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彩霞
[摘 要]繪本以其鮮明的特質成為兒童閱讀的重要內容。在教學繪本時,教師要從兒童的需要出發(fā),根據(jù)低年級的教學要求,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借助繪本,讓學生欣賞圖畫、學習語言、體驗快樂、展開想象,以啟迪學生智慧,發(fā)展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繪本教學;低年級;閱讀;想象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25-0023-02
繪本因鮮明的形象、優(yōu)美的文字、動聽的故事而受到兒童的喜愛。因此,很多教師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繪本作為低年級兒童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一本本精美的圖書、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伴隨無數(shù)的孩子度過了夢幻的童年,為他們營造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濃縮的美好接踵而至——曲折生動的故事、清新優(yōu)美的畫面、異想天開的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在馨香四溢的書海中,兒童的心靈在拔節(jié)生長。
繪本閱讀教學,除了給孩子們帶來生動有趣的故事外,還可以給孩子什么收獲呢?
一、借助繪本,欣賞圖畫
形象思維的發(fā)展要憑借豐富的表象。繪本提供給孩子異常豐富生動的畫面,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欣賞畫面的美麗,讀懂畫面之外的東西。
在教學《彩虹色的花》時,教師用這樣的問題讓兒童在期待故事情節(jié)之外,把目光投射到畫面上。
片段一:
師:大家想看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是怎樣開始的呢?我們輕輕打開繪本來看看第二、第三頁的畫面。(停頓)你看到了什么?仔細看看畫面,您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看到了小太陽和彩虹色的花。
生2:太陽很驚訝,怎么會有這么美的花。
生3:這朵花這么漂亮,從哪里來的?
師:你們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很善于觀察,看到了圖畫的細節(jié)。
片段二:
師:你看,花兒將自己美麗的花瓣分享給了它的好朋友們!可是,她自己呢?我們繼續(xù)看。(教師配樂朗讀24頁)
師:(PPT出示兩幅對比圖)小朋友們,看看現(xiàn)在彩虹色的花,再看看她原來的樣子,你有什么感受?
生1:心里有點難受。
生2:很心疼花兒。
師:是的,這么美麗、善良的彩虹色的花變成了這樣,我們很難過。再仔細看看這兩幅畫,作者是怎么通過畫面表達難受的心情呢?
生1:花的樣子改變了——花瓣全部不見了,花也折斷了。
生2:色彩改變了——一個明亮,一個灰暗。
師:小朋友們,原來花兒美好的時候,畫面的顏色都是明亮的、鮮艷的;現(xiàn)在,畫面的顏色很灰暗。原來圖畫的顏色也可以表達情感!
繪本的閱讀,當然要讓學生感受故事情節(jié),但是如果僅僅這樣,就遠遠不夠。教師還要借助繪本,讓學生閱讀圖畫。繪本也叫圖畫書。閱讀畫面,使學生慢慢地發(fā)現(xiàn)原來畫面,無論是色彩還是圖像都是可以表達情緒、傳遞情感的,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如果長期堅持引導,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自然會獲得提升。
二、借助繪本,發(fā)展語言
閱讀的本質就是從閱讀材料中獲得意義。我們對閱讀意義的理解也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傳遞信息,借助閱讀也可以內化語言、發(fā)展語言。
《彩虹色的花》說的是彩虹色的花有著五彩繽紛花瓣,她用美麗的花瓣幫助了螞蟻、蜥蜴、老鼠、小鳥、刺猬這些小動物,自己卻失去了美麗;但是,第二年的春天它又重新出現(xiàn)在大地上。在彩虹色的花失去花瓣的剎那,作者匠心獨運地設置了這樣的場景:漫天大雪的天空出現(xiàn)一道美麗的彩虹。第二年陽光燦爛的時候,太陽吃驚地看著大地,那里又悄悄地綻放著一朵美麗的花。
故事好像在輪回,彩虹色的花又回到大地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讓孩子展開想象。
師:愛是不會消失的。第二年,彩虹色的花又出現(xiàn)了。(音樂響起)彩虹色的花還會遇見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們又會有什么困難?彩虹色的花會怎么幫助它們呢?
(出示要求)
1.靜靜思考,圍繞一種小動物,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2.組內輪流交流;
3.推選小組代表發(fā)言。
續(xù)編故事,這是超越閱讀本身的言語實踐。因為有前面閱讀做基礎,有較為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形式做樣板,孩子們不覺得困難,續(xù)編的故事很精彩。這樣,使發(fā)展語言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是綜合的,既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又包含綜合表達能力。好的閱讀課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因“材”施教。續(xù)編故事,不僅是發(fā)展想象能力,更是語言表達的綜合實踐。
三、借助繪本,體驗快樂
人的發(fā)展有很多精神的養(yǎng)料是需要慢慢吸收的。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用說教的方式,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任何思想、價值觀都不能憑空存在,必須借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所以思想和語言是共生的。
如何向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如何教育孩子進行人際交往,如何與同伴相處、家人相伴等,一些繪本會給出了答案,并藝術地傳遞給孩子,自然而妥帖。
《我有友情要出租》,講了大猩猩尋找友情的故事。大猩猩非常孤獨,需要朋友相伴。他在大樹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個小時五塊錢?!庇袀€小女孩咪咪剛巧經(jīng)過,也需要同伴,她付費租借大猩猩做她的玩伴。每一天,他們以購買友情的方式發(fā)展著“友誼”,非常快樂、親密。時間慢慢地過去了,有一天,大猩猩特意為咪咪帶來了餅干??墒牵麤]有等來咪咪,原來咪咪搬家了。大猩猩很失落,非常想念咪咪。他不斷回憶著兩個人玩耍嬉戲的快樂時刻,即使現(xiàn)在他有錢,但是還是換不來友誼。大猩猩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友情是不能出賣的。于是,他又在大樹上貼了一片樹葉:“我有友情免費出租?!惫适虏⒉换野?,大猩猩的身邊始終有一個默默陪伴他的朋友——小老鼠。故事最后的畫面非常動人——在夕陽的余暉下,在黑色的大樹的剪影襯托下,大猩猩的身邊有一個小小的身影伴隨著它,那就是小老鼠。
就是這樣既有童真童趣,又充滿哲思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是友誼,如何獲得友誼,友誼真正的價值什么。沒有說教,有的是一點點的溫暖,有的是溫馨而美好的畫面,還有淡淡的失落惆悵的思緒,這樣一個故事本身帶給我們的是感動和思考。孩子們一定會在故事中獲得成長——友誼是需要彼此的付出、關心和陪伴!
故事書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是原因在美麗的畫面與文字后面,有智慧的啟迪與關懷在場!精神世界的成長是需要養(yǎng)料的。故事書蘊含著極易被兒童吸收的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只需要呈現(xiàn)給他們就可以了。藝術的魅力也在于此吧。
四、借助繪本,發(fā)展想象
任何有效的學習,都需要思維。想象力是思維能力重要的組成部分。繪本是發(fā)展兒童想象力最好的憑借之一。兒童的想象力需要借助豐富的表象。很多繪本是圖畫與文字的完美結合,是豐富兒童表象極好的憑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故事本身設置懸念,給學生想象提供憑借。
“鼠小弟”系列有一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就講述了一個鼠小弟要吃蘋果的故事。一個鼠小弟想吃高高的樹上的蘋果,可是個子太矮小,夠不著。后來,他看到鳥兒憑借飛翔吃到了蘋果,猴子靠攀援吃到了蘋果,大象靠長鼻子吃到了蘋果,長頸鹿靠長脖子吃到了蘋果,袋鼠靠跳躍吃到了蘋果,犀牛靠勇猛地撞擊吃到了蘋果。可是,他們的方法鼠小弟都嘗試了,都不能成功。最后來了海獅,它把鼠小弟高高地拋起,鼠小弟躍上了高高的樹枝,摘下了蘋果。它和海獅一起吃到了蘋果。
繪本在展示動物們各自不同特點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寓意。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適時讓學生展開想象,就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一些動物,如貓咪、貓頭鷹、老鼠、長臂猿等,他們也來到蘋果樹下,他們都借助什么本領摘到樹上的蘋果呢?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對動物的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發(fā)展兒童的想象力。
因為美好,所以期待。作為閱讀教學一個重要的內容,繪本教學值得我們深入地探討。在兒童精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請讓我們選擇那些能夠給予孩子生命成長養(yǎng)料的書籍,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符合兒童的學習方案,以啟迪學生智慧、發(fā)展學生能力。
(責編 韋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