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下高?!扒囫R工程”研究
吳 昊
在對我國高校開展青馬工程建設時,需要將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到高校教育工作中,促使高校中團校成為我國青馬工程建設的主要陣地,對其中的骨干進行教育和培訓,促使團干部整體綜合素質提高,實現青馬工程在高校中的全覆蓋。
高校 青馬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的發(fā)展,社會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在現代各種思想觀念的沖擊下,高校中的青年學生思想活動差異性明顯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促進現代高校青年學生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已經成為我國科學發(fā)展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內容。
青馬工程就是堅持不懈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成果對青年學生進行武裝,通過各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政策理論水平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等,促使當代的高校青年學生能夠更加緊密的跟隨黨的信念,發(fā)展成為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接班人。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主要是針對高校中大學生骨干、團員黨員干部、優(yōu)秀知識分子等進行培養(yǎng),從而打造出一批運用現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包裝的新型馬克思主義者,促使他們緊緊跟隨黨的步伐,為我國社會建設和發(fā)展貢獻力量。
組織高校大學生骨干集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同時還邀請黨政官員、專家學者等為學生具體的講解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通過我國當前形勢報告會的開展,對我國發(fā)展中的重點、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從而促使高校大學生運用現代先進知識對自身進行武裝,從而提高高校大學生理論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和辨別能力的提高。
青馬工程中對高校大學生骨干進行組織,通過基層實踐鍛煉的方式,促進高校大學生對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發(fā)展現狀進行了解。主要是組織大學生骨干深入到基層農村、社區(qū)和企業(yè)等一線開展社會、生產勞動、民宿體驗等參觀考察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形式增進大學生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組織高校大學生在每一年參加不低于一百小時的志愿者服務。這些服務可以是校園之內的,也可以是城市社區(qū)、農村基層服務、山村支教、政策宣傳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加,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建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高校青馬工程有效運行模式運用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1)將現代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融入到團校教育當中,促使其成為高校青馬工程建設主要陣地。學校團校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在團委的領導之下對學習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加強高校大學生骨干培訓工作,提升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從團干部、思想政治輔導、大學生優(yōu)秀團員入手,將之培養(yǎng)成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的宣傳傳播者,并且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帶動其他青年學生加入到社會發(fā)展中;(3)完善高校主題教育制度,實現青馬工程的全覆蓋。可以針對我國重大事件或者是紀念日組織開展活動,結合相對應的教育主題,弘揚精神,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網絡平臺的方式,組織開展教育活動。
青馬工程組織體系主要通過以下四方面體現:(1)明確培養(yǎng)定位,青馬工程建設最終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者。根據學校辦學的目標和特點,促使最終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符合當代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為主要定位。因此學校開展青馬工程最為主要目的是發(fā)揮“蒲公英效應”,促使現代高校大學生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者;(2)成立指導委員會,這一內容主要是由學校黨委書記組織指導下展開,為有效的培養(yǎng)工作順利有效展開提供基本的保障,并且逐步建立起以學校為主體,多方共管的指導管理體系;(3)創(chuàng)建培養(yǎng)教育機構,通過對高校中的教育、人才等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建立起統(tǒng)一的平臺,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實施”的方式開展教育培訓計劃;(4)制定全面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為當代高校大學生制定更加長遠的教學目標,根據對骨干大學生的培養(yǎng)需求和目標,遵循教學的規(guī)律,根據我國社會主義接班人設計出涵蓋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哲學、法學、經濟社會學等教學方案,促使這些理論知識充分進入到高校大學生骨干的腦海中,并且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進行運用。
本文是基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下高?!扒囫R工程”研究,對此進行研究主要是通過青馬工程的實質內涵展開,并且對高校青馬工程實施的具體內容和高校青馬工程實施運行模式展開具體的分析和闡述。促使當代大學生可以更好的運用馬克思中國化對自身素質和能力進行武裝,同時進一步對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下的基本國情和形勢進行了解,更好的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1]孟祥瑞,趙瑞杰.高校青馬工程培養(yǎng)青馬學員的宗旨及途徑[J].現代交際,2017(1):152~153.
[2]劉麗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下高?!扒囫R工程”研究[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3(2):36~38.
信陽農林學院)
吳昊(1989-),女,河南信陽人,碩士,信陽農林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