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垓
寢室是孩子們的又一個“家”,既是休息之所,也是他們共同生活、交流、磨合的重要場所。寢室管理不善、室友關系處理不好,輕則給學生的整個校園生活蒙上厚重的陰影,重則可能引發(fā)校園極端事件。因此,建章立制,依規(guī)管理,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寢室文化,讓學生能夠視寢室為家,把室友當家人,生活上互相關照,學習上互相促進,精神上互相撫慰。如何達成?不妨試試以下“三招”。
第一招:給每一間寢室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幸福寢室的締造應該從寢室命名開始。一個溫暖、雋永、意味深長的名字,能夠賦予寢室一種精神內涵和力量,成為寢室成員共同的文化符號,使其成員高度融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寢室命名權應該放手交給學生,讓寢室長做策劃,提出命名設想,寢室內所有成員參與其中,充分醞釀、討論與交流,集思廣益,形成意向。然后,班主任組織主題班會,邀請學校德育領導、宿管教師及任課教師,進行命名展示與評議,最終將諸如“莫喧軒”“才女坊”“舒服家”“舒馨苑”“博雅閣”等個性十足的寢室名確定下來。在這一過程中,互動充分、溝通暢達、民主味濃,每一個孩子的心聲與意愿都獲得了關注與尊重,集體凝聚力、和諧氛圍、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提升。接下來的日子里,孩子們會努力盡其所能,建設共同家園,使其名副其實,魅力無限。
第二招: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力
性格愛好、生活習慣、家庭背景等方面均有差別的幾個孩子同處一室,免不了磕磕碰碰,產(chǎn)生小摩擦、小矛盾,班主任要從兒童本位出發(fā),理解孩子,靈活處理,巧妙化解,切不可上綱上線、徹查徹辦。要善于見微知著,防微杜漸,通過多種渠道,及時了解寢室內部情況,預測、判斷室友關系,適時、合理地調整管理策略;定期組織寢室民主生活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針對寢室管理和室友提出個人看法和建議,不斷優(yōu)化管理,融洽關系;堅持“每日一誦一講”,即每天早晨,利用15分鐘時間開展“每日一誦”活動,精選有利于寄宿生交往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誦讀,將人際交往的原則、方法、思想熟記于心,付諸行動;每天睡前利用校園小廣播給寄宿生播放一則15分鐘左右的小故事,讓學生的負面情緒在教師富有愛心與智慧的故事講述中得到有效緩解。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寢室管理,每周邀請一位家長來寢室,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狀況,指導孩子們的寢室生活,幫助孩子們化解小誤會、小矛盾,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有科學、長遠的眼光,重視對學生共情力的培養(yǎng)。因為共情力是學生決勝未來、幸福生活的重要思維能力之一。比如,孩子間有了矛盾,班主任可以這樣引導他們學會共情理解:在稿紙上用“他……”的句式,寫下自己對對方的意見與不滿——這是在讓他們表達自己;然后,彼此交換,并用“因為我……”的句式批閱——這是在讓他們理解對方;接著,再換回稿紙,請他們閱讀對方的“批語”——這是在幫助他們再次去體察對方;最后,給足時間,讓他們過濾自己的情緒,真正去反思自己、體察對方、理解對方。
第三招:強化學生的存在感
為建設溫暖和諧的寢室,我們將目標定為“讓別人因我而幸?!?,努力讓學生懂得奉獻、包容,彼此珍惜,和諧相處,感受到集體溫暖,同時又因自己的行為,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義。
一是做好內務分工,地面打掃、物品擺放、衛(wèi)生間清理、窗戶開關等,全都責任到人,分工到位,并定期輪換,實現(xiàn)“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二是注重評價與反饋,值日校領導、班主任要融入學生寢室生活,每天早、中、晚都要深入寢室查看,“天天發(fā)現(xiàn)美好,天天說美好”,及時肯定孩子們的優(yōu)點,激發(fā)、傳遞寢室正能量,并通過每周的“最佳寢室”和每月的“感動寢室人物”評選,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強化自我存在感,共同營建和諧文化,締造幸福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