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則根
摘 要:合作學習的方式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如何使合作學習發(fā)揮出其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是目前每一位語文教師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這三個角度出發(fā),分別闡述了在這三個教學階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以期為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合作能力與學習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不斷地討論與交流,有助于他們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也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將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可以大大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布置課前作業(yè),組織合作預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可以為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使其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由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那么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前的合作預習,通過小組成員的激勵來促使他們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以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云雀的心愿》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并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提高閱讀效率。由于這篇課文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展開的,那么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預習時通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來學習,并讓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夠?qū)⒄n文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表述出來。這樣的預習任務既避免了枯燥乏味,學生在交流互動中也會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助于其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可以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chǔ)。
二、設計課堂問題,組織合作討論
設計問題以啟發(fā)學生思考是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使其可以掌握重點內(nèi)容,突破學習難點,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也要密切地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與學習能力,以起到激活學生思維的目的,避免因為難度過高而造成學生學習信心的缺失,或者是因為難度過易而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推敲》這篇課文時,由于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推敲”的含義,并能體會學習賈島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與鉆研精神,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并通過語句的細致分析與討論對所學的內(nèi)容有深入的認知。如課文中的這一句“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這句話背后所蘊含的意思。小學生受到思維與經(jīng)驗的限制,他們在分析問題時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將這些動作與表情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來。經(jīng)過學生的切身表演體驗,他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句話背后對賈島性格的揭示——認真思考,鍥而不舍。這樣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完善課后作業(yè),實現(xiàn)合作共贏
布置課后作業(yè)是教學結(jié)束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學生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消極,雖然有些學生按時完成了作業(yè),但是他們也沒有體會到做作業(yè)的樂趣,導致語文教學的效果難有大幅度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么語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趣味性、實踐性的作業(yè)的方式來改變這種情況,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互幫互助中共同完成課后作業(yè),使其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學習了成語故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搜集成語故事,挑選其中的一個進行小組表演,并在規(guī)定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組織活動,讓學生小組展示課后的學習成果;在學習了《林沖棒打洪教頭》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水滸傳》其他章節(jié)的故事,并挑選其中的一個人物來進行分析。一個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而小組成員的探討與交流則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完善地理解這個人物的個性特點,從而使得分析的結(jié)果更接近人物的實際特征,也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課外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品質(zhì)。
總之,將合作學習的方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新課改理念的滲透與實施促使越來越多的教師轉(zhuǎn)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與形式。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更要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chuàng)新,使得合作學習的形式發(fā)揮出作用,真正地促進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促進小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仕文,胡功興.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使學生學會合作[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0.
[2]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