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鳳
[摘 要]目前,在閱讀教學中,或缺乏正確的情感導向,或情感如空穴來風,使學生無法體會文本的思想情感,影響對文本的深入解讀。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情感氛圍,誘發(fā)學生的“接受心境”;要讓學生體驗語音變化,領(lǐng)悟情感涵義。這樣,才能使學生沉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情感教育;情感氛圍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25-0027-01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沒有情感教育的閱讀教學是不完整的。那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呢?
一、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一)缺乏正確的情感導向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因文本自身所蘊含的情感而受到感染,產(chǎn)生情感共鳴。有的學生可能因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由于教師沒有對學生的閱讀及時引導,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的閱讀情感與文本蘊含的情感相差太遠的情況。例如,教學《三打白骨精》一課,在自由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用教師提供的句式——“我敬佩(憎恨、氣憤、同情、嘆息) ”說一句話。有的學生竟說:“我敬佩白骨精,她總是鍥而不舍,遇到困難毫不退縮?!币灿械恼f:“我同情白骨精,因為她費盡心機卻沒有達到目的。”這樣,課堂上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二)情感如空穴來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總是刻意地煽情、造情,而不是引導學生慢慢體味語言背后蘊含的情感。這樣,使學生不能領(lǐng)悟作者的真意,更不能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形象思維,理解文本的深刻意蘊。下面是《走,我們?nèi)ブ矘洹芬徽n的教學片斷。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植樹是很快樂的。
師:文中的哪一句讓你感覺是快樂的?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快樂地朗讀一遍。
……
上述一問一答的閱讀教學,教師僅僅關(guān)注學生感受到什么,而不追問這種感受從何而來。這樣的閱讀教學,學生既不能體會作者的感情,也無法展開形象的思維活動。
二、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蓄積情感氛圍,誘發(fā)“接受心境”
古人說:“情動而辭發(fā),披文以入情?!敝挥懈星槌渑媪耍拍苷归_想象,啟動形象思維。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根據(jù)文本特點,營造適合的情感氛圍,幫助學生與課文情感溝通,體會文本的情感。例如,教學《秋天的懷念》一課,教師先介紹作者生平,然后說:“現(xiàn)在,請同學們默讀史鐵生寫的一段話,思考你讀出了什么?!背鍪荆?/p>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p>
閱讀后,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最后總結(jié)并導入課文的學習。
史鐵生的文章背后都蘊含一種難以解讀的思想情感,這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緊密相關(guān)。但是,對缺乏生活閱歷的小學生來說,要讀懂文中的涵義就比較困難。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師在一開始就介紹了作者的經(jīng)歷,然后帶領(lǐng)學生從一段文字中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思念之情。通過這樣的情感“熱身”,誘發(fā)了學生對新內(nèi)容的“接受心境”,為整堂課的學習打下感情基調(diào)。
(二)體驗語音變化,領(lǐng)悟情感涵義
心理學家索緒爾曾經(jīng)指出,語詞的聲音變化根本上是心理變化所致。所以,情感的強調(diào)便可借助語音的變化得以實現(xiàn)。例如,教學《畫家與牧童》一課,教師便充分利用了語音的變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師:“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畫活了,畫活了!”——同學們讀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用了重復的句子,包含著極度夸贊。
師:假如你在現(xiàn)場,看到戴嵩栩栩如生的畫,作為商人的你,能這樣夸贊他的畫嗎?請自由選擇練習一下。
(學生練習)
生: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師:為什么反復的地方聲音越來越高?
生:商人對戴嵩的畫,越看越像時,心情會更加激動,聲調(diào)會越來越高。
師:假如你是教書先生,又怎樣來夸贊呢?
生:“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師:重復的句子,教書先生為何與商人的夸贊聲調(diào)不同,越來越輕呢?
生:教書先生完全被戴嵩的畫陶醉了,因此,語調(diào)越來越輕。
上述案例,教師巧妙地抓住了文中的兩處重復這個激情點,引導學生通過變換語調(diào)來體會語句背后的情感。不難看出,學生在體驗中不僅完美地闡釋了不同語調(diào)下的情感涵義,同時還釋放了自己的情感,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責編 韋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