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摘要:科技俄語一般是指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論文、教科書、科技報告和學術講演中所使用的俄語??萍级碚Z的主要特點是術語較多,構詞嚴謹科學,不帶感情色彩,準確表達客觀規(guī)律。在當今社會,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們無法想象生活在科技范圍之外,而奈達的翻譯理論在翻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篇論文介紹的是用功能對等理論來掌握科技俄語翻譯的基本技巧和具體方法。所以,認識到科技俄語的重要性,掌握科技俄語翻譯方法對我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功能對等 科技俄語 翻譯方法
一、尤金·奈達的翻譯理論
尤金·奈達是西方著名的翻譯學家,翻譯理論家。他在著名書籍《翻譯理論與實踐》中,展現(xiàn)了自己對翻譯的獨特見解,提出了“動態(tài)對等”的理論,即從語義到語體,在接受語中用最貼近的自然對等語再現(xiàn)源發(fā)語的信息。1993年,將“動態(tài)對等”改為“功能對等”。我們在翻譯中所秉承的理念就是不斷探索語言,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中通過尋找翻譯對等語重組語言形式和結構來進行交際,從讀者反映角度定義動態(tài)對等就是讀者同等反映論,因此翻譯的服務對象是讀者或言語接受者。在翻譯中,翻譯注重形式或內容與翻譯中直譯或意譯的問題相呼應,什么樣的翻譯更容易被讀者接受?奈達在直譯、意譯之爭中提倡翻譯以意義為先,翻譯中如果僅僅追求在形式上的對等,則無法展現(xiàn)原文的思想和意義,很多內容會被模糊,甚至被遺漏,使讀者無法深入了解,這就違背了為讀者服務的理念。所以,我們在翻譯時應該注重讀者的感受,在內容上以讀者是否接受為考量,以此來確定這是否為好的譯文。
二、 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科技翻譯方法中的應用
1. 語義的選擇、引申和增減
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首先是語義上的對等,俄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性造成了詞多義性的特點,所以我們在翻譯過程中不可能達到語義上的完全對等,我們追求的是語義功能上的完全對等,使讀者能夠在自己語言文化背景的基礎上理解和接受信息的內容。
(1)語義的選擇。我們在翻譯時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詞的搭配關系以及按照不同的學科、專業(yè)和語言環(huán)境等選定詞義,以求準確表達原文內容。
例:俄語中“работа”一詞,本意是指工作、著作,而在科技語體中,通常表示加工、功的意思,如:работа выхода(輸出功);而“сила”的本意是力、力量的意思,在科技語體中表示能、力的意思,如:сила тяжести(重力)。
(2) 語義的引申。由于俄漢民族的文化差異,很多詞不能照搬字典中的詞義進行翻譯,所以我們要根據(jù)詞的本身意義引申出詞的具體意義,代替一些比較籠統(tǒng)、概括的詞,使譯文更通俗易懂。
例如:由于俄漢民族文化的不同,會出現(xiàn)很多表示民族色彩的詞匯,此時需引申出這類詞匯的背景知識。如:сарафан-薩拉凡(俄羅斯民間女人穿的一種無袖長衣);водка-伏特加酒(俄羅斯白酒)。
(3) 詞量的增減。通過增加一些原文中不存在的詞使句子更通順,準確表達原意,或者是去掉原文中多余的詞,使譯文不拖泥帶水,生硬復雜。
例如:原文中形容詞當作名詞使用時,我們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表達的意義適當?shù)靥砑印拔镔|”“問題”等詞。如:“главное”作主語時,可譯為“主要的問題”“主要的東西”等。
科技語體的表達方式要求忠實準確、通順流暢、規(guī)范專業(yè)??萍级碚Z中術語較多,當涉及一些科技詞匯不是我們所熟悉的行業(yè),這就更增加了詞義選擇的復雜性。所以我們要慎重考慮,區(qū)別同義詞、近義詞,熟悉它們的語法功能和搭配關系,使詞匯翻譯的得當確切。
2. 句法結構的轉換
奈達提倡“功能對等”要著眼于原文的內容和意義,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語言結構,不拘泥于形式對應,即所謂的“內容第一,形式第二”。因此,我們在科技翻譯中可采用句型轉換譯法,不同句型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以此來更好解釋原文,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兩者在意義上對等,而不受句型的束縛,不必拘泥于句子形式上的完全對等。
(1) 主動句和被動句之間的轉換,科技語體中被動句較多,而我們在漢語中被動句用得少。因此,將被動句譯為主動句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例句:В рамках политики реформы и открытости,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м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ям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ы 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е
преференции.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框架下,國內生產者得到很多優(yōu)惠條件。
(2) 肯定句與否定句的轉換??隙ê头穸ň渲g的適當轉換使譯文更貼近漢語的表達習慣。
例句:Температура,при которой вода начинает кипеть,сохраняется одиноковой до того момента,пока испарится последняя капля воды.水從蒸發(fā)開始直到最后一滴水蒸發(fā)完,其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 無人稱句與人稱句的轉換。無人稱句中謂語是主要成分,缺少了句子的主語,為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將句子轉換成人稱句的形式。
例句:Чтобы получить хорошое достижение,нам пришлось решить многих проблем.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我們必須解決很多問題。
句法結構的轉換使譯文更有邏輯性,結構更通順,在貼近原語內容的基礎上更符合譯語的表達方式,同時符合讀者反映論的原則和要求,使譯文讀者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 科技俄語長難句子的翻譯方法
尤金·奈達“功能對等”的核心是讀者反應說。翻譯的譯文直接所指人群是譯文讀者,我們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該如何做到更接近原作的自然翻譯,思考譯文是否被讀者所接受。而科技語體句子結構復雜,大量使用長難句,常常出現(xiàn)各種復合句。為使原文的內容表達的更加明確清晰,符合目標語的邏輯和修辭習慣,我們盡可能地在組織語言時,對句子的結構進行處理,即將復合句轉換為簡單句,或將簡單句轉換為復合句。
(1) 分句譯法??萍级碚Z中,其主語部分與謂語部分、主要成分與次要成分、一個次要成分和另外一個次要成分之間都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邏輯關系。所以,我們在處理譯文的過程中,可以將長句子拆分成簡單的單句,以使譯文條理清晰,簡單明確。
例如:Новое очища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от Диор экстрактом бархатного пиона легко смывается и является превосходной альтернативой очищению кожи с водой и мылом.迪奧系列新型輕柔保濕潔面乳,萃取牡丹精華,輕松去污,是清潔皮膚、免于水洗的上佳之選。
(2) 合句譯法。在必要情況下我們適當?shù)販p少句量,根據(jù)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將其合并,從而更簡單緊湊地表達原文的內容。
例如:Эта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обладает такими преимуществами,как надежность работы,простота ремонта.這種結構具有工作安全、維修簡單的優(yōu)點。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對等理論為科技俄語的翻譯策略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基礎,為譯者提供了翻譯策略和方法,以此來滿足特定的翻譯要求。我們在翻譯科技文本時要提前參考平行文本來掌握科技術語,結合上下文來分析詞義的選擇和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遇到長難句子和語篇時,對句子結構進行合理處理,以此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功能對等。
參考文獻:
[1]吳菊紅.功能翻譯理論在科技翻譯中的應用[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馬會娟.奈達翻譯理論研究[M].北京: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張聽.淺談科技俄語的翻譯技巧[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
[4]樂路.試探科技俄語的特點及其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5]楊河青.淺析科技俄語的翻譯[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