為語言基礎的英語,應用“學講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等這種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符合教育教學的新觀念,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和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在中職的學習上,更應該用心和努力,學好口語也是給自己以后工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石玲.淺談如何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率 [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6(04):451-512.
[2] 李繼紅.中職英語“導學案”設計與施用初探 [J].學周刊,2016(10):129-169.
(作者單位: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