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燕+宋燕
【摘要】“產出導向法”(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提倡“學用一體”的教學理念,旨在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本文試圖探索以POA為指導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 大學英語 視聽說教學
一、我國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現(xiàn)狀
我國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面臨著諸多問題,重學輕用,學用分離。聽力方面,多數(shù)為教師放錄音、學生聽材料、師生對答案的傳統(tǒng)流程,教師程式化地上課,整個過程枯燥無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難保證??谡Z方面,因大班授課,教師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足夠的練習展示機會,學生得不到有效的輸出練習,教師也無法對學生的輸出進行有效及時的評價。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需要吸收接納新的教學方法。
二、“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
文秋芳教授構建的“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包括三個部分: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以教師為中介的教學流程。教學理念是“產出導向法”的指導思想,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和全人教育說。其中,學習中心說主張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服務于有效學習的發(fā)生;學用一體說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學用分離”現(xiàn)象,提倡輸入性學習與產出性運用相結合,學用結合;全人教育說指外語課程要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標,也要達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標。教學假設作為教學流程的理論支撐,由“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和“選擇性學習”三個理論假設構成。“輸出驅動假設”主張通過產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輸入促成”是在輸出驅動的前提下,適時提供恰當?shù)拇俪僧a出的輸入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選擇性學習”指根據(jù)產出需要,從輸入材料中挑選出有用的部分進行深度加工、練習和記憶,以此優(yōu)化學習效果。教學流程是教學理念和教學假設的實現(xiàn)方式,教師在“驅動”、“促成”和“評價”的三個階段恰當?shù)匕l(fā)揮中介作用。
“產出導向法”既注重產出也強調輸入,提倡學用一體,實現(xiàn)有效學習?!爱a出導向法”作為理論基礎指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三、POA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教學模式探索
根據(jù)POA的理念,聽說課中的“聽”為輸入性學習,“說”為產出,據(jù)此本文嘗試構建了“口語產出-視聽輸入-討論學習-再產出-評價反饋”的視聽說教學模式。借助網絡平臺和課堂教學,該模式分為課前、課中及課后三個階段。在各個階段,都需要教師發(fā)揮“腳手架”的作用。
1.課前。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確定口語產出任務。教師在設計交際場景即口語任務時要避免問題脫離實際,場景以服務于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為目標。產出任務的設計應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并在考慮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水平的基礎上,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供學生選擇。
其次,教師應結合口語產出任務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視聽輸入材料,提前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課前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同時,教師發(fā)布課前任務單,指導學生對視聽輸入材料進行選擇性學習并設置課前自主學習測驗,使學生能夠從輸入中選擇口語產出所需的內容、語言形式或話語結構。學生認領任務單,在“輸入促成”的選擇性學習和資料整合后,完成口語產出任務。
最后,教師要通過網絡平臺做好學生課前學習的在線輔導與檢查評價,鼓勵學生認真進行課前學習并上傳產出作品,并從中評閱出典型的樣本。學生可在網絡平臺上提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給予相應輔導,為課堂教學做準備。
2.課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針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檢查復習,關注學生對輸入材料中重點內容、句型等的掌握與口語應用,根據(jù)單元重點及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并與學生互動交流。教師就課前的典型樣本進行評價,給出意見,以此作為學生互評的參考標準。隨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前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并對大任務進行分解,領導學生挑選有用的輸入材料和表達方式,指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口語產出練習。最后,各小組進行成果展示。小組展示時,其他小組要對其進行評價、打分,總結優(yōu)缺點,以保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展示結束后,教師總結展示中各小組值得學習的地方,與學生一起評價總結。
3.課后。教師依據(jù)學生的課堂產出任務的情況,布置課外的產出任務,進一步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設置復習性產出任務和遷移性任務,學生自主選擇產出類型,遷移性任務供學有余力的學生來挑戰(zhàn),檢驗自身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對于課外產出任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完成情況做好延時評價。
四、結語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與“產出導向法”教學理念相結合,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改變視聽說課程中重輸入輕輸出、“學用分離”的弊端?!爱a出導向法”為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值得教師關注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小杏,翟小娜,馬瑞賢.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探索與應用[J].高教學刊,2016(5).
[2]歐陽娟.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30):170-171.
[3]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547-558.
作者簡介:
王林燕(199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宋燕(1972-),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山東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