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秀
(樂山師范學院 特殊教育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特教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現狀的調查研究
——以四川省為例
李 秀
(樂山師范學院 特殊教育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調查表明: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師教學效能感在性別、特教教齡、最高學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年齡、專業(yè)背景、任教學段、任教障礙類別、班級規(guī)模、學校位置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建議:在保持和加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時,教育行政部門應繼續(xù)加強專業(yè)化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落實國家的政策扶持;學校應優(yōu)化環(huán)境,提供有利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發(fā)展的條件;特教教師要嚴格按照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標準要求自己。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
近年來,國家陸續(xù)出臺相關文件,對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與教育教學改革、特教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和規(guī)范,以保障特殊兒童受教育的質量。2015年8月21日,教育部印發(f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對教師的專業(yè)理念、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提出了新的標準;2014年1月教育部聯合七部委印發(fā)的《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計劃》和2016年12月發(fā)布的三類特教學校《課程標準》都提出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要加強個別化教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等具體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教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勢必受到新的挑戰(zhàn)。
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概念來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班杜拉認為,所謂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它包括兩個方面,即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在此基礎上,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效能感進行了界定,Ashton認為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對自己能夠完成所有教學任務的信心,教師相信他們有能力影響學生的成就。Hoover,Bassler和Brissie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感是教師的一種信念,即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知識能影響和幫助學生的信念。國內學者對教師的教學效能的涵義有著較為一致的看法: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學工作、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能力的知覺與信念[1]。其內涵包括五個維度:教學計劃與準備、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多維度的教學評量、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通過文獻資料的研究發(fā)現,國內學者關于教師教學效能的研究多數將教師教學效能作為因變量,探討自變量(教師背景因素、職業(yè)倦怠、工作投入等)對教師教學效能的影響和教學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以及職業(yè)倦怠之間的關系[2-5]。研究對象上多集中于中小學教師,對特教學校教師群體的研究不多,研究方法上以調查研究法為主,研究工具基本上還是沿用1995年俞國良、辛濤、申繼亮等人以普通教師為研究對象而編制的《教師教學效能感量表》,該量表將教師教學效能感分為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6]。本研究采用教學效能感的最新定義,將教學效能感內涵界定為教學計劃與準備、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多維度的教學評量、營造良好班級氛圍五個維度,選擇特殊教育教師進行調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能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特殊教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意見和建議。
本研究借助樂山師范學院舉辦的“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培訓項目”,對來自全省各地市參訓的特教教師進行問卷發(fā)放。共發(fā)放問卷248份,回收問卷238份,其中有效問卷235為份,回收率為95.96%,有效率為94.75%。有效問卷中,女性教師占83.2%,年齡在30歲以下的教師占61.5%,第一學歷是本科的占49.0%,第一專業(yè)是特殊教育的占67.8%,最高學歷是本科的占69.9%,最高學歷的專業(yè)是特殊教育的占53.8%,特教教齡在1-3年的占53.1%,任教學段在1-3年級的占44.1%,學校位于城市的占70.6%。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來自臺灣學者李玉玲所編制的教師教學效能感問卷[7],根據我省特殊教育教師的具體情況對問卷進行了修訂,并在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選取教師樣本進行了信效度檢測。結果發(fā)現此總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為0.9674,各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教學計劃與準備為0.889;系統呈現教學內容為0.918;多元有效教學策略為0.957;多方面教學評量為0.885;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為0.916,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通過KMO檢驗和 Bartlett’s球型檢驗,得出 P<0.001,KMO值為0.861,表明該問卷的各題之間相關性很強;通過對該問卷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該問卷內容合理、結構良好。
問卷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特教教師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特教教齡、第一專業(yè)、第一學歷、最高學歷、最高學歷的專業(yè)、任教障礙類別、任教學段、班級規(guī)模、學校地理位置;第二部分分為“教學計劃與準備、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多方面教學評量與營造良好班級氣氛”5個維度,共42題,題目采用5點評分,選項“總是如此”“時常如此”“有時如此”“很少如此”“從不如此”,分別記分為 5、4、3、2、1分,受試者在量表中得分越高,表示其教學效能感越強。
對調查結果采用SPSS19.0進行處理。
表1 特殊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整體狀況
由表1可知,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整體教學效能感的均值為4.00。本量表為五點量表,其中間值為3分,受試者在本量表得分高出3分越多,表示其教師教學效能感越高,由此可見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為中等偏上。就各維度而言,得分的高低依次為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教學計劃與準備和多維度教學評量。具體來看,教師在根據學生個別差異選擇教材內容和設計個別化教育教學以及提供額外的補救教學方面比較欠缺。教師在多維度的教學評量方面總體的效能感都比較弱,其中采用多元的評量方式、設計個別化的教學評量、與學生共同討論評量結果等方面效能感較弱。
表2 不同性別特教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差異
根據表2可知,男女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感上、營造班級良好氛圍和教學計劃與準備方面存在著非常顯著差異,除了多維度的教學評量,女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感、教學計劃與準備方面、系統呈現教學內容方面、多元有效教學策略方面和營造良好班級氣氛方面得分均高于男教師,說明了女性教師的整體教學效能感高于男性教師。
從表3可知,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整體教師教學效能及各維度方面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經過多重計較分析得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整體教學效能顯著高于??萍耙韵聦W歷的教師。這說明特教教師學歷越高,教學效能感越強。
表3 不同學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差異
表4 不同特教教齡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差異
通過表4可以看出:不同特教教齡的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存在顯著性差異;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不同特教教齡的教師在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向度教學評量、教學計與準備不存在顯著差異性;在多元有效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班級氣氛上存在著顯著差異。經過比較得知,從事特教5年以上的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感、多元有效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班級氣氛上均顯著高于未滿5年的教師。這從整體上說明了特教教齡越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越強。
本研究發(fā)現,不同年齡、專業(yè)背景、任教學段、任教類別、班級規(guī)模、學校位置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在整體教學效能感上及各維度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并不因教師的年齡、專業(yè)背景、任教年級和障礙類別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過調查發(fā)現,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總體水平為中等偏上,這與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有著密切關系。2014年教育部聯合七部委頒布《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明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特教教師培養(yǎng)培訓能力、加大特殊教育教師培養(yǎng)力度、加大國家級教師培訓計劃中特殊教育教師培訓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逐級開展特殊教育教師全員培訓和校長、骨干教師培訓[8]。在這一政策的支持下,樂山師范學院在2011—2015年承辦了數十期的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師全員培訓和校長、骨干教師培訓,大大提升了特教教師的特教專業(yè)知能,也為四川省特教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的提高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2015年教育部頒布《特殊教育教師準入標準》,規(guī)范了特教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準則、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guī)范,使得特教教師在制定自我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方面有據可依,在準入標準的引領下,大大地堅定了教師完成教學工作的信念,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教師教學效能感。同時,《專業(yè)標準》規(guī)范了特殊教育教師在培養(yǎng)、準入、培訓、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對解決目前特殊教育學校存在的大量教師在特殊教育領域知識匱乏的現象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提高教師教學效能感奠定了基礎[9]。
再進一步分析可看出:目前四川特教教師在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的得分最高,表示教師有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與具有安全感的學習氣氛。教師在多維度教學評量得分較其他維度低,說明目前教師在教學評量方案的選擇、評量方式的運用上,較難具備良好的評估表現。推測其原因可能是特殊兒童間的個體差異較大、異質性高,使得教師在教學評量使用上的限制也相對較高。因此當教師經歷多次嘗試后,發(fā)現某一種教學評量方式和工具適用度最高,便會長期采用此種方式和工具,這可能會使得教師在此維度的得分會比其他維度得分低[7]。同時也應證了如何恰當地進行特殊兒童的評量確實是特教領域難以攻克的疑難之一。教師在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教學計劃與準備方面得分較高,這與特教教師對所教授對象的充分了解有很大的關系。特教學校班級規(guī)模小,有利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更容易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方法和策略,對教學內容的呈現、策略的選擇等有更加自由的選擇權,因此特教教師的整體教學效能感偏高。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多維度的教學評量維度外,女教師的整體教師教學效能感和其他維度都優(yōu)于男教師,說明教師性別是影響教學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是教學效能感與教師壓力有顯著的相關[10]。當今社會,眾所周知,男性在壓力上普遍高于女性。因為男性教師除了面對學校工作的壓力外,還有更多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辛濤等人對教師效能感與學校因素的關系研究發(fā)現,師生關系與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11],女教師親和力普遍高于男性教師,且在對于學生柔性關懷的展現上,女教師亦較具優(yōu)勢。因此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較容易獲得學生的信任,相對地提高了學生對于女教師的配合度。教學本身也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較高的信賴感與配合度,不僅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事實上較為順暢,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較強的安定感與學習動機。所以女教師在教學效能上顯著高于男教師[12]。
調查結果發(fā)現,不同學歷的特教教師在整體教師教學效能方面、教學計劃與準備方面、多元有效教學策略方面、多維度教學評量方面、營造良好班級氣氛方面存在著非常顯著差異(P<0.01)),學歷越高,教學效能感越強。究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全納教育理念的深入,特殊教育學校招收的兒童的障礙類別愈發(fā)多樣化,障礙程度愈發(fā)嚴重化,對教師的要求更具有專業(yè)性。由于學歷高的教師其領悟和接受能力比較強,對于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而言,他們接受的特殊教育理論知識的程度比專科及以下學歷的教師強,他們對特殊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課堂管理教學、問題行為處理程序方面比??粕莆盏酶鎇4],這樣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無論在師生關系的建立還是對學生個別化教育的開展就更容易成功。
本調查發(fā)現,從教5年以上的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以及多元有效教學策略、營造良好教學氣氛均高于從事特教未滿5年的教師,特教教齡越高,教師教學效能感越強。究其原因,可能是特教教齡未滿5年的教師雖然有較強的理論基礎,但是在教學實踐上缺乏經驗,在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用、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等方面不夠成熟;相對地,任教年限越長,由于長期的教學經驗的積累,使其在教學實踐的各個層面掌握情況都越好,面對教學上的各種狀況都能應對自如,所以在效能上的表現會比任教年限越短的教師更好。即隨著教齡的增加,教師教學經驗日益豐富,對教育教學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勝任教育工作的能力增強,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評價提高[2]。
不同專業(yè)背景的教師教學效能在整體及各項度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分析此結果之原因可能是盡管特殊兒童異質性很大,但仍同普通兒童一樣具有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規(guī)律。師范類專業(yè)的教師在普通學校時,由于普通班學生人數眾多,教師承受眾多來自家長關注其教學成效的壓力使其投注于教學之心力與時間較特教班教師多,進而使其能獲得更多與教學相關的豐富想法與經驗。加之,特殊學校領導對教師進行在職培訓,以期彌補教師們在特教領域的不足。
通過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差異狀況,根據調查結果,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1)繼續(xù)加強專業(yè)化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落實國家的政策扶持
調查結果發(fā)現,目前四川省特教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2014—2016年,四川省按照國家部署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對省內的特殊教育教師、校長開展了多期培訓,對提高四川省特教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特殊教育教師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進一步保持和加強四川省特教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水平,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積極貫徹國家頒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繼續(xù)加強特教學校校長、教師“國培計劃”的培訓,積極探索階梯式的培訓模式,開展省一級承擔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縣一級承擔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教師、資源教師和送教上門教師培訓,不斷增強特教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出一支專業(yè)化的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為四川省特教教師整體教學效能感的提高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13]。
2)組織舉辦務實有效的在職培訓或進修
教育行政部門在舉辦組織特教教師的在職培訓內容的規(guī)劃上,可考慮為任教年限較短的教師舉辦務實的、有效的、相關的研習活動或進修課程,通過任教年限較長的資深教師分享傳承教學經驗,或組織教學相關議題的研討,以期幫助任教年限較短的教師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多教學相關的經驗,這樣能大幅度地縮短新進教師初入一線教學現場的摸索期,能盡快融入特教教師的隊伍和角色,這也有助于其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提升[7]。
1)特教學校積極優(yōu)化環(huán)境,提供提升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條件
盡管本調查研究發(fā)現,四川省特教教師在不同的任教類別、學段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并不代表學校其他因素對教師教學效能感不會產生影響。辛濤研究表明:學校制度的完整性、工作提供的發(fā)展條件、學校的支持系統等因素與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有顯著的正相關[10]。因此,為了保持和提高教師教學效能感水平,學校應該優(yōu)化環(huán)境,提供有利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發(fā)展的條件。如為低特教教齡的教師提供崗前培訓、舉辦專家教師報告會、學習研討班、教師進修等;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讓不同特教教齡、性別的教師永葆教學熱情,更新教育知識、總結教育經驗,完善教師素質結構,開創(chuàng)教學新局面,提高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能感。
2)職前培養(yǎng)階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心態(tài),加強教育實踐
調查結果顯示,任教年限越短,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越低,主要是因為任教年限短的教師教學經驗或專業(yè)技能不足。因此負責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的學校要重視培養(yǎng)特教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把握每一個機會進行學習,為自身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與能力,增強自信心;另外,還需加強學生的教學實踐經驗,使所學理論充分地運用于實踐。具體操作方式可考慮增加教育實習的比重,建立學生教育實習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使學生在正式成為教師前,獲得更多的進入教學現場的機會,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將所學的先進理論與教學現場進行充分結合,從中獲取更多的教學實踐經驗。這樣能幫助學生在成為正式教師前,能繼續(xù)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工作,養(yǎng)成不斷自我進修的習慣,不斷地提高教學方面的專業(yè)化程度。教學實踐也能幫助其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縮短初入職的適應期,使其對于教學上所需具備的各方面的專業(yè)技能更加自信,有效地提升其教學效能感。
1)嚴格按照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標準要求自己
調查研究發(fā)現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在設計個別化教育計劃、整合多學科、多領域自編校本課程、如何選擇評量工具、如何使用評量方式和康復訓練補救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究其原因是之前全國并沒有統一的特教教師專業(yè)標準,但是現在特教教師專業(yè)標準已經頒布,那就得高標準地要求在校的特殊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扎實掌握特殊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個別化教育計劃的相關技能、康復訓練的基本知識與方法、特殊教育評估的知識與方法[9]。已經在崗的特教教師,需要自覺遵守專業(yè)標準,時刻用專業(yè)標準反省自己,將標準內容付諸實踐,融匯于心。同時充分珍惜和運用每一次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的學習和進修、培訓的機會,不斷地充實本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以提升作為特教教師的教學效能。
2)教師主動積累經驗,適時展現親和力與柔性關懷,與學生之間建立信賴感
調查結果發(fā)現,低特教教齡的教師教學效能感較低,原因可能在于教育工作經驗不足,面對挑戰(zhàn)時無法找出最佳的解決方式,導致對本身能力較無信心。所以低特教教齡的教師應該把握生活中任何可獲取教學經驗與教育新知的機會,逐漸積累在教學方面的實力。同時,建議男性教師可在適當時機,展現親和力與柔性關懷,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賴關系,從情感的層面進入學生的內心,給予學生溫暖的關懷,一旦學生對教師具有高度信賴感,則其對于教師的配合度亦會提高,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正面影響,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上能更加得心應手,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感[12]。
1)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特教教師教學效能各維度的得分高低順序,依次為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系統呈現教學內容、多元有效教學策略、教學計劃與準備、多維度教學評量。
2)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在性別、特教教齡、最高學歷方面有顯著差別。女性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優(yōu)于男性教師;特教教師的學歷越高,教學效能感越強;特教教師的特教教齡越長,教學效能感越強。
3)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在年齡、專業(yè)背景、任教學段、任教類別、班級規(guī)模、學校位置方面不存在顯著差別。
[1]俞國良,羅曉路.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0(1):72-79.
[2]劉在花.特殊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特點及與職業(yè)枯竭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06(9):79-82.
[3]金澤勤,李祚山,劉晶.普通教師與特殊教育教師職業(yè)倦怠和教學效能感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52):621-624.
[4]趙娜.武漢市特殊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工作滿意度、職業(yè)倦怠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5]黃鐘河,葉露,朱楠.特校教師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和職業(yè)認同感概況及相關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6(7):7-12.
[6]蔣靈慧,錢煥琦.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述評[J].教育探索,2009(12):93-94.
[7]李玉玲.國小特殊班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D].臺東: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2004.
[8]國務院辦公廳.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EB/OL].[2017-03-20].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4/20140213/xgzc30389/Document/1362835/1362835.htm 2014-02-13.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師專業(yè)標準[EB/OL].[2017-02-20].http://news.sina.com.cn/c/2015-08-06/071332177995.shtml.2015-08-06.
[10]辛濤,申繼亮,林崇德.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影響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16-20.
[11]秦攀博,郭成.國內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的現狀及啟示[J].河西學院學報,2008(4):85-88.
[12]林育賢.國小特教班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系之研究[D].臺東: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2009.
[13]章永,魏欣.特殊教育教師幸福感與職業(yè)倦怠、心理健康的關系:以四川省特殊學校為例[J].基礎教育,2014(10):70-75.
A Survey of Teaching Efficacy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Xiu
(School of Special Education,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The study on the special educat ion school teachers in Sichuan provinc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has been shown in this paper that:Firstly,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Sichuan province is in above-average level.Secondly,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the teacher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ir gender,teaching age in special education and their highest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Third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ave shown in age,professional background,teaching section,teaching disability category,class size and school location for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Therefore,this paper suggests that:In maint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teachers in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lso be enhanced.Meanwhile,the schools should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teaching efficacy.Besides,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require themselves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Teachers;Teaching Efficacy
G76
A
1009-8666(2017)08-0123-07
[責任編輯、校對:王興全]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8.020
2017-05-22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樂山師范學院四川特殊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資助項目“普通教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研究”(SCTJ-2016-B02)
李秀(1976—),女,四川資陽人。樂山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