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劉宋慶
摘 要:新聞翻譯在獲取信息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從功能翻譯理論視角出發(fā),研究新聞翻譯,分析翻譯過程中為達到翻譯目的所使用的翻譯技巧。從而指出功能翻譯理論在新聞翻譯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新聞翻譯;功能翻譯理論;翻譯技巧
在當今信息交流與傳播飛快的時代,新聞翻譯在實現(xiàn)中西方信息交流的時效性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新聞翻譯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將直接影響文化與信息交流的正確性。在新聞翻譯過程中,有很多種翻譯理論為新聞翻譯提供理論支持。其中,功能派翻譯理論為新聞翻譯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撐,對譯者靈活處理翻譯任務選擇翻譯技巧有著指導意義。
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建立在現(xiàn)代語言學和邏輯思維學的基礎上,其在不斷發(fā)展之后成為當時德國翻譯學界中影響最大的翻譯理論。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實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目的行為,翻譯目的決定譯者所采用的翻譯方法和策略。本文基于功能翻譯理論來探討在新聞翻譯中所常用的翻譯策略。
1 省譯法
新聞要做到言簡意賅,不能冗長且意思含糊。但是由于中西方讀者在文化環(huán)境、用語習慣、審美能力等方面有一些差異,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要對原文本信息進行相應程度的刪減,已達到信息最簡化,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傳遞新聞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這種翻譯策略或者翻譯方法通常被稱為省譯法。在英譯漢的過程中,這種翻譯策略通常適用于對虛詞的省略。
例1:"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griculture can only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ust make significant adjustments in the areas of development ideas, technology system, policy suppor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譯文:“十三五”計劃期間,農(nóng)業(yè)只能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必須在發(fā)展思路,技術(shù)體系,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等方面作出重大調(diào)整。 期間不會持續(xù)增加在糧食產(chǎn)量方面,要鞏固和提高生產(chǎn)力,確保糧食必不可少的糧食供應和絕對的糧食安全,“中國農(nóng)業(yè)部長韓長福說。
分析:在翻譯的時候,“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為時間狀語,本意為“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期間”,但是在漢語的習慣表達中,其應該翻譯為“‘十三五計劃期間”,這種譯文明顯是省譯了其中的某些詞匯,但是卻使文段內(nèi)容更加符合漢語的常用語表達。
例2:Experts point out that along with a continuous increas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output in recent years, problems of quality and safety have also arisen.
譯文: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不斷增加,也出現(xiàn)了質(zhì)量安全問題。
分析:上文中,原文中有“along with a continuous increas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output” 交代的是一個條件狀語,表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中國農(nóng)業(yè)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但是在漢語的表達中通常不習慣用“along with”“隨著”這種表達條件,所以在翻譯的時候,譯者省略了該詞的意思,在后面用“也”字體現(xiàn)其同時發(fā)生的條件。
2 增譯法
相較于省譯法,增譯法顧名思義就是增加英語中所未表達清晰的詞匯,或者英語表達中一些意思比較籠統(tǒng)的詞匯。在英譯漢時,這種詞匯一般為增加的動詞名詞等,使句子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或者使句子前后更加連貫或者增加邏輯性。因此,增譯法的翻譯策略能夠在增加一些必要信息的基礎上使譯文完整準確地將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
例3:One of China's goal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which will begin next year, is to modernize agriculture. The Agricultural Ministry says the coming five years will be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for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s necessary.
譯文:中國明年“十三五”計劃期間的目標之一是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部表示未來五年將是農(nóng)業(yè)的轉(zhuǎn)型期,并且農(nóng)業(yè)轉(zhuǎn)型是必要的。
分析:上文中“is to modernize agriculture”在文中表達的是要實現(xiàn)的“十三五”計劃中的目標之一,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應該把這段話分為兩部分,即有什么樣的目標,目標是什么。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選擇增加動詞“實現(xiàn)”,這種增譯的翻譯方法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也使得文段內(nèi)容在增譯之后更加通順易懂?!癮nd the transformation is necessary”中的“the transformation”并未說明是哪一種轉(zhuǎn)型,在翻譯的時候應該讓文字內(nèi)容表述更加清晰,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加了“農(nóng)業(yè)”,增譯之后文字內(nèi)容更加明確清晰。
例4:The government is aiming for a new pattern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is planned to take shape by the year 2020, and lays equal stress on quantity,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譯文: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xiàn)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新格局,同時政府對數(shù)量,質(zhì)量和可持續(xù)性同樣重視。
分析:在上文中,英文只有一個主語即實行計劃的主要動作發(fā)出者“the government”,但是在漢語表達的時候要使文段內(nèi)容讀起來更加清晰,更加簡單明了。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選擇在后面的小句中增譯主語“政府”,使長句變?yōu)楹啙嵰锥亩叹洌蠞h語的表達方式。
3 總結(jié)
新聞翻譯作為一種重要的翻譯活動,是跨文化交際及信息交流提供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在新聞翻譯過程中將會把功能翻譯理論作為翻譯的基礎,以使譯文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同時也使譯文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
參考文獻
[1]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1.
[2] 陳小慰. 翻譯功能翻譯理論的啟示——對某些翻譯方法的新思考[J]. 中國翻譯, 2000, (4): 9-12.
[3] 謝天振. 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8.
[4] 俞建村. 論新聞報道的翻譯特點[J]. 上??萍挤g,2001, (1): 25-27.
[5] 方夢之. 翻譯新論與實踐[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6] 王品. 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新聞漢英翻譯探析[J].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 (2): 32-34.
作者簡介
王菲,華北理工大學,英語翻譯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