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慶
摘 要:在寫作議論文過程中,大家都知道要“擺事實、講道理”,但該如何“擺事實”,卻應(yīng)對無術(shù)。擺事實包括選例、敘例、議例。選例就是選擇能證明論點的新鮮而又典型的事例;敘例就是簡練、概括地敘述事例,議例就是圍繞觀點分析例子。
關(guān)鍵詞:議論文寫作;選例;敘例;議例
要在議論文寫作中取勝,必須要學會選例——敘例——析例,這當中每一個步驟都將影響文章質(zhì)量的高低。
一、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不會選例。如:①所選材料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②選材角度單一;③材料不夠新穎、典型。
2.不會敘例。如:①敘述角度不明確,沒有側(cè)重點;②敘述語言不簡潔,以敘代議;③敘例雜亂無章,沒有層次感。
3.不會析例。
二、對策
(一)選例對策
名人軼事、歷史典故、成功的經(jīng)驗、失敗的教訓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說服力的事例都可引為例證,但該如何選材呢?
1.緊扣中心論點選材。選材時,要保留與中心論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刪除和中心論點關(guān)系不大或無關(guān)的內(nèi)容,切忌旁逸斜出。弄清楚材料的實質(zhì),緊緊圍繞中心論點選材,切忌貌合神離。
2.選例要多角度、多層面。在選材時為了能從多個角度證明自己的觀點,讓觀點更有說服力,選材需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入手。如:選擇不同領(lǐng)域:政治、經(jīng)濟、軍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質(zhì):正面、反面。不同國別:中國、外國。不同的時間:古代、近代、現(xiàn)當代。不同學科: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3.要準確、典型、新鮮。所選材料應(yīng)準確可靠,《義理、考據(jù)和辭章》中說:“即使細節(jié)的出人對于全部論證不發(fā)生直接影響,也會使人對于材料的全部可靠性發(fā)生懷疑,以至傷害論證的說服力量。”如果人物事件張冠李戴,必然影響文章的說服力。要學會向教材借用論據(jù)。從小學到高中多少經(jīng)典文章,多少精彩片段這些都是準確可靠的材料。生活中事實眾多,但用作論據(jù)的材料應(yīng)挑選具有代表性的,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的材料。為了使文章不僅有說服力而且有吸引力,論據(jù)還要求新鮮,要盡可能采用新鮮的,別人沒有用過或很少用過的材料。
(二)敘例對策
1.敘例要圍繞觀點展開。議論文中的“敘”要受觀點制約,與觀點一致。敘例要符合論證的需要,突出某個側(cè)面,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完整事實。
2.注意敘事的概括性議論文敘例易簡不易繁。學生作文存在的毛?。阂粩⒗烷L篇大論,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全出來了。弄得文章前后像議論文,中間像記敘文,被判定為疑似的議論文。有的同學甚至一事一文,要知道孤證不成立,這種文章尤不可取。
首先弄清記敘文中的敘和議論文中的敘的差別。記敘文中的“敘述”要求生動、具體,以情動人,以形象感人。議論文中的敘述,重在事實的列舉,講究以理服人,要求簡練概括。議論文中的事例,僅是用來闡明道理的一個論據(jù),它不需要,也沒有必要細致地鋪敘描繪。因此,在說理時,敘例要惜字如金,高度濃縮(寧用100字敘三例,也不要300字敘一例),少寫或不寫細節(jié),只需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把事例講清楚就行??捎煤喞ù蠹沂煜さ睦雍唽懀┡c詳例(大家陌生的例子詳寫)結(jié)合的方法;以簡例為主;可使用排比句舉例,一例一句。若使用文題提供的事例材料,必須有針對性地對材料進行取舍和改寫。
3.敘例要注意層次。學生寫作中經(jīng)常是想到什么論據(jù)就寫什么論據(jù),論據(jù)的排列缺乏層次感。我們在敘例的時候也要講次序,講層次。
在安排論據(jù)的時候可以按照古今中外的次序、時間先后發(fā)展的順序、先原因后結(jié)果的順序、從一般到特殊的順序、先自然科學再人文科學的順序、先個體再集體的順序來行文。
在謀篇布局的時候按照一定的條理去敘例,可以讓文章更有層次和條理。在作文的時候大家可以嘗試這些提引語:
[有這樣一個故事+事例……有這樣一個人物+事例……有這樣一幅漫畫+事例……有這樣一則新聞+事例……] [有一個聲音高高在上+事例……有一句告誡振聾發(fā)聵+事例……有一種思想破空而來+事例……]
[翻開歷史的卷帙,風云人物紛至沓來+事例……放眼現(xiàn)實的世界,杰出青年濟濟一堂+事例……遙望未來的天空,燦爛群星魅力四射+事例……][這是歷史的詩+事例……這是現(xiàn)實的畫+事例……這是高雅的樂+事例……] [諸君試看+事例……列位請記+事例……新聞有言+事例……] [可憂+事例可惜+事例可氣+事例可悲+事例可恨+事例可喜+事例]
論點+治者/仁者/智者/勇者/學者/愚者
(三)議例對策
在寫作過程中,錯誤的作文模式是“觀點+材料+結(jié)論”式,以敘代議,以例代析,這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個典型的議論段包括:擺論點+解說論點+舉例+分析論據(jù)+小結(jié)論點,中間分析論據(jù)的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常見的論據(jù)分析方法有。
1.假設(shè)說理法。用假設(shè)性的語言,找出事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可用這樣的思路:反面假設(shè)—展示結(jié)果—點題強調(diào)。常用的標志詞:“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假使……那就、“假如”、“試想”、“如果”、“倘若”等。
2.因果說理法。這種分析方法對有因果關(guān)系或條件關(guān)系的論題特別適用。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常用的標志詞: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因為);假如……,那就……,正因為……所以……。由此可知,……“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等。
3.對比說理法。這種分析方法不僅指作文里一正一反的例子,也指舉一個含有正反兩種因素的例子,例后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加以對照性分析。這種方法能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是非曲直分明,讓人印象深刻。
4.同類歸納法。這種分析方法一般舉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類的例子,然后進行分析論述時,緊扣論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或者舉一個例子,然后在分析過程中聯(lián)系其他類似事例,緊扣論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通常用“通過比較——得出結(jié)論——揭示主題”的思路來行文。用同類分析法的關(guān)鍵是要找準事例的相似點或不同點。常用的標志詞是“有……沒有……”;“一方面……另一方面……”。
總之,議論文的寫作關(guān)系到語文成績的高低,而“選例——敘例——議例”又關(guān)系到一篇作文得分的高低,只有在平常的寫作中多注意,多訓練,多積累,多總結(jié),才能笑傲考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