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
摘要:在新形勢下,初中化學教學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進一步肯定了實驗教學的地位。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產生的學科,實驗的功能是教師單純說教無法替代的,作為教師,要正視實驗的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本文就新形勢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對策
在初中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下,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得到凸顯,化學教學也開始改變了傳統的分組實驗與演示實驗模式,設置了“家庭小實驗”、“活動與探究”項目,拓展了實驗活動的渠道、方式與內容。以下就根據新形勢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改革方式展開分析。
一、新形勢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特點
(一) 數量的增加
盡管各個地區(qū)使用的化學教材版本不同,但是育人目標都是一致的,化學學科中的知識都是系統存在,并非零散的,要讓學生獲取到更加全面、系統的知識,必須要依靠化學實驗,這是由教學教學本身的特點來決定。如,在物質鑒別教學中,如果沒有在“無試劑鑒定”、“給定試劑鑒定”、“自選試劑鑒定”的情境中開展實驗,學生很難實現直觀的理解。
(二)選擇余地增大
初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初中化學實驗的方法、內容、實施方式賦予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實驗選擇空間非常大,一個實驗,無論是側重于實質,還是注重現象,只要改變一下做法,就可以衍生出更多類型的實驗。
(三)更加注重探究性
在初中化學各個版本之中,實驗大多以探究性的環(huán)節(jié)來出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進行探究。在新形勢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究性更強,強調學生主動來獲取知識,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益。
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課堂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利用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他們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實踐技能。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化學實驗的重要性一直被忽視,這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新形勢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參與興趣
初中階段,屬于化學學習的啟蒙性階段,作為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強化實驗教學,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燃燒的條件”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先為學生演示了“燒不壞的手帕”的實驗,這些實驗生動有趣,教師與學生是可以共同參與的,學生觀察到這樣的實驗結果之后,感到十分好奇,立刻產生了探究的興趣,后續(xù)理論教學的開展也就變得簡單易行了。
在“水的凈化”這一課中,可以組織大家“自制簡易凈水器”,自己來動手制作,以小組為單位,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又快又好,幫助學生鞏固在書本上獲取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產生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 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
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鞏固理論知識的最佳場所,在新形勢下,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有了新的要求,在教材中,新增了“活動與探究”的板塊,并沒有將實驗僵硬的劃分為“學生操作”、“課堂演示”、“實驗習題”幾個方面,對于實驗技能的訓練,也沒有特別的要求,給教師、學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究空間。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這一板塊,創(chuàng)新性的安排實驗教學。
筆者所在學校根據學生的情況,將部分實驗進行修改創(chuàng)新,改為合作性實驗與獨立性實驗,如自己制作酸堿指示劑、淀粉檢驗試驗、自制葉脈書簽、葡萄糖檢驗試驗、試管火柴頭加熱、點燃石蠟等等。這些實驗,學生可以在學校里面完成,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家中進行操作,學生們紛紛表現出了極高的參與興趣。此外,我校還鼓勵家長一起參與到課后實驗中,與學生共同進行探究,實現了家校合作的目的。
此外,還要注重改進與補充實驗的應用,對于很多實驗,教材中已經有了確切的結論,為了讓學生來證實,可以根據教材實驗進行擴充,組織驗證性實驗;還有部分教材內容相對空洞,可以根據學生理解的情況進行補充,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三) 在質疑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與生活非常貼近,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的特征,其中不乏一些趣味生動的實驗,只要我們能夠合理應用,就可以產生新的驚喜。然而,在現行的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實驗的作用,單一的為學生講解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讓他們記憶、背誦、做題,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囿于一個知識框架中,不僅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初中化學新課程改革課堂的實施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將“一言堂”轉化為“大家講”,將學生視作平等的主體,任何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來服務,為學生營造出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克服他們的羞愧心理,讓學生大膽、主動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犯錯,保護好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好奇心,鼓勵學生多提問、多表現自己。即使學生的觀點顯得幼稚可笑,或者是錯誤的,化學教師也要從正面加以肯定和鼓勵,并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和失敗的原因,找出正確的思路和答案,不挫傷學生求異思維的積極性。
此外,還可以設置開放化學實驗室,讓學生在平臺中進行學習和探究,為此,筆者安排了一些“調查活動”、“制作活動”等,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證明,這是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持久動力的一種有效方式。這類實驗的趣味性比較強,內容與實際結合緊密,實驗用品簡單易得。教科書中以調查和制作活動的形式呈現實驗,目的是鼓勵學生在家中獨立完成實驗,這類實驗習題,側重于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實驗的步驟、用品、操作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三、結語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產生的學科,實驗的功能是教師單純說教無法替代的,作為教師,要正視實驗的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具體的操作方式,不斷提升他們的化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謝婧.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科素養(yǎng)形成的探究[J]. 赤子(上中旬). 2017(04)
[2] 徐茂坤,畢研成. 例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07)
[3] 陳廣余. 重構教學場域 支撐深度學習——初中化學學科教室建設[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